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海洋问题与区域秩序】南海的脆弱现状

推文时间:2021-07-18     期数: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东南亚问题专家波林(Gregory B. Poling)撰文重点讨论中国战略的“高压”特征,分析这样的战略如何与中国的外交路径相互作用。作者认为,中国的“高压战略”很可能在某个时候导致武力,但主要问题不在于目前脆弱的现状是否会被打破,现在的问题是,那些仍对南海感兴趣的当事方是否有能力掌握主动权。

中国最近的行动表明,中国仍然致力于实现控制九段线以内区域的目标,至少要防止邻国在未经中国事先许可的情况下在其主张的所谓“专属经济区”内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虽然中国目前不准备动用军事力量将其他争端当事方赶出由他们占领的地区,但将越来越多地设法阻止他们巩固占领行为。中国海警的行动并非要求邻国在每一个事件中都让步,而是以稳步提高在南海作业的风险使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为目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东南亚国家最终只有两种选择: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内进行所有活动都与中国合作,或者完全放弃其海洋权利。这就是中国目前战略可能造成的结果。

该地区国家日益增强的海洋领域意识能力,以及美国和外部各方持续、强有力的安全存在,可能使中国转向妥协。但如果美国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如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国家不能帮助东南亚国家使北京朝着更公平的妥协方向努力,他们将发现整个印太将远没有那么开放和稳定。如果南海争端通过单方面的胁迫行动得到有利于北京的解决方式,同时也不必付出重大代价,那么就将为日益强大的中国如何处理该地区的其他问题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这也会坐实美国正在从该地区撤退,而美菲同盟遭遇如此惨败也会给其他南海地区国家造成不信任。

(本文为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印太海洋问题与区域秩序》一书中第一章简要概述。)


https://doi.org/10.1007/978-3-030-68038-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