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面对中国挑战 美将协调印太伙伴建立国防供应链

推文时间:2024-01-26     期数:133

美国国防部最新战略文件指出,继成功地武装乌克兰之后,美国策略上应与台湾、日本和印度友好合作,探索新的多边国防工业部署,为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准备。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导指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Kathleen Hicks)在首份国防工业战略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Strategy)文件中表示:我们现在有机会应付这些挑战,包括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及加强我们的供应链。希克斯补充说:正如这项战略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这份文件指出,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产能合并,供应链迁往海外,中国则大幅增加国内产能。

文件中也说,30年来,(中国)在许多关键领域成为全球工业强国,从造船到关键矿物,再到微电子业,不仅远超过美国能力,甚且超过我们主要欧亚盟友的总和。

华盛顿防范与中国冲突,构思与印太地区盟友和伙伴建立一个新的咨询团体,深化国防工业合作及面对制造生产上的挑战。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召开例行的乌克兰防务联系小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会议,有超过50个国家参与协调武器交付,同时应对加速生产的共同挑战。

美国国防部的文件写着:与其坐等紧急情况出现,现在投资这些关系将获致成果,我们应在未来几年共同面对危机。意味美国和亚洲盟友在紧急情况发生前,应先行展开国防工业协调。

对比于印太地区,此一战略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长期认同联盟强大的国防工业,包括与欧洲和大西洋彼岸更广泛的国防工业合作,对于提供所需能力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在印太地区实施集体防御的亚洲版北约,使得华盛顿以多边形式在国防工业领域开展合作,变得更具挑战。

为了增强供应链网络弹性,这份文件呼吁降低依赖对手和不稳定国家关键矿产和战略材料的程度。在危机期间维持武器系统和弹药的生产是需要弹性的。

五角大厦对中国在关键市场的主导地位深感担忧,并警告这种主导地位使其掌控战略关键领域的商品价格和材料来源,并侵蚀历来影响国防部门的重工业健全状态

美国将与被视为政治和经济盟友的伙伴合作推动朋友相挺/友岸外包或可靠的制造网络。文件中提到了澳洲、印度、日本、韩国和台湾,以及英国、加拿大、欧盟、以色列和墨西哥。

华盛顿正在推动供应安全安排协议Security of Supply Arrangements),这项协议旨在维持紧急状况下的国防生产,允许美国和其他国家要求从各自的工业基地,优先交付关键零件。

2023年,五角大厦与新加坡和韩国签署供应安全安排协议,显示美国有意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具弹性的国防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