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上,法国经济财政部长Bruno Le Maire表示,乌克兰危机是继新冠危机后人类面临的第二次地缘政治危机;同时,其也表示法国人民在此次地缘政治危机中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乌克兰人民。然而,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日常生活也在产生影响。如石油价格已上涨为130美元/桶(几乎接近柴油及汽油的价格);近几个月来,天然气价格也上涨了10倍,这些都将加重普通公民的负担。Bruno Le Maire认为,当前的能源危机,无论在强度还是残酷程度上,都可媲美1973 年的石油危机;且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并最终使得汽油价格节节攀升。
Bruno Le Maire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先生已在3月8日的Poissy公开会议上表达了对能源危机议题的关切并要求提出解决方案以帮助那些深受此次能源危机影响的群体。
Bruno Le Maire强调,现在确定应对能源危机的方案至关重要,且制定阶段性方案及目标的同时还需放眼长远及大局;此外,他还通过列举法国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及2020年新冠危机的做法强调应对当前能源危机需以史为鉴。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国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及扩大内需的方法;众所周知,这种政策在当时引发了通货膨胀现象的出现,而中央银行为应对通货膨胀则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最终导致经济滞胀。即便如此,现在仍有人主张采取 “不惜一切代价”的应对措施,Bruno Le Maire认为“不惜一切代价”是应对新冠危机的良药,却并非解决2022 年能源危机的良策。对于能源危机而言,“不惜一切代价”政策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加剧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因此,应对2022年能源危机需以史为鉴,避免重蹈1973年石油危机的覆辙,需创造应对能源危机的新模式——即马克龙提出的“实现法国及整个欧盟在未来十年内的能源独立”;而这也是Bruno Le Maire在此次会议上向与会者倡议的议题——能源独立;同时也是在欧盟各国首脑齐聚的凡尔赛会议上被广泛讨论的议题。
Bruno Le Maire认为,达至能源独立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1)保护受天然气及石油价格上涨威胁的企业;(2)支持受困于能源价格上涨的家庭;(3)调整能源消费模式。
Bruno Le Maire提出,实现能源独立目标的短期应对措施是:(1)实现能源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以及;(2)保护中低收入且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的家庭。其中,能源供应渠道的多元化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一国与邻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及该国是否新建基础设施(例如:没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德国宣布将投资 15 亿欧元建设新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而保护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免受能源价格上涨之害则需建立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协同运作机制。法国在保护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免受能源价格上涨之害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例如,其通过发放近 38 亿欧元的通货膨胀津贴、平均面值为150欧元的能源支票,制定 4% 的电费上涨率上限及冻结汽油价格来减少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活动微观参与主体的影响。
同时,Bruno Le Maire还罗列了实现能源独立目标的中期应对措施:(1)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型(如以热泵取代燃气锅炉等);(2)欧盟层面能源市场的革新(需欧委会对相应规则作出调整以实现此目标);(3)建立应对系统性冲击的系统性应对机制(这也是法国能源政策的方向,即到2050年,成功实现建造 6 座新核反应堆、扩建现有反应堆、建成 50 个风电场(装机容量为 40 GW)、太阳能生产能力提高10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