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法国和欧盟先后公布了各自的印太战略构想。对于法国和欧盟来说,对印太地区重新进行战略部署是当前对外政治经济布局的核心议题,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新冠疫情以及资源紧缺等全球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更是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中欧关系紧张情势下的破局一步。
尽管欧洲与太平洋岛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两个区域之间的依存关系却非常紧密。欧洲消费的金枪鱼有一半来自大洋洲,欧盟也是该地区国家的第五大贸易伙伴。此外,太平洋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欧盟与太平洋岛国也拥有着共同价值观。尽管俄乌冲突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但捍卫民主价值观、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斗争对大洋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的地区影响力逐步提升,该地区内的民主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太平洋岛国历史文化、民族身份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但都拥有着广阔的专属经济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国家在面对气候变化上极为脆弱,地理上又往往孤立无援,也不具备开采境内资源的设备和技术,只能依靠国际援助来维持经济社会运行。因此,这片区域便成为了大国竞争的角力场。
随着印太构想的推进,欧洲大陆才逐渐对大洋洲产生兴趣。2018年,法国公布了自己的印太战略,其中涉及太平洋的部分主要是强调捍卫本国领土主权利益。然而法国在该地区也有着自己的战略利益,如捍卫航行自由、生态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海洋治理等。但即便如此,目前该地区大部分国家包括法国的海外领地都不大愿意接受法国提出的印太构想。反观英国,脱欧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资源再部署,特别是加强了在印太地区的存在。英国有心成为在印太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欧洲国家,但是大洋洲在英国印太战略中并不占据核心地位,太平洋岛国对于英国的相关部署也颇为反感。从法英两国的例子便不难看出,太平洋岛国普遍执念于对本国的独立状态,有意识地在中美战略竞争中尽量保持中立,与中国的联系也很频繁。对此欧洲人只能接受,并逐步把本国的印太构想和太平洋诸岛国的现实意愿结合起来。
【作者:Céline Pajon,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日本国际关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她主要的研究为亚洲、大洋洲及印太地区战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