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是否做好了在印太地区作战的准备?》的报告。报告指出,为了实现加强威慑中国所需的变革性效果,拜登政府需要继续采取行动。对于日本,美国需要开展雄心勃勃的防务外交,以确保美国军事新通道的畅通,并使对基地、港口、机场和其他设施的共同使用成为惯例。对于菲律宾,在经历了多年的法律和政治挑战之后,美国和菲律宾需要通过加快投资和扩大联合训练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的潜力。
此外,资金应更直接地用以实现一个更分散和有弹性的态势上。目前,在印太地区的大多数投资都是用于维护现有设施或执行以往的倡议上,其中一些与当前或未来威胁的相关性值得怀疑。展望未来,美国需要在第二岛链、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进行更多投资。
除了政治和预算,为了实现印太地区态势的变革性效果,美国还需要实际调动军队。在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军事战略时期,美国在日本增加了两艘驱逐舰和第五代战斗机,在关岛增加了一艘潜艇和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在新加坡增加了濒海战斗舰。拜登政府需要多作出类似的后续行动。
报告认为,多域特遣部队是陆军在印太地区联合行动的核心。拜登政府应该确保这一点,包括在与日本的国防外交中优先考虑派驻多兵种部队。在20艘服役的弗吉尼亚级潜艇中,海军已将其中的14艘派往大西洋港口,只有6艘派往太平洋港口。另外,海军最先进的攻击艇没有一艘是以国际日期线以西为母港的。拜登政府应该通过在关岛和加州圣地亚哥驻扎弗吉尼亚级潜艇来重新平衡这种布局。此外,拜登政府还应加快对后勤网络的投资,这对可信的威慑和有效的作战至关重要。
报告指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态势的弱点导致了可信威慑力的削弱。但是,通过持续的外交紧迫性、强有力的投资和更先进的能力的布局,美国军事态势的转变可以帮助其恢复和保持在印太地区的可信威慑力。
5月1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