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昨天首度主动提到监控共军福建大埕湾附近地面动态,引起各界关切情报是否源自美方。军事学者认为,共军相关演习应已例行化,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应有能力自行掌握,不必依靠美军情报支持。
地区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向中央社表示,共军2021年与2022年的9月均曾在福建大埕湾举行两栖或三栖立体登陆演习,此应已成为共军年度计划性例行演习一环。
揭仲认为,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只要根据往年演习实施的时间,参考若干雷达情报、讯号情报与人员情报,再租用商业卫星定期于演习区上空拍照,即可掌握共军是否于当地举行演习,未必一定要靠美军的情报支持。
揭仲说,近年共军9月在大埕湾演习似乎已成例行公事,国外民间智库只要肯花钱,都能购买数量不少的商业卫星演习空拍画面,因此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靠一己之力掌握大埕湾共军演习情形,难度并不会特别高。
揭仲表示,值得注意的是,2021与2022年9月共军在大埕湾的登陆演练,主要内容都包括运用征调自民间的半潜船,加上共军自己的海上移动栈桥等设备,实施“无码头卸除”演练。
揭仲解释,“无码头卸除”演练目的,是假想当共军对台湾本岛进行“联合登岛作战”时,台湾本岛主要码头被地区军队破坏或以沉船封锁航道等方式,使共军无法使用,此时就可利用“无码头卸除”措施,于遭受严重破坏的码头或普通沙滩,进行人员、装备与物资的快速下卸,支持共军的岛上进攻作战。
台湾地区防务事务主管机关领导邱国正今天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受访时,被问到情报来源是否由美方提供,他表示情报获得有很多方法,除了自己的人力以外,都有交流、但也不依赖。他强调情报本来就是交流,“实时的,共同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