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向海军提供与陆军等同的资金支持

推文时间:2021-09-06     期数:第十期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海洋战略系主任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发表文章《四国集团是重要的伙伴关系,但它不是北约》,分析了美日印澳四国集团相较于北约的特点,以及该集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现在,中国把这个四国集团比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不完全错。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四国政府有时会做一些让人想起大西洋联盟的事情。例如,这四国海军刚刚完成了今年在阿拉伯海的马拉巴尔演习。但与北约相比,四国集团有一点是不一样的。实际上,“四边”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不是一个以集体防御条约为基础的长期联盟,这种安排更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友好协议”,而不是北约。

四国集团是一个选项。它为多国协调行动奠定了基础,“四边”领导人可以自主选择,而不是承诺他们将进行集体冒险。这个选项针对的是什么?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遏制”中国的隐喻。当然,“遏制”是冷战时期的术语。根据乔治·凯南(George F. Kennan)应对苏联挑战的标志性诊断和他提出的策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耗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动力。如果无法宣称共产主义站在历史胜利的一端,并正在席卷全球,莫斯科与其跟随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温和,他们的扩张性可能会下降。

“遏制”既是政策,也是策略。作为一项政策,它不适用于当代中国。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庞大又雄心勃勃的大国外,并不是不是1949年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大西洋联盟的基础文件)时的苏联。中国似乎无意颠覆或推翻外国政府,并使其成为共产主义政权。中国与非共产主义世界经济上的联系,对苏联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针对中国,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作为一种战略,特别是军事和海洋战略,“遏制”是一个恰当的隐喻。这在东亚地区最为明显,美国武装部队正在进行重新配置,使其能够在岛屿之间作战,从而剥夺中国海军和空军对海洋和天空的控制。这种方法来源于冷战时期的做法,当时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呼吁把第一岛链打造成美国的“太平洋防御圈”。这一做法也适用于印度洋,通过遏制中国获取印度洋海港和军事通道,这也是遏制中国军事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8月30日发布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reboot/quad-important-partnership-it-not-nato-19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