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战与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世界各国认识到生产多样化的重要性,并斥巨资逐步将制造业迁出中国。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制造与出口的商品都存在过度依赖的状况。2019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高达2000亿美元,而印澳双边贸易额仅有300亿美元。印度与澳大利亚是否能够在疫情危机中抓住机遇,互利共赢?
印度的制造业很大程度上以国内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不是一个以出口为主导、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2014年9月提出的“印度制造”倡议更是计划在2022年将制造业产值从国民生产总值的15%提升到25%。与之相反,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制造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达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过,包括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机器人和自动化、高新材料、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澳大利亚每年制造业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行业之一。
澳大利亚和印度有机会在这一全球制造业重大技术变革的关键时刻结成可靠的合作伙伴。印度在制造业领域对产品全球竞争力的需求,可以由澳大利亚高新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补足。印度同样可以满足澳大利亚低成本、高产量的需求。一方面,在成本竞争环境下,印度原材料充足、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可能成为澳大利亚企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澳大利亚设计-印度制造”将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方式。其次,澳大利亚的高新制造业为印度制造业的技术变革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新冠疫情下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迫使企业采取措施降低生产部门的风险,寻求生产自动化。
如今,印度制药业已经走在“印度制造”倡议的前沿,行业产量位居全球第三。澳大利亚综合经济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tegrated Economic Research Australia)的报告指出,“澳大利亚90%以上的药品依赖进口,而且处于全球药品供应链的末端,这使得该国容易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印度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研发方法和缩短供应链等方式,在合作中为澳大利亚填补药品进口的空白。共同生产、共同创新应该是澳印制造业合作的前进方向。
【作者:Natasha Jha Bhaskar,主攻印澳合作的企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并曾在议会担任印度国内外政策分析-沟通-宣传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政策动态。】
5月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can-advance-manufacturing-change-the-game-in-india-australia-relationship-6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