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亚当斯杰出管理学教授和金融学教授、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达雷尔·达菲(Darrell Duffle)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正在广泛应用数字货币,这应当引起美国政府对关注。自从比特币进入市场以来,世界各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其货币数字化。共有87个国家(占全球GDP的90%以上)正在研究、试验或部署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s),即官方纸币的数字版本。他们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确保官方资金优先于加密货币,提高人们的支付效率,并减少完全依靠纸币来满足其需求的家庭数量。银行之间在支付相关服务方面的竞争一直相对较弱,在许多国家,基于银行的支付速度慢,成本高,而且没有广泛提供给贫困线以下的消费者。监管机构希望数字货币能够活跃竞争和创新。
但在所有致力于官方数字货币的国家中,只有一个大国在其经济中广泛使用了一种数字货币--中国。从2020年开始,北京允许几个城市的居民群体使用数字化的人民币,即电子人民币进行交易。在此后的两年里,中国逐渐扩大了可以使用这种货币的人和企业的数量。今天,中国有超过1.2亿人建立了电子人民币钱包,而且国家正计划让所有居民都能使用该系统。
中国政府表示,电子人民币的扩张是由同样的经济目标驱动的,这些目标促使世界上大多数中央银行探索数字货币。但中国政府创建这种新的数字货币也是出于政治原因。中国政府将电子人民币视为一个影响围绕互联网、数据安全和整个数字经济的全球规范和规则的机会。或者,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
对于华盛顿来说,这应该引起关注。中国在数字货币方面的领导地位最终会削弱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主导地位。中国正在开发的电子人民币和其他支付技术也可以帮助北京避免制裁西方经济制裁。
作者进一步指出,值得庆幸的是,美国对中国发展数字货币并不是没有准备。2022年3月,美国总统拜登发布了一项关于数字资产的行政命令,旨在应对未来数字经济的挑战。这项命令是一个强有力的开端,它有许多重要的规定,包括对数字美元潜力的探索。但是,如果美国想保持全球金融和支付领域的领导者的地位,确保美元的持续主导地位,并保护隐私,它将需要适当地执行拜登的命令。华盛顿最终应该在制定如何跨境使用数字货币的国际标准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无论这些数字货币是私人还是官方。而要做到这一点,它必须推进自己的数字货币技术。
作者认为,中国可能利用其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挑战美国。以美元进行的跨境支付的比例可能会下降。中国政府也可以获得规避和破坏西方制裁的能力。长期以来,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力量感到不满,但由于中国的经济仍然严重依赖与美国银行和SWIFT支付信息的接触,中国除了允许其银行遵守大多数西方制裁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自从俄罗斯因入侵乌克兰而受到制裁以来,考虑到美国和欧洲国家二次制裁的风险,中国的大多数银行都不愿意向俄罗斯企业和银行提供反补贴援助。但是,如果中国政府充分扩大自己的跨境支付信息系统--跨境银行支付系统,或者它能开发出一种不依赖SWIFT的使用电子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方法,那么它最终可以减少受制裁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和企业可以进行许多国际交易,而不需要通过西方金融机构。
最后,作者呼吁到,华盛顿必须为数字货币制定国际标准。否则,中国可能会在制定全球支付技术议程方面发挥更加主导的作用--并制定出危及隐私和有利于本国货币的标准,而牺牲美元。在实践中,这将意味着起草并寻求达成明确、可操作的数字货币标准,以保护隐私、金融犯罪、金融稳定,以及保护每个国家的货币主权不受外国数字货币(无论它们来自其他中央银行还是私营部门)的影响。华盛顿及其盟友还应该协助有兴趣开发自己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或其他数字支付系统的国家。这可以通过直接提供技术或拨款来实现。例如,七国集团倡议的Build Back Better World伙伴关系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资金,可用于这些目的。其他国际援助的工具包括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美国国际发展署和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