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克星敦研究所(Lexington Institute)的丹古尔(Dan Goure)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需要利用科技巨头与中国相竞争》(The U.S. Needs to Harness Big Tech to Compete With China)的文章,其中指出,美国国会需要对反垄断法的提案三思而后行,因为这有可能会阻碍美国科技巨头,从而不利于美国先进技术的发展。
丹古尔开篇指出,中国真正的威胁来源于科技的力量,美国需要对症下药,通过科技方面的抗衡制约中国。同时,他还认为,从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发布的《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指南》(The 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来看,“中国是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映证了中国威胁论,而中国在军事、外交、经济、政治以及科技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会对当今稳定而开放的世界秩序形成威胁。
基于上述论断,美国国防部也将震慑中国定位成目前的主要目标。丹古尔表示,中国的全面升级有可能会改变亚太地区的平衡。在他看来,中国的“2050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实则就是希望成为2050世界先进技术的领导者。中国的威胁不仅会对军事有所影响,通过科技还能够传输自身的价值观影响西方的政治制度。
丹古尔表示,为应对中国的威胁,美国目前正在谋求推动名为“联合作战云能力”的企业云项目(Joint Warfighting Cloud Computing program),该项目由甲骨文、微软、亚马逊和谷歌四家企业竞标。该项目力求提升美军云系统的安全性、数据灵活性、可拓展性、互操作性、集成性与兼容性。
但是,丹古尔也明确了中国和美国在技术开发上最大的不同点。美国依赖商业技术部门提供手段,譬如苹果、Alphabet、微软、亚马逊以及Facebook五家公司, 在技术、资金、资源以及人才方面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他警惕到,如果美国国会执意推进反垄断法,有可能会阻碍这些科技巨头的发展,反而会对中国在美国的企业有益处,因为他们有可能进行侵犯知识产权的相关活动。
最后,丹古尔总结道,正因为这些科技巨头代表的是美国的先进技术水平,它们能够维护美国国内安全和世界稳定,美国国会需要考虑反垄断法会给美国科技巨头带来的伤害和阻碍。否则,将会给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带来极大的威胁。
9月14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g/techland-when-great-power-competition-meets-digital-world/us-needs-harness-big-tech-compete
2.【外交事务】如何建立更好的秩序
哈佛肯尼迪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和国际事务教授史蒂芬·M·沃尔特(Stephen M. Walt)近日撰文表示目前的大国竞争将推动国际秩序走向更加糟糕混乱方向,对此作者提出了理论框架指导大国关系。
作者开篇指出,全球秩序目前正在不断恶化。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随之而来的中国崛起侵蚀了曾经由美国及其盟国主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复出现的金融危机、日益加剧的不平等、新保护主义、COVID-19 大流行以及对经济制裁的日益依赖已经结束了冷战后的超全球化时代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使北约重新焕发活力,但也加深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鸿沟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国内优先事项的转变和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成于这些事态的国际秩序是无法预测的。展望未来世界国际秩序的特点是日益敌对的美国和中国、重新军事化的欧洲、区域经济集团、按地缘政治线划分的数字领域以及日益增长的经济武器化战略目的的关系。
对此,作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由四部分组成的框架来指导大国关系。第一部分是禁止行为,其内容将借鉴已被美国、中国和其他大国广泛接受的规范。第二部分是国家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换取其他国家类似让步的受益行动,比如双边贸易协定和军备控制协定。第三部分是该框架任何一方都可以自由地采取独立行动来推进特定的国家目标。各国可以在主权原则指导下采取行动,但受制于任何先前商定的禁令。第四部分是需要多个国家参与并采取有效行动的问题,比如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 COVID-19。该框架仅预先假定各国就核心原则达成最低限度的协议并承认在应该解决多少问题方面存在持久分歧。与其强加一套详细的规定性规则,该框架将作为“元制度”发挥作用:一种指导敌对国家甚至对手在一系列问题上寻求合作或妥协过程的理论。当他们存在分歧时仍然可以采用该框架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澄清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并在各国寻求自己利益时为他们提供避免伤害他人的激励。至关重要的是,这个框架可以由美国、中国和其他大国自己制定。这种框架可以提供大国竞争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让敌对大国甚至对手找到共识,以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推进经济繁荣,并尽量减少重大战争的风险,同时维护自己的安全。
对于这个框架,作者认为其潜在好处在中美关系中最为明显。迄今为止,美国未能阐明旨在维护美国重要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对华政策。美国不应通过破坏中国经济来恢复美国的主导地位,当前的做法远非让中国适应多极化的灵活规则体系,而是寻求遏制中国、降低其相对实力并缩小其战略选择。
与此同时,作者认为管理中美安全竞争有多方面内容。尽管亚洲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并希望得到美国的保护,但是他们不想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做出选择。因此,在华盛顿努力巩固其亚洲联盟的同时,它还应该支持缓解亚洲紧张局势的区域努力,并鼓励其盟友避免与中国或彼此之间不必要的争执。美国应当推动如印太经济繁荣框架的区域贸易协定,其政策应侧重于最大化经济利益,而不是试图孤立和排斥中国。
最后,作者总结道,未来很有可能产生一个比现在更糟糕、更危险的世界秩序。但这样的结果并非不可避免。国家及其领导人可以通过利用作者提出的四部分框架来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安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