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俄乌战争启示,“国军”将领:台湾应积极强化数字韧性

推文时间:2022-04-27     期数:39

针对俄乌战争给台湾的启示,国军将领认为,应积极强化数字韧性,因现行资讯已数位化,若韧性不足战时可能遭断电、卫星干扰,甚至油水电等关键基础设施遭毁,届时便无法正确传递讯息与建立沟通平台。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2月24日下令“入侵”乌克兰已满1个月,战争初期外界曾推测乌克兰无法抵挡俄军攻势,但乌克兰军队与人民却发挥不对称战力,令俄军久攻不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更善用宣传,透过社群及视讯方式在各国国会殿堂演讲发挥国际影响力。

抗敌意志强化不对称战力,俄罗斯久攻不下

除了不对称战力与宣传“软实力”的运用,乌克兰如何维持其电力及网路系统运作,确保不在俄军发动“第一击”时被摧毁,以及在战时持续运作等作为,均成为台湾军方与学界研析的重点。

对于乌克兰电力等基础设施未遭俄军第一时间攻击,尖端科技军事杂志主任编辑李思平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指出,现代战争首要瘫痪就是电力设施,借以切断大型雷达站等设施运作,但乌克兰迄今还具备电力,推测俄罗斯原本可能想借网路散播恐惧,迫使泽连斯基投降;另一可能是乌克兰正逢寒冬,基于人道理由不愿让外界认为俄罗斯不顾人民。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所长”沈明室也以美军作战方式为例说,战争初期会先利用隐形、快速、精准打击等方式,摧毁敌军指管通讯设施、再发起攻击;俄罗斯可能因为叙利亚等过往经验使其误判情势、轻敌,再加上未预期乌克兰顽强抵抗,以及俄军后勤有限,让战况陷入僵局。

沈明室提到,俄罗斯若现在要使用飞弹等武器去摧毁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也会遇到战线开太多,攻击优先次序乱了章法等问题;且在战争前未能先有效整合目标情报,也导致战争未能快速结束。

电力续命打响全球舆论战,俄罗斯自乱阵脚

熟悉军事国防事务的中山大学亚太事务英语学程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指出,俄罗斯军队过往在叙利亚一战能取得成功,主因这是一场小型战斗,但此次攻打乌克兰已升级成类似团级、师级的战斗,且涉及跨战区指挥,战事结果显示俄军的指挥体系十分混乱。

由于电力等基础设施未被全面摧毁,让泽伦斯基得以透过网路发起全球舆论战。台湾产经建研社副研究员黄引珊认为,一个国家领导者在战时演说有“对内凝聚、对外呼吁”作用,邱吉尔、蒋介石、罗斯福都曾对外演说,而泽连斯基本身是演员,更是一名高知识分子,借由演说成功凝聚民众信心。

黄引珊也提到,台湾必须从中重新审视台湾电网维护,及电力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防护运作的问题,并确保对外通讯管道(卫星和海底电缆)畅通。

至于俄乌战争对台湾建军备战的启发,林颖佑指出,如何让后备部队「有效协助」作战很重要,现代战场出动步枪兵可能是战争中后期,但战争前期会有物资匮乏、交通紊乱等问题;因此要如何维持有序的生活,从交通指挥、物资发放、战伤急救,都有赖于后备部队的协助,这是台湾可以借鉴之处。

海峡天险双刃剑,台湾须强化数字韧性

“国防部”将领则从地理条件分析,乌克兰是内陆国,有大半边接壤波兰,因此可透过陆上运输获取武器装备,但台湾是“海岛国”,海峡天险虽然是优势,却也是双刃剑;台湾更必须强化制海权,确保战时的海上补给线畅通,或是在平时就开始经营台湾本身的“战争资源”,确保后勤补给无虞。

这名将领也认为,“应大力提升台湾数字韧性”。他指出,现在所有资讯都已数字化,若数字韧性不够,战争时可能遭断电、卫星干扰,甚至油水电等关键基础设施遭破坏,届时便无法正确传递讯息、建立沟通平台及确保军方指挥管制能力。

这名将领特别点出认知战的重要性,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除实体战火,也透过各种假讯息认知作战,而“认知”要能成为作战重点,就是要找到“对的人”进行传播。通讯在战时若遭截断失去即时澄清机会,将导致民众恐慌、不信任政府。因此,政府正在盘点台湾基础设施的弱点,并针对弱点改善,其中也包括从软硬体等层面提升数字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