中印边境西段的对峙问题似乎改变了南亚国家的战略考量。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中往往采用平衡外交策略,而包括不丹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国家在对印和对华外交的平衡上正面临着越来越困难的考验。此前,中国在第58届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Council,GEF)上反对不丹提出的对东部扎西岗地区(Trashigang)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Sakteng Wildlife sanctuary)的拨款要求,并称其为有争议的领土。这一主张立即被不丹驳回,认为萨克顿是不丹完整主权领土的一部分,不中两国商讨边界期间从未将其列为有争议的地区。
不丹长期在中印边界争端中寻求微妙的平衡。不丹与中国共享470公里(印方声称)的未标定边界。自上世纪80年代第一轮不中边界谈判以来,双方已举行了24轮边界谈判。上一轮边界谈判是2016年在北京举行的。下一轮谈判原定于2017年举行,由于同年印中洞朗对峙而被推迟。但不论是在洞朗对峙还是此次边境西段对峙中,不丹始终行事谨慎,以免使其与中国的边界争端复杂化。不丹还阻止西藏难民前往不丹,在联合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在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外交措施。即使就目前关于萨克顿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争议而言,不丹也保护了中国的战略利益。不仅如此,不丹还拒绝了印度在达旺地区和不丹东部扎西岗地区之间修建公路的提议,这条公路对印度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美关系的恶化也使不丹在中印之间寻求平衡变得更加困难。2019年8月,美国副国务卿约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访问不丹并发表讲话,强调了在印太地区保护和加强区域规则秩序建设的必要性。不仅如此,不丹追随印度立场拒绝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前不丹首相策林·托杰(Tshering Tobgay)2018年访日时对日本申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示支持,这些行为都有违中国的战略利益。因此,中国提出与不丹的领土争端也可能有惩罚其作为印度盟友的动机。
【作者:Mihir Bhonsale,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和印度邻里倡议的初级研究员。】
7月1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bhutan-waking-on-tight-rope-balancing-india-an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