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日本内阁通过新修订的三大安保文件,决定拥有反击能力,调整战后安保战略

推文时间:2023-02-10     期数:77

12月16日,日本政府批准了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以下简称《安保战略》)在内的三份新国防文件。为了拥有打击敌方导弹发射基地的“反击能力”,新国防文件制定了一项政策,将日本的国防预算增加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水平。国际局势发生了剧变——乌克兰受到“侵略”,台湾可能遭遇紧急情况。日本因此转变战后的安全政策,构建独立的防卫体系。同时,与美国的联合威慑将增强日本应对“东亚威胁”的应对力。

作为外交和防卫基本方针的《安保战略》自2013年制定以来首次进行了修订。除此以外,《国家防卫战略》《防卫力整备计划》也进行了修改。在12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以自卫队目前的能力是否足以遏制对日本的威胁并保卫国家?还不够。”

《安保战略》对日本安全环境的定位为“战后最严峻”。该文件明确指出:日本正面临来自朝鲜和中国的军事威胁。日本将“为应对最坏的情况做好充分准备”。

美国提倡“综合威慑”,即与盟友共同应对破坏国际秩序的有关行动。自卫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与美军联合行动,《安保战略》指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拥有“反击能力”是三大新修国防文件的核心。日本政府改变了以往“不保留攻击敌方基地的手段”的政策。岸田表示,“作为威慑力量的反击能力在未来是不可或缺的”。

“反击能力”的使用被定义为“最低限度的必要自卫措施”,目标仅限于导弹基地等“军事目标”。政府除了扩大国产导弹的射程外,还将采购美制“战斧”巡航导弹。

在日美同盟关系下,日本的反击能力一直依赖美军——日本是“盾”,美国是“矛”。自卫队今后的战略则是从以拦截为主的导弹防御系统,转向可与美军协同反击的“导弹防空一体化系统(IAMD)”。

关于网络防御,安保文件提及了开展相关立法的必要性,指出即使网络攻击只是初露端倪,也应该进行“主动的网络防御”,即通过监控和侵入等措施来应对攻击源。日本的网络防御侧重于受到攻击后的响应,缺少欧美国家那样的反击机制。

这三份文件首次提出建立一个“常设联合指挥中心”,该中心将在陆海空自卫队与美国军方之间进行协调。考虑到中国,安保文件还提议加强自卫队的“持续战斗能力”,并将采购防卫装备和弹药的成本预算增加了一倍。

在自卫队的组织方面,将侧重升级冲绳方面的军旅团。将从陆上自卫队抽调2000人,以增加在台湾“紧急事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海空自卫队人员。空中自卫队将改组为“航空宇宙自卫队”,目的是加强太空防御。

关于对当前的中国局势,《安保战略》将其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安全战略挑战”。鉴于冲绳县和“尖阁列岛”(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周围领海遭到“入侵”,现行安保战略进一步强调“国际社会的关切”。和美欧的战略及表达保持了一致。

从2023财年到2027财年的五年间,国防开支将增加到43万亿日元,相当于目前国防预算的1.5倍。2027财年,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科研经费等国防预算占当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接近2%。

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将日本国防预算的上限设定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的 1%。自此日本的国防预算几乎没有超过1%。而新修的安保文件将国防预算增加到与欧美国家的同等水平,以对外展示日本国防能力的加强。

1976年,日本政府在冷战缓和的背景下,首次制定了防卫大纲,提出了“基础性防卫力量构想”概念,该概念旨在提倡保持最低限度的国防建设。而新修的安保文件则意图摆脱这一概念。

岸田文雄正在协调于2023年1月访问美国。预计他将在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谈中直接传达关于加强日本防卫能力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