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赛义德·阿里·齐亚·贾弗里(Syed Ali Zia Jaffery)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拜登的<国家安全战略>加倍强调中美竞争关系》(Biden’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Doubles Down on U.S.-China Rivalry)的文章,文章指出《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充分表明了拜登政府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美国将通过国内投资、与盟国和伙伴采取一致行动以及与中国进行负责任的竞争来减轻中国的威胁。
文章指出,上月白宫发布的拜登政府的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阐明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威胁以及政府实现和满足这些利益的战略。该文件认识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打算重塑国际秩序又越发具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的竞争者”,该文件也明确指出来自中国的威胁渗透到各个领域和地区,具有全球性的特征。该文件还承诺美国将采取措施以削弱中国的威胁。如果《国家安全战略》中的这一系列表述正确,那么在华盛顿和北京酝酿的争吵中,至少有两种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
第一,盟友和伙伴关系的累积力量将塑造中美关系的未来。对美国而言,巩固与盟友和伙伴的关系对于重构一个包容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至关重要。中国被称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美国将制定合作机制以阻止中国的飞速崛起。根据《国家安全战略》,美国可以通过“对互操作性和联合能力发展的投资、合作态势规划以及协调的外交和经济方法”来实现与盟友和伙伴的力量整合。因此,像AUKUS(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四方安全集团(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美国)这样的联盟和集团将被利用以使它们能够成为对抗中国的堡垒。
第二,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是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这一现象对美国来说比对中国更为重要,因为后者在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的关键技术的制造方面已经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中国准备在与战争有关的技术方面取得积极的领先地位,据分析家称,中国正在应用新的物质材料以提高其性能。因此,《国家安全战略》更加强调通过军事现代化等方式应对中国带来的复杂威胁,美国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确保中国不会在有助于提升威慑力的新兴技术领域取得决定性的领先地位。
文章指出,综合来看,这两个因素将使中美关系更加动荡不安。事实上,通过盟友、伙伴和对技术领域的积极干预来针对中国,将对美国在与中国的关系中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产生不利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的合作将受到不信任的损害。此外,随着技术主导的军事现代化被带入华盛顿的综合威慑框架,可以预想到就军备控制进行的实质性讨论将急剧减少,这本身对中美战略稳定不是好兆头。
文章指出,缺乏对话将放大目前由误解而产生的恐惧。中美两国之间的行动-反应循环引起了许多人对中美核竞争的未来担忧。然而,《国家安全战略》中没有任何内容可以缓解这种忧虑和疑虑。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中美两国将找到更新的途径来运作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他们的力量越强大,就越难处理好未来的关系。不得不说,《国家安全战略》充分表明了拜登政府对中国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