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对外发展援助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在非洲。法国的国家对外发展援助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将受援国与本国利益绑定且倾向于让己方占据更多利益。
然而, 2021年8月4日颁布的关于团结发展和打击全球不平等现象的法律指出,对外援助这一政策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因此这项政策的实践应更为重视团结受援国与援助国。事实上,根据援助数据,几年来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相当富裕的发展中国家。
2017年11月28日,马克龙在瓦加杜古的演讲中概述了他对非洲和发展援助的愿景。他重申大幅增加援助的承诺,到他任期结束时,援助额应上升到国民总收入的0.55%,即146亿欧元。马克龙认为,此举可将法国及其他欧洲大国的援助款项结合起来,统筹调配以发挥更大作用。他还希望首先解决非洲青年的问题,并指出非洲事务总统委员会将提供帮助。该委员会最初由八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来自非洲侨民,旨在为总统提供关于非洲的原创性和非机构性的观点。
在2018年大使会议的讲话中,马克龙总统宣布在2019年的对外援助方面增加10亿欧元的预算。随后他在2019年大使会议的讲话中表示,必须在 "新伙伴关系 "的框架内设想与非洲的关系,同时他希望能够改变援助方式。
但是发展援助的问题不能纯粹用金额数字来解决,增加无效预算的金额很可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以承诺拨款10亿欧元为例:在总额中并且如何逐步使用这10亿欧元也是个问题。教育和卫生分别只占2亿和1亿欧元。并且,使用这10亿欧元的时间表也是问题,虽然解决最为贫穷国家的现实困难迫在眉睫,但款项不是一笔到位的,平均每年1亿欧元直到2031年。
非洲事务总统委员会也受到了大家的质疑,劳伦斯·卡拉姆(Laurence Caramel)在2018年底发表的一篇关于非洲事务总统委员会的文章很好地总结了这种情况:"国家元首依靠这个异质的圈子来捕捉非洲大陆新的经济和文化精英的期望。" 因此,非洲事务总统委员会是否能代表社会大多数群体的期望是值得怀疑的。
最后是援助方式的改变。援助的方式经常体现为一种可能并不平等的等级关系。隶属于法国开发署的专家局是一个负责设计和实施国际技术合作项目的国立机构。细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个机构是法国经济外交的一部分,是法国全球影响力的代名词。
总而言之,在大选期间,候选人们一定会在辩论中提到对外援助这一话题。而无论谁胜选,外界都会密切关注其在竞选期间说出的承诺能否兑现。
【作者:Philippe Marchesin,巴黎第一大学政治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