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近日在伦敦表示,美国必须竭尽所能交付台湾已经采购及台湾自我防卫所需武器,美国对外军售应将台湾摆在优先位置。
若不调整做法,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举例,鱼叉(Harpoon)反舰飞弹预期需等到最早2027年才会运抵台湾,这“令人无法接受”。
加拉格尔曾在今年2月密访台湾,期间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会晤。他提到,蔡英文曾提及中国对台湾地区发动“认知作战”,这个概念令他印象深刻,并显示中国对台湾地区的“侵略”不仅止于军事等“硬实力”层面,还包括网络信息。从这个角度看,他说,中国对台湾的“入侵”已经展开。
加拉格尔近日率10余位“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及联邦参议员访问英国,19日上午与英国跨党派国会议员会商约1小时,随后召开联合记者会,加拉格尔在响应中央社提问时作以上表示。
他近日在华府告诉媒体,美国必须递交自2015年以来即交付延宕的军售给台湾,包括标枪(Javelin)、刺针(Stinger)与鱼叉飞弹。
与加拉格尔一行人会晤的英方议员皆为“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成员。IPAC串连约30国议员,以对中国立场强硬著称。
加拉格尔指出,过去约30年,英、美错误预期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将走向自由民主;这个赌注很大,事后发展却与预期恰恰相反。随着中国走向繁荣,中共越来越“集权”、“蔑视国际协议、放肆侵害人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拉格尔提到,英、美国内仍持续有意见认为问题出在各方与中国的互动还不够积极努力,但依他看来,与中方“有意义的互动”其实还没真正开始。
他强调,现实是英美正经历来自中共态势持续升高的“侵略性作为”,“我们早该反击了”。
加拉格尔率领的美方一行人19日与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Ben Wallace)举行午餐会谈。据了解,华莱士是唯一与访团成员会晤的英国大臣级官员。
加拉格尔提到,他期待听取华莱士的意见,讨论美国国会可采取哪些作为以促进英美在防卫事务的更紧密合作、排除相关法规障碍,特别是涉及美方《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 ITAR)的部分。他指出,ITAR对英美在尖端科技、“硬实力”领域的更紧密合作构成巨大障碍,影响所及包括双方在印太区域的威慑力。
至于在经贸领域与中国“脱钩”(decouple)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加拉格尔说,这是非常庞杂的议题,拟定准确政策十分困难,这也是与中国的“新冷战”较与苏联的冷战更棘手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当时苏联体系与西方的经贸连结程度十分有限。
加拉格尔强调,若美国与英国、法国等盟友无法协调一致,“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赢得这场(与中国的)竞争”,这也是他此次访问英国的初衷。
加拉格尔称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日前的台海情势相关发言造成难以管控的灾难局面(dumpster fire,直译为“垃圾箱火灾”),马克宏的言论完全是传达错误讯号,“尤其是对我们在台湾的朋友而言”,明显削弱、挫伤对中威慑力。加拉格尔说,“我们可不希望中共有办法在美国和欧洲之间挑拨离间”。
英国政府近日表示暂不会关闭受中国控制的孔子学院,因目前评估此举“不符比例原则”。加拉格尔响应媒体关于孔子学院的提问表示,以美国的经验而言,就算关闭孔子学院,中方也有办法换个招牌重新运营;此外,美国必须采取更多法规层面作为,让外国捐献和资金流向更加透明。
中国积极“渗透”英、美学术教育和研发机构,加拉格尔提到,曾有中国学生向“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反映在美国大学院校遭遇来自中方的“压迫”,这类压迫由其他中国学生或表面上看起来无害的中方组织执行,例如各式中国学生和学者组织。加拉格尔说,相关压迫型态不限于骚扰、监视,还包括肢体攻击。
IPAC共同主席、前保守党党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则称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掩护机构、对在英国的中国学生构成“实质威胁”,他对英国政府决定不关闭孔子学院“深感失望”。
具有军事背景、曾访问台湾的美国参议员厄恩斯特(Joni Ernst)则透露,她有意与华莱士讨论英、美共同为台湾提供军事训练的可能性,且对象不仅限于现役、可扩及后备部队,以确保中国“不敢咬台湾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