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中国和俄罗斯想“统治”全球互联网

推文时间:2022-08-31     期数:35

斯坦福大学网络政策中心、全球数字政策孵化器的访问学者查尔斯·莫克(Charles Mok)发表文章,他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的监控和审查模式威胁着自由、开放和安全的未来互联网。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随着冬奥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中国和俄罗斯总统习近平和普京团结一致,相互支持,挑战美国和欧洲的主导地位。在他们重新建立的密切伙伴关系中,有比北约扩张和乌克兰危机,或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更重要的利益。两国在北京发表的联合声明宣布,他们支持“互联网治理的国际化”和“各国在监管全球网络方面的平等权利”。他们承诺“深化国际信息安全方面的双边合作”,宣布支持“打击为犯罪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的国际公约”,并主张更多地参与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信息和电信技术的专门机构),以解决这些问题。

在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和记者不得不利用官方在指定酒店和场馆提供的Wi-Fi,以访问Twitter、YouTube或Facebook等服务,这些服务在中国都被禁止。在俄罗斯,俄罗斯当局成功地要求从苹果和谷歌的应用程序商店中删除由知名持不同政见者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创建的投票应用程序,称其包含“非法内容”。该国还进一步加强了审查工作,在2021年阻止通过Tor浏览器和其他一些虚拟私人网络服务使用加密技术,这一年被人权观察组织称为 “互联网审查制度加倍的一年”。

作者指出,这些审查和监视行为清楚地说明了中国和俄罗斯心中的互联网治理愿景更侧重于他们政权的安全,而不是他们国家内部或外部用户的安全和隐私。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已经投入巨资参与和影响全球技术标准机构。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阐明了“中国标准2035”的目标和行动。这些“中国标准”无论如何都是要成为全球标准的。同时,欧盟对中国的雄心一直保持高度警惕,最近概述了制定全球标准的“更积极的方法”,以确保其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绿色技术等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对欧洲人来说,很明显,中国在国际层面的标准制定工作是为了给中国及其公司提供竞争优势。

作者认为,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互联网治理框架是复杂而多样的。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传统上的标准制定是由私营部门和研究界主导的,而不是由国家行为者主导的。

为了应对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欧盟已经透露,他们将寻求与美国当局合作,监测新出现的标准,并通过贸易和技术委员会的定期会议统一大西洋两岸的立场。显然,专制竞争的紧迫性意味着双方必须在更高的行政层面进行协调。然而,目前西方“大科技”公司与其政府之间的敌意,可能会威胁到西方政府的注意力,使其忽视在全球标准和治理舞台上私营和公共部门之间,以及在各国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最后,作者认为,仅仅把欧洲和美国聚集在一起可能还不够,因为来自亚洲、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参与者以及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必须参与制定标准和治理,这将塑造未来的互联网及其下一代使能技术。只有这样,世界才能筑起一道堤坝,抵御来自新兴专制国家联盟的审查和监控的浪潮。西方世界必须这样做,以捍卫和确保一个自由、开放、安全和可信的未来互联网,通过更加开放和包容来支持民主和人权的原则,并将这一愿景与中国和俄罗斯提倡的治理模式区别开来,这种模式旨在以安全为幌子进行审查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