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地缘政治形势变动对印度不利

推文时间:2021-05-07     期数:第112期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加剧让印度在很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当它在应对第二波疫情时,国内局势不可避免地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一方面,印度没有成为向邻国供应疫苗的地区强国,而是几乎停止了所有疫苗出口,自身也不得不依赖海外医疗援助。另一方面,印中关系被迫向正常化发展。这一点从习近平主席致莫迪总理的信中可见一斑,他表示要帮助印度应对疫情。这是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和4-5月中印边境危机以来,两位领导人之间的首次公开沟通。不仅如此,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中国外长王毅也进行了通话。苏杰生与王毅谈到了中国运输通道和货运航班保持畅通以方便物资运输的重要性,从而应对印度疫情的蔓延。谈话中,苏杰生强调中印边境地区脱离接触的进程仍“未完成”,应该“尽早完成”。

与此同时,中国似乎势头正猛。中国相对未受破坏的经济正表现良好,4月28日的国际空间站核心模块发射意味着中国已经恢复正常秩序。顺带一提,中国已经采取行动填补了印度的缺口,并承诺向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国提供疫苗和其他物资。4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召开视频会议,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外长都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这些国家之间的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从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印度收到但拒绝了会议邀请。

中国回归常态非常重要,因为美国和印度迄今都未能做到。这将对地缘政治形势,尤其是对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修订后的印太战略产生影响。4月底,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上将访问了南亚地区的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为斯里兰卡应对近期加剧的新冠肺炎危机提供了援助。魏将军还访问了越南,会见了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阮富仲和国家主席阮春福。阮春福指出越南将反对“任何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即台湾问题。他补充说,越南“永远不会跟着其他国家反对中国”。发言的潜台词似乎是要对抗曾积极宣布与中国在印太地区展开全面战略竞争的四方安全对话。

至于美国,它仍对中国保持强硬立场,这从阿拉斯加会谈中可见一斑。但美国的重点在于更长远的竞争。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ck Sullivan)在最近的阿斯彭安全论坛(Aspen Security Forum)上发表讲话时宣布,拜登政策的目标是“不遏制中国”。他接着补充说,“就其本质而言,四方安全对话与中国无关,它只是四个有能力的民主国家设定的积极议程。”美国正在全面审查其对华战略,因此,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很可能保持极大的连续性,并与中国保持合作,甚至达成和解。

这一切都没能给印度带来多少安慰,因为印度正与中国就边境地区撤军问题进行谈判。尽管印度可能是美国新姿态的主要受益者,但莫迪总理在最近的四国峰会上的讲话比较平淡和低调。在此之后,印度就遭受了新冠疫情的冲击。考虑到当前疫情的强度,印度政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专注于外交领域。目前疫情带来的波动尚未消退,即使消退了,印度也将不得不致力于堵住其行政和公共卫生体系中已经出现的危险漏洞,并为疫情再度爆发做准备。

尽管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与中国纠缠不休,并试图说服中国恢复边境现状,但中方发出的信号似乎表示,印度最好做好接受既成事实的准备。这可能意味着印度面临极大压力,也许将冒着风险在班公湖地区升级边境局势。

【作者:Manoj Joshi 马诺伊•乔西,印度观察家基金研究会杰出研究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前印度政府国家安全问题组成员。代表作:《失落的叛乱:九十年代的克什米尔(Lost Rebellion: Kashmir in the Nineties )》等。】


5月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geopolitical-churn-with-lots-of-froth-and-fo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