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及台海冲突非中国内政。学者今天表示,台湾在半导体芯片供应链等方面,重要性不可言喻,布林肯的言论彰显民主自由的价值、给予中国大陆最直接的反驳,代表美国的台海战略已走向建设性的战略清晰。
俄乌战争一周年,布林肯表示,全球之所以如此担心台海爆发危机,是因为这不是中国内政,而是攸关全世界,中国大陆“侵台”将为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地区防务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告诉“中央社”记者,布林肯的言论彰显民主自由的价值,由于印太区域航运占全球6成,且在半导体芯片供应链上,超过9成的美国军规芯片都由台湾供应,甚至台湾附近的飞航情报区(FIR)每天有超过万架飞机经过,台湾重要性不可言喻,因此布林肯此举是给予中国大陆最直接的反驳,代表已走向建设性的战略清晰。
苏紫云解释,若要谈美国的台海战略是否转向,模糊或清晰的二分法可能不合适,因此可称“建设性的战略清晰”或“政策清晰、战略模糊”,也就是维持现状的目标清楚,但是手段更为弹性。
台湾地区防务部门智库、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地区安全所所长沈明室说,布林肯说法是表明过去既定的事实,因为台湾不论是在地缘战略价值,或是于半导体及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若台海发生冲突或遭占领,对全世界影响巨大。
沈明室指出,虽然布林肯是在宣示台湾关系法的立场,但同时也反驳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中重述“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言论,并藉此再度表明美国的立场。
台大政治系教授陈世民指出,今天是俄乌战争一周年,布林肯的言论会让外界去思考台湾问题,同时关注在亚洲是否会出现另一场战事。
陈世民表示,中国主张的“一中原则”与美方的“一中政策”有所差异,因此美方对中国的一中原则是“认知”,意即认知中国的态度,但不承认中国的立场,其方式并未违反美国一贯政策;另外,布林肯以国务卿高度去阐述此言论有其重要政治意涵,某种程度是响应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对王毅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