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研究】南海行为准则的可行性

推文时间:2021-08-22     期数:

美国海军安德鲁·穆勒(Andrew Mueller)中校发表文章《南海的弗雷泽效应:照亮灰色地带》,分析了美国对南海争端采取信息战略的优势和具体实施方式。

2021年3月7日在南海海域的距离巴拉望岛175海里的牛轭礁附近出现了200多艘中国渔船,这个船队通常被称为“海上民兵”。作者认为,若美国对此采取武力,美国则可能处于侵略者的地位,削弱美国在南海的合法性,或促使中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菲律宾以前就采取过这种做法。2012年,它试图用一艘军舰在黄岩岛驱散中国渔民。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反击,中国海警击败了菲律宾军队,美国应避免采取同样的战略。

作者主张美国采取信息战略,即运用相机这一信息时代最强大的工具来记录中方在南海中的行为,以此对抗中国。美国与其派遣一个航母战斗群,不如派遣一支由法律专家和通信专家组成的辅助船,最好是拥有美国之音(VOA)记者和实时卫星直播源的海岸警卫队快艇或特许民用船只。虽然这艘船及其船员面临着被中国海军攻击和捕获的风险,但同时,中国也将在全世界关注的情况下,对一艘手无寸铁的船只采取暴力行动,而承担地区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声誉风险。并且,作者提示到,美国在传播记录中方行为的视频源时要避免激发中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成为中国进一步采取行动的缘由,视频的内容旨在揭露真相,而不是反华。

此外,南海争端也经常陷入混乱。有的珊瑚礁有多个名称,有时被错误识别,学者们也不确定哪个国家占据了哪些海洋地物。如果不了解基本事实,则如何解决争端?扩大信息运动将有助于消除这些误解,使文职领导人做出准确的决策。美国海军陆战队布莱恩·克格(Brian Kerg)少校主张增设“海军海事情报局”,向公众发布相关情报。

以信息为中心的战略并不是对抗中国的灵丹妙药,权力工具,特别是法律工具,才有助于应对灰色地带的侵略,因为这些紧张局势都植根于法律争端。


8月发布

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1/august/frazier-effect-south-china-sea-illuminate-gray-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