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北约从阿富汗撤军使印度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中巴安全威胁。中巴“意图夺取”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想法将成为印度战略布局上的最大弱点,二者共谋也在印度的意料之中。阿富汗局势发展至今,也许会出现以下趋势。
巴基斯坦的行为推动了巴阿两国的紧密联系,如今中国或其他区域行为体看待阿富汗的角度将与巴基斯坦密不可分。因此,巴方现在可能不得不承认它要对阿富汗的政治稳定负责,并被迫以各种理由辩解有关“国家恐怖主义”的指责。巴基斯坦不太可能继续回避阿富汗塔利班带来的弊病。中国已经对巴基斯坦未能保护其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上的工作人员而感到不耐烦,这种情绪可能会延伸到中国在阿人员的安全上。俄罗斯、伊朗以及与阿富汗接壤的其他中亚各国也会产生类似的期待,因为巴基斯坦在新秩序下正享受着自己作为阿富汗担保人的角色。
强调而非挑战巴基斯坦主动承担的这一角色,是符合印度利益的选择,因为这最终很可能无法提高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反而成为它的压力。面对巴基斯坦的国内问题,人们可能会怀疑它是否有能力应对阿富汗复杂而难以驾驭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阿富汗的局势转折引发了地缘政治环境变化。重要标志在于,中美关于维持巴基斯坦作为关键地区乃至全球参与者的不成文共识,即使没有完全消失,也已经遭受严重削弱。喜忧参半的是,中国现在可能拥有巴基斯坦的“独家所有权”。与被迫面对中美在巴基斯坦问题上的持久共识不同,美方如今可能已经放弃了巴基斯坦,这对印度来说是有利的。
如今印度如履薄冰。随着各种圣战组织被塔利班的胜利所鼓舞,跨境恐怖主义活动可能会有所增加。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很可能成为安全环境变化的前沿阵地,印度迫切需要推动该地区的民主政治进程,缓和异化情绪,重振其遭受重创的经济。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印度的前景可能并不像目前看起来的那么黯淡。现在,我们还不急于决定印度对阿富汗新秩序的态度。我们应该让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等区域大国承认巴基斯坦在塔利班夺取政权方面发挥的核心作用。印度外交应该聚焦于巴基斯坦的责任上,让阿富汗远离恐怖分子基地,进而让中国对巴基斯坦的行为负责。印度应该拒绝接受塔利班的民族主义身份,并等待后发制人的机会。
【作者:Shyam Saran 萨仁山,印度前外交秘书兼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文章发表于印度《论坛报》。】
8月25日报道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spotlight-on-pakistan-3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