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江启臣:台湾当局是美中台维持平衡及对话关键

推文时间:2022-11-22     期数:73

启思民本基金会董事长、国民党立委江启臣,今天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召开国际专家论坛,邀请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黄奎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亚太防务杂志总编辑郑继文,以及联合报副总编辑郭崇伦等专家学者,探讨中共20大及G20后的美中关系,与台湾的应对之道。

江启臣表示,美中是既对抗又对话,一方面防范新霸权崛起,又不想失去彼此的经济利益。“拜习会”可以看成是双方画红线找共识的对谈,美中在追求认同外,把各自想说的话讲清楚,是否有共识,留待日后再议。美中借“拜习会”各取所需,减缓紧张,换取各自处理国内议题的时间、空间。

江启臣指出,两岸或许可因拜登和习近平的对话得到暂时的安宁,但这非长久之计,台湾应设法在美中竞争中找到自主地位,而非被动依靠美中互动来决定台湾的未来。台湾不能只看到美中对抗,而忘记两岸理性对话的重要性、必要性。如何在台湾内部持续扩大台湾当局这个最大公约数,是未来美中台“大三角”、红绿蓝小三角维持平衡及对话的关键。

刘大年表示,美中虽均宣称无意进入冷战,但他认为全球已进入冷战2.0时代,前次冷战是意识形态之争,此次则是竞争经济主导、技术领先。美国主流民意认为中国大陆是最大威胁,支持政府对中采取强硬立场。面对美国制裁,中国大陆在20大后权力中心更加巩固下,预估立场会较强硬。

刘大年指出,美国将持续联合盟邦对中进行围堵,在高科技领域推动与中国大陆的脱钩,目标是抗中、排中以保美。未来美中竞争会更激烈,特别是争夺关键领域的技术主导性,各国及关键企业面临选边站的压力。台湾虽然政经向美国靠拢,但经济上对中依赖并未降低,应避免由政治零和走入经济零和。

黄奎博表示,美中沟通管道曾一度中断,但“拜习会”后,可以看出双方的沟通管道已经恢复,而台美间的沟通管道虽然受限,却持续存在,但两岸间的沟通管道何时可以恢复?双方互信程度与是否要接触协商谈判,不具有绝对的连动关系,如美苏在冷战间也曾就武器管制与裁军进行谈判。

黄奎博指出,希望台湾的主要政党、国内中道力量可以坐下对话,分享对于两岸议题的观点,盼透过这种讨论,提出如何让两岸恢复对话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