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突然夺取了阿富汗政权,这似乎让大多数分析人士措手不及。遗憾的是,印度分析人士的大多数文章都局限于探讨印度的失败,以及它是如何让巴基斯坦轻而易举地走向胜利的。有人认为,印度已经失去了过去20年里在阿富汗所做的一切。也有人认为,印度应在公开呼吁美国不要撤军的同时,建立一个意图挫败塔利班的联盟。一些人甚至认为,印度应该在军事上采取进一步行动来帮助阿富汗政府军。他们建议,哪怕事已至此,印度也应该致力于阻止塔利班执政。恐慌已经占据了印度舆论。我们应该核实现状再制定出最佳政策。
首先,印度从未输掉阿富汗,真正的输家是阿富汗人民。印度应该聚焦于帮助阿富汗人民摆脱即将统治他们的暴政。阿富汗更偏向印度提供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而保持良好的印阿关系也能使阿富汗统治者在与巴基斯坦打交道时拥有更大的战略空间。在反苏圣战期间,印度站在圣战者的对立面。然而,圣战者在离开白沙瓦到达喀布尔后,很快就与印度取得了联系。历史也许不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演,但它确实指出了可能的方向,我们过去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其次,印度能说服美国留下来吗?这几乎不可能。拜登一直认为,美国无权在阿富汗进行国家建设或参与镇压叛乱的行为。自2016年以来,美军除了向阿富汗军队提供空中支持以外,实际上已经停止了行动。在此期间,美军平均每月仅伤亡一人。美国是否本可以在阿富汗保持低成本、最低限度的存在?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但印度不能要求美国这样做,这不是外交的运作方式。
再者,印度能号召邻国建立联盟来阻止塔利班吗?1996年末,塔利班遭到“北方联盟”反对时,印度曾与俄罗斯和伊朗合作支持塔利班。但今时不同往日,出于与印度无关的地缘政治原因,俄罗斯、伊朗与塔利班的联盟不仅是反伊斯兰国(ISIS)联盟的一部分,还旨在使美国难堪。换言之,印度没有办法与邻国一道阻止塔利班。
最后,有人认为印度应当在军事上进一步支持阿富汗国民军。一方面,这种观点忽略了印阿的地理位置与地缘战略。美国曾明确表示,印度只能向阿富汗提供民用设备支持,以免触怒巴基斯坦军队。另一方面,塔利班的大部分收获来自地方政治交易而不是战斗。当选的省议会成员和政府机构将城市移交给塔利班时,阿富汗的任何组织都没有兴趣阻止塔利班接管政权。所以上述观点不具备可行性。
唯一的争议在于,塔利班究竟是选择留在幕后、采取临时措施允许一个更容易被接受的政府在名义上接管政权,还是违抗巴基斯坦的命令并主张直接控制?在重重迷雾下,印度应该冷静看待形势,保持适应多变局势的灵活性,不要让恐慌僵化印度的决策。
【作者:Shakti Sinha 沙克蒂·辛哈,巴罗达大学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政策和国际问题研究所(Atal Bihari Vajpayee Institute Of Policy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名誉主任。他曾在总理府担任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总理的私人秘书,并在阿富汗参与了三年联合国工作。】
8月16日报道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opinion/in-afghanistan-the-limits-of-indian-power-101629108806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