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中美两国紧盯电动车技术 突破电池成主要关键

推文时间:2024-07-19     期数:158

近期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期待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包括研究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用硅取代石墨负极等方式,以削弱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主导地位。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中国在电动车市场及电池市场占据主要地位。据韩国市调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中国车企占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一半。

同时,中国制造商还主掌电池材料供应链,据国际能源总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正极活性材料产能近90%,占负极活性材料产能的97%以上。

目前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期待电动车技术能有新突破,以削弱中国的主导地位,电池被视为主要关键。

钠离子电池是目前看来最可行的替代品,钠储量丰富,两年前锂的价格飙升时,钠电池一度被当成较为便宜的替代品。虽然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不适合续航时间较长的电动汽车,但对于储能系统或低端电动汽车而言,钠电池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这对中国尤其重要,因为续航较短的小型电动汽车很受中国的消费者欢迎。

尽管目前钠电池厂的产能利用率仍相当低,不过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在这方面大幅提高产能,据基准矿业情报机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到2030年,90%以上的新增供应将来自中国。

另一种提高能量密度的方式为用硅取代石墨负极,使电池重量更轻,以便储存更多能量,这将挑战中国在石墨领域的主导地位。

日本松下(Panasonic)过去表示,将从英国企业卓越科技(Nexeon)购买硅负极材料;由微软(Microsoft)和保时捷(Porsche)支持的美国初创企业Group 14也与韩国SK集团(SK Group)成立合资企业。基准矿物情报预计今年硅负极的产能将增加两倍多。

不过在电动车电池技术方面的终极目标仍是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用固态材料取代液态电解质,比锂电池更安全、更储能、充电更快。

而中国则透过政府支持持续研究固态电池。北京当局将向包括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内的公司提供人民币60亿元,用于研究和开发固态电池。中国品牌蔚来汽车曾表示,计划利用半固态技术生产汽车,这种技术可能仍含有液态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