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研究员克里斯托弗·沃特森(Christopher J. Watterso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题为《检视中国的全球港口帝国》(Examining China's Global Port Empire)的文章。该文指出,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将给港口所在国带去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风险。
文章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境外港口的投资力度,到今天,中国政府已在80个港口国家的港口运营和开发项目上投资了超过1100亿美元,相当于以色列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文章称,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给港口所在国带去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风险。首先,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特别容易受到商业失败的影响。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主要是为了缓解其国内臃肿的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而非是要给这些港口国家带去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其次,来自中国的投资可能会让这些港口国家卷入与中国相关的军事冲突当中。尽管中国是以商业的名义在此投资,但这些港口在战时极有可能被中国用于军事用途。再次,由中国政府主导投资的这些港口极有可能成为间谍活动的目标。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港口中货物的流通情况推导出有关这些国家贸易货物以及港口服务的情报,甚至摸清楚周边区域海军的作战特点。最后,中国政府主导的港口投资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胁迫的工具,当中国与港口国家发生冲突时,中国可以以扰乱港口运营相威胁,以此限制港口国家在处理与中国相关问题时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