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跨党派议员团今天拜访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双方针对乌俄战争、美国印太战略等议题进行讨论;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学者李俊毅表示,台湾在无人机的军事应用仍有许多配套措施尚待整合,是台湾可强化与欧洲的合作之处。
欧洲议会跨党派议员团10月27日到11月1日访问台湾,这是欧洲议会6月全面改选后,第一个欧洲议会议员访台团,欧洲友台小组主席盖勒(Michael Gahler)、议员库塔(Bernard Guetta)、克拉尔(Ondřej Kolář)。
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官网发布讯息指出,盖勒、库塔、克拉尔等人今天拜访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双方对中、俄、北韩三角关系、乌俄战争、美国印太战略与美国总统大选等议题展开广泛讨论。
盖勒对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动表示关切,并指出中俄之间军事互动日益密切。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所长欧锡富回应,中国正透过第三地区向俄罗斯提供包括卡车、芯片等后勤支援,借此绕过西方国家制裁。而俄罗斯则以能源作为回报,协助满足中国在后勤与能源补给方面的需求。
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俊毅进一步建议,台湾大力鼓励民间企业发展无人机系统,但相关产业需要被整合于民主国家的产业链中,借由更大的市场刺激量能与创新,同时无人机的部分技术仍有不足,其军事应用亦仍有许多配套措施尚待整合,这些是台湾可强化与欧洲的合作之处。
李俊毅坦言,战争的经验促使乌克兰在无人机的技术与应用上快速创新,对台湾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在谈及未来是否可能出现印太地区的结盟体系时,李俊毅指出,美国在印太地区建构的双边安全关系,以及部分民主国家在观念与价值上的趋同,是地区发展更密切的安全合作之基石。
李俊毅说明,民主国家内部的政治发展可能影响其外交政策,各国面对中国“压力”时的反应与利害关系不一致,则削弱这些国家深化安全合作的努力,因此仍以美国主导的各种“小多边”架构较为可能。
台湾地区防务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一逵补充,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第二支柱备受关注,尤其是日本的参与程度及台湾在其中可能的角色,将会影响美国的印太战略。
议员团表示,当前国际情势多变,西方在应对危机时似有“权力真空”,进一步加剧了压力,俄罗斯在战争中的侵略行为令局势更加不稳,而欧盟的回应力度相对薄弱,值得反思;尽管乌俄战争中发生了诸多不人道的悲剧,乌克兰仍未退缩,展现出坚韧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