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思考》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通过《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和第一阶段双边经贸协议对中国制造的商品征收关税,此种贸易政策的重要性被夸大了。特朗普政府错误地沉迷于贸易平衡,拜登政府也未能重新制定政策。报告认为,美国应该从中国撤出重要的供应链并解决美国资金流入中国证券的问题。
一方面,报告认为,继续通过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征收关税意义不大。2016年的贸易逆差为310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在征收关税之后,2021的贸易逆差为3300亿美元左右,低于2017年末和2018年初的峰值,但这只是出口在表面上受到第一阶段协议的推动。即使美国谈判更多的出口配额,中国达到目标,这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另外,第一阶段的知识产权限制也没有任何意义。拜登政府有时会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对第一阶段的结束保持沉默,未能开启第二阶段。
另一方面,报告认为,应当限制对外投资和撤出供应链。从2016年到2020年,美国对中国证券的投资存量增加了7800亿美元。对此,将少数供应链迁出中国是解决途径。虽然这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获得了压倒性的政治支持,但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没有采取行动,国会的行动也非常缓慢。报告建议,首先,国会应该先确定一小部分真正关键的行业,如医疗用品和半导体行业。然后,行政部门应该开始强制并完全撤出与中国相关的供应链。此种撤出不等于完全搬迁到美国。
最后,报告认为,拜登政府坚持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征收关税的部分原因是担心放弃关税会带来政治后果。但是,如果政府能够克服商业游说,并提供实质性政策,正确地将中国视为经济竞争对手,那么政治影响会很小。重新定位关键供应链是唯一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