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冻结援外支出待审查,议员质疑这等于送中国大礼。学者也指出,冻结对台逾10亿美元的军援,如同给北京空白支票更肆无忌惮地“胁迫”台湾。美国国务院今天表示,审查是为确保“美国优先”,不会预先推测结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下令暂停对外援助计划90天,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相关计划是否符合他主打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政策目标。
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克里斯·范·霍伦(Chris Van Hollen)今天在国会“中国在国内外恶意影响:给政策制定者的建议”听证会上指出,冻结令向全球为维护自身国家主权而对抗中国影响力的伙伴发出极糟的讯号。
范·霍伦表示,也有意见指出,搁置和中断美国安全援助,对台湾地区、越南、印尼、菲律宾及太平洋岛国等伙伴而言,都是严重打击。这些国家依赖美国的持续支持,如今援助被无预警切断,且没有明确的重启时间。
他质疑冻结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却反而成了送给中国的大礼。
“冻结令削弱美国在各个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能力”,出席的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学者哈特(Melanie Hart)说。
她指出,提供给台湾逾10亿美元的“对外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FMF)被冻结,“美国非政府组织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DI)及“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IRI)正在关闭全球业务,人权组织的资金也被冻结。
哈特说,美国身处本世纪最重要的竞争。“(冻结令)持续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难重拾我们今天、明天以及本周已经失去的优势”。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说,拟于2月1日对中国加征10%关税。瑞银今天表示,美国对中国有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10%上调至25%、30%,尽管如此,尚不伤及美国经济动能,也不影响通膨持续降温,因此预测今年美国联准会降息2码(0.5个百分点)。
特朗普2.0时代来临,他上任后启动多项措施、也释出政策风向,包括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预告2月1日起,将对中国加征10%关税。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办公室(CIO)今天发布新闻稿指出,特朗普在实际颁布的政策与竞选承诺之间有落差,可能会高举轻放部分提议或只是他的谈判策略。
瑞银说明,针对遣返非法移民政策,特朗普宣布南部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表示将立即开始遣返非法移民的行动,然而,目前并无资金可用于这项计划,而驱逐非法移民也将导致劳动力供应减少并可能推升通膨。
此外,特朗普也承诺增加石油产量,并补充战略石油储备,不过瑞银表示,石油产量水平主要取决于民营公司,目前没有明确迹象显示资本支出或钻探活动会因选举而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瑞银预估,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10%上调至25%、30%,也预计美国将采取措施保护在技术领域的利益、加严货物转口规定和对欧盟的汽车、药品征收关税。
瑞银认为,中国可能的反制措施可能包括对等关税、人民币适度贬值和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等。
不过瑞银表示,目前看到政经情势下,关税措施不至于冲击美国增长,也不会阻碍通膨继续下降,认为美国联准会(Fed)在今年能降息2码。
美国总统特朗普受访表示,他有信心可借由谈判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以防止台湾地区遭到中国“入侵”。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报导,福斯新闻(Fox News)今天播出主持人肖恩·汉尼蒂(Sean Hannity)专访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第2部分,这位现年78岁的美国元首在访谈中描述中国是“极具野心的的国家”,并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非常有野心的人”。
随后,特朗普声称美国处于有利地位,可阻止中国扩张领土。当被询及是否会针对台湾与贸易和习近平达成协议时,特朗普说:“我能办得到,因为我们拥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有一桶金。”
特朗普指出,关税将是他与中国达成协议的关键;他并说:“面对中国,我们拥有一项非常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关税,而他们不想被课征高关税。我宁愿不使用这些手段,但这些手段对于应对中国来说是一项强大的力量。”
他说:“中国从美国手中赚了不少钱,他们拿这笔钱打造军队。”
特朗普还透露他上周与习近平通电话气氛“友好”,声称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对话”;他并坦承:“在此之前,我们也曾进行其他的沟通。”特朗普还说,他首次主政期间与习近平“关系非常好”。
谈到美国的另一个主要对手伊朗,特朗普在专访中表示,他有信心借由敲定协议,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
特朗普表示:“伊朗就另当别论了。伊朗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这是攸关宗教的协议,非常危险。”
特朗普不愿透露,是否他支持对伊朗的核设施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不过他坚称伊朗“不能”拥有核武。特朗普声称,他在首个任期结束前,只差“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与伊朗达成协议,并相信仍可敲定一项确保伊朗“绝对不会获得核武”的协议。
特朗普表示:“如果你达成协议,有一些方法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你必须查验10次。”随后他再次重申,绝对不允许伊朗持有核武。
他说:“要是他们搞到一个,那其他人也都会跟进,到头来整个事情就会搞砸。”
即将卸任的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Rahm Emanuel)今天发表临别谈话批评中国,他说中国、北韩和伊朗是“专制者轴心”的一部分,美国及其盟邦则为保护民主的“细蓝线”。
法新社报导,伊曼纽尔驻日本的将近3年时间,一直对中国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战略发表尖锐批评。
民主党籍的伊曼纽尔告诉媒体记者:“世界正在缩小、整合、发展,而美国必须对此做出回应。”
他说道:“美国就是那条细蓝线(thin blue line),位于专制(认为强权即公理)与规则、法律、原则和价值之间。”
现年65岁的伊曼纽尔形容俄罗斯、中国、伊朗及北韩是“专制者轴心”,更说后3者都采取措施支持莫斯科当局在乌克兰发动的战争。
虽然中国自称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但仍与俄国维持紧密的政治及经济盟友关系。
伊曼纽尔表示:“印太地区对中国来说是主场、对美国而言则是客场,跟我们的盟国合作,我们就能有公平竞争局面。”
他指出,促进美日两国防务关系、与韩国共享近期北韩发射飞弹的情报等举措,都显示出“我们在这个地区的遏制力有效性增强了”。
伊曼纽尔提到:“中国整体战略的一环,就是孤立该地区的某个国家,动用他们全部的力量和实力来孤立这个国家,限制其主权与独立性。”
然而,他强调,随着美国及其盟邦展现出“团结的力量…那么被孤立的一方就会是中国”。
美军第7舰队司令卡彻(Fred Kacher)接受日媒专访时表示,第7舰队将引进安装人工智能(AI)的无人机、无人艇等新战力,配合既有的机舰等对抗中国、北韩等的“威胁”。他还言及美日舰艇联合穿越台湾海峡的可能性。
美国国防部2023年8月启动一项规模10亿美元的“复制者计划”(Replicator Initiative),旨在制造“数以千计”空中、海上和陆地无人机,目标在今年8月前建立这支无人机部队。
有关国防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性,以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为据点的美军第7舰队司令卡彻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表示,“欢迎这些新战力投入第7舰队的战域”、“届时有人装备与无人装备势必会做搭配运用”。
针对去年9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首度穿越台湾海峡一事,卡彻强调:“有必要守护‘依循国际法所实施的飞行、航行’,对此乐观其成。”
有关今后美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联合穿越台湾海峡的可能性,卡彻表示,“正寻求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更进一步活动的机会”。
去年10、11月,日本出云级护卫舰加贺号在美国加州外海测试美军F-35B匿踪战机起降,成功地完成垂直降落与短场起飞。
卡彻指出,“(美日)更紧密合作的机会将增加”。他还期待包含与搭载先进F-35C匿踪战机的航舰乔治华盛顿号(USS George Washington)的合作在内,日本加贺号能与美国海军进行“更一体化”的作战。
中国在南海声称拥有主权,正增强“军事压力”。为对抗中国的“野心”,日本、美国、澳洲、菲律宾等在南海实施联合训练。
对此,卡彻表示,“我们最大的强项之一就是在区域的同盟关系与伙伴关系”。卡彻透露正摸索与同盟国、伙伴国的新的联合训练机会。
现年56岁的卡彻是美国海军中将。毕业于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后,进入海军任职,历任第7远征打击群司令、统合参谋本部作战次长等。2024年2月起就任第7舰队司令。
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外界依先前经验普遍认为,美企将是中国未来在美中贸易战上可下工夫的对象。但美媒分析,美企在特朗普第1个任期帮中国说话的一幕,不会在第2个任期重演,理由是美企不再将中国视为机遇之地。
《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第1个任期内,美企纷纷表达与中国打贸易战“对美国人没好处”。包括苹果(Apple)、耐克(Nike)和小型零售商在内的企业当时说,提高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将导致消费者面临更高价格。而向中国出口产品的农户和其他企业则警告,中国方面将征收反制性关税。
如今,随着特朗普准备回任,以及中国市场曾有的吸引力已经消退。美中实施的政策,使美企更难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取得成功。
专家认为,美企在中国做生意更加谨慎,且所有行业都是如此。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即表示,他们的会员企业已逐渐转往他国进行新的投资。
报道指出,造成这一现况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经济。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2大经济体,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以每年近10%的幅度成长。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的成长。但经济学家们认为,2025年实现这一目标将更加困难。
过去,出于对中国市场成长潜力的考量,美企还能“忍受在中国做生意的种种困难”,包括潜在的知识产权损失,以及来自中国国企的压力。
报道以星巴克为例指出,2016年,时任星巴克执行长舒尔茨(Howard Schultz)曾表示,中国有望成为星巴克最大的市场。但此后,星巴克一直受到每杯仅2美元以下的中国本土咖啡连锁店冲击,且已落后于中国本土一线品牌瑞幸咖啡。现任执行长强生(Kevin Johnson)2024年10月更因此表示,星巴克正考虑在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024年12月,通用(GM)汽车承认中国业务疲软,市占率已从2018年的13.7%降到2023年的8.4%,原因是如比亚迪等中国本土车厂如今占据了主导地位。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Michael Hart)表示,在中国推展业务的美企,面临着来自中国国企和私企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企业受益于政府补贴或政策。
报道提到,华盛顿政府方面的政策和政治氛围,也导致美企更难在中国推展业务。以苹果为首的许多美企,已建立了依赖中国代工厂的供应链,产品出口到美国时就会面临特朗普扬言加征的关税。
美国国防部18日公布2024年中国军力报告,“国防院”学者欧锡富今天分析,报告认为解放军因远程后勤保障能力不足,导致第一岛链外联合作战与力量投射能力有限,倘若解放军在第一岛链外足以抗击外军,其攻台可能性大增。
美国国防部于美东时间18日公布2024年中国军力报告,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国防安全研究院”学者欧锡富刊发对该军力报告的即时评析文章。
欧锡富指出,北京2024年4月宣布,将战略支援部队调整为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与新成立信息支援部队,直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信息支援部队主责协调管理军事网络与通信系统;调整后解放军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4个战区级军种,以及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支援与联勤保障部队等4个副战区级部队。
欧锡富表示,2015年12月成立的战略支援部队,是军事改革重点之一,而战略支援部队的再改组,显示特种专业部队整合不易,不但未能促进作战效能目标,反而造成彼此的内耗与纷扰。
欧锡富提到,军力报告指出,解放军海军、海警与海上民兵彼此协调越来越好。北京主要依赖海警与海上民兵执行海上“胁迫行动”,并选择性动用海军盯梢敌船,一旦有状况即能快速反应;过去中国对台进行海上军事“胁迫与恐吓”,主要动用海军舰艇,但今年海警已加入文攻武吓的灰色地带威胁行列。
至于海上民兵,欧锡富指出,外界相信中国渔船在台海周边从事有系统的情监侦工作,且背后势必存在编组与训练安排,甚至参与解放军演习,这都是需要密切观察与重视。
欧锡富表示,解放军9日至11日举行没有命名的演习,于浙江、福建沿海开设7处“空域保留区”,并在第一岛链内从北到南部署约90艘舰艇,展现控制第一岛链内海域实力。
他指出,“中国军力报告”认为,解放军第一岛链外的联合作战与力量投射能力有限,主要在于远程后勤保障能力不足;解放军突破第一岛链是为了要包围台湾与抗击外军可能干预,倘若解放军在第一岛链外足以抗击外军,其“攻台”的可能性大增。
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执委会年度大会落幕,主席国加拿大宣布,哥斯达黎加将成为下一个准会员国。台湾则因为未获得所有成员国共识,入会案件未被讨论。
政治新闻网Politico.eu日前报导,因为“一个中国”的棘手政治问题,本届会议只好先搁置中国和台湾的申请案,也有研究者指“台湾问题在于尚未在某些成员之间达成共识,尤其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不过,大马媒体对外媒说法未多做报导,未见政府单位评论。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UTAR)经济学教授黄锦荣(Chin-Yoong Wong)表示,申请加入CPTPP需要各成员国达成共识。相较于CPTPP部分成员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程度甚深,因此不难理解会对台湾加入未能达共识。
他指出,最近这两年,大马尤其在商业利益上更多朝中国靠拢。大马政府也承受中国很大的“游说”压力。
黄锦荣认为,其它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等国际事件,大马与美国越走越远,这或许导致台湾申请加入CPTPP方面很难在大马达到共识,尤其,基于“一个中国”政策,大马拒绝台湾申请并不出奇。
不过,他说,台湾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与半导体产业链,即使申请CPTPP被拒绝,更应持续与个别成员国协商,获取更大的经济发展机会与贸易优惠。
根据黄锦荣分析,如果要让台湾与中国申请加入CPTPP,解套之法应让台湾申请先被接纳,启动下一步所有协商程序,如果加入方式颠倒,整个程序就不用进行,台湾没有机会加入这个协定。
对于外媒报导,马来西亚默迪卡民调中心(Merdeka Center for Opinion Research)研究员李泰德(Ted Lee)指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或许有可能顾虑到与中国的关系,导致在立场方面有所疑虑。
马来西亚华研智库副主任潘永强(Phoon Wing Keong)认为,由于中国在一些关键指标上仍未完全达到要求,如果要让中国先加入作考量,台湾入会肯定会被延后。
中国在2021年9月16日提出申请加入CPTPP,9月22日台湾也递交申请书。台湾对于加入协定已做好准备,也遵守奥克兰三原则,借以符合CPTPP高标准,已透过多边与单边架构来推展入会进度。
8月27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应限制对中国的钴和锂供应》的报告。报告指出,尽管钴和锂对于现代经济至关重要,但美国在相关资源的控制上却远不及中国。大多数美国人可能不太关心钴,但21世纪的经济依赖于钴金属的获取。几乎所有的锂离子电池都需要钴来制造,而这种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制造。
目前,刚果民主共和国(DRC)的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72%以上,中国、俄罗斯和古巴也在寻求生产这种宝贵的金属。中国矿业巨头中国五矿集团(CMOC)很早就进入了刚果,在刚果获得了大量钴资源。
同时,尽管美国逐渐意识到锂资源的重要性,但阿根廷锂生产商向中国出口的锂几乎是向美国出口的四倍,而这些公司中有些还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国子公司。美国在战略上的盲目让中国在战略金属和下一代经济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应采取更强硬的措施,限制钴和锂等关键金属流入中国。一方面,应该阻止中国继续开采刚果的钴资源;另一方面,要制裁那些支持阿根廷锂开发和对华出口的公司,哪怕它们是美国公司、其外国子公司或其他西方公司。
8月27日发布
6月26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挑战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激增:美国和欧洲出现分歧》的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但对世界贸易体系构成了重大挑战。美国认为,这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重大挑战。尽管政策应对措施仍在陆续出台,但两种模式正在浮现:欧洲采取经济报复措施,同时采取补偿性措施;美国则采取强硬措施,同时考虑经济和安全因素。美国将电动汽车挑战置于大国争夺全球政治和战略领导地位的大背景下。拜登总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采取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出于安全而非贸易方面的考虑,他指示商务部调查中国电动汽车电子系统作为收集美国公民和政府组织信息的潜在手段所带来的安全影响,同时政府也提到了中国主导的世界电动车市场给美国汽车业带来的更大安全隐患。总之,美国既不希望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也不希望中国投资。
对欧洲而言,欧盟委员会启动了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反补贴调查,且已明确表示,预计将与中国公司和中国政府进行进一步谈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盟成员国在欧洲应对中国电动汽车激增问题上的深刻分歧。在中国有大量投资和销售的德国公司(大众和宝马)拒绝摊牌。除了这些实际考虑之外,许多欧洲领导人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过于强大,无法直接挑战,而对欧洲公司的投资可能会提高欧盟的竞争力。最近,中国汽车制造商同意与欧洲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以促进技术转让和技术升级。
报告认为,美国和欧盟的模式都存在潜在的问题。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已启动大规模对外投资战略,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世界各地建立了电动汽车供应设施。当美国试图将由中国公司生产的汽车进口到美国时,冲突就会发生。对欧洲人来说,中国公司很可能会在大量补贴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将欧洲汽车制造商压倒在地。
6月26日发布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秘鲁力挺中国主办2026年APEC,台湾恐将遭受更多“打压”。台湾地区安全事务主管部门官员表示,此事尚需APEC成员达成共识,目前未有定论;但官员强调,台湾须与其他成员一样被平等对待,且参加APEC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应被保障。
2024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正在秘鲁举行,《日经亚洲》(Nikkei Asia)引述台北知情人士报导,秘鲁正急忙拥抱中国,并支持北京主办2026年会议;一位消息人士预估,中国主办APEC峰会将代表着“更多打压和干涉”。
台湾地区安全事务主管部门官员表示,此事目前尚未定论,按APEC规则是需达成共识,就像去年美国主办APEC,争取主办过程中也充满坎坷,每一年的联合宣言也未必能顺利产生,“只要一国对一句话不同意就不行”。
台湾地区安全事务主管部门官员分析,APEC每年都会宣布未来3年主办国,明年是韩国、2027年则是越南,另有一不成文习惯,APEC会员居太平洋两侧,通常是轮流担任主办国,2026年理当选择太平洋东边国家,但目前都还在讨论阶段。
台湾地区安全事务主管部门官员强调,中国过去举办过APEC,“我方立场是需要像其他会员国一样被平等、有尊严对待”,且台湾以“中华台北”名称参与,就应被如此称呼。此外,所有经济体参加APEC人员的人身安全都应被保障,这点中国必须给予保证。
APEC是台湾少数能以正式成员身分参加的几个主要论坛之一,而中国正试图将台湾“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尽管台湾是APEC正式成员,但碍于“中国压力”,台湾地区领导人无法出席APEC,而是改派官方特使参加,今年领袖代表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资政林信义,他已在昨天抵达秘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秘鲁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参加中国出资建造的钱凯港启用仪式,然而这项大型建设不仅因贪腐疑虑蒙上阴影,也因可能成为中国在南美洲军事据点而引发争议。
危地马拉媒体“中美洲360”(CentroAmerica360)报导,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领袖峰会前夕,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Dina Boluarte)和习近平原拟今天共同出席钱凯港(Chancay)启用仪式,然而由于担心民众在现场集结抗议,两人改在总统府以视频连线方式揭幕。
钱凯港是一项斥资36亿美元打造的庞大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南美洲最大深水港,可停泊能运载1万8000个TEU(20英尺货柜)的大型货柜船。
中美洲360指出,博鲁阿尔特及其执政团队被控贪腐及涉嫌出售国家利益,让钱凯港蒙上阴影。
博鲁阿尔特曾在公开场合佩戴多款来源不明的劳力士手表,引发贪腐和贿赂猜疑。今年3月,秘鲁司法当局与警方搜查她的住所及总统府,发现约十支奢华名表及若干珠宝。
虽然她尚未对名表、珠宝来源提出明确解释,秘鲁政界人士猜测,这些物品与中国驻秘鲁大使宋扬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有关。
中远海运拥有钱凯港专营权,专研中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知名美国学者艾里斯(Evan Ellis)说,中秘磋商下“将钱凯港单独控制权交给中远海运,尤其博鲁阿尔特政府还为满足中国而仓促修法,授予中远海运其他营运商在秘鲁不曾享有的权利,这清楚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做生意,并确保自身商业与战略利益”。
钱凯港工程冲击当地社区同样引发抗议。该地区本是仅有6万居民的小城,主要以渔业和观光业为生,然而博鲁阿尔特及其团队没有征询当地人意见,便以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助秘鲁经济为由,将原本的钱凯港改建为大型港口。
施工这5年来,使用炸药导致周边房屋严重毁损、影响妇女与孩童的福祉,并强烈干扰当地渔场生态,那是居民主要生计来源。
尽管如此,中国工程团队透过“恐吓居民、勾结官员”压下这些负面消息。当地民众本来计划在港口启用仪式上,直接向博鲁阿尔特和习近平抗议。
根据最初计划,中国将协助建设港口,秘鲁国家港务局则应负责管理安全、营运等关键业务,包括和其他国际港口营运商签署合约。然而未经公开讨论,专营权最后以至少30年期限授予中国。
这也引发外界担忧,钱凯港可能具有军事用途,如此一来若中国与美国爆发冲突,秘鲁恐成中国跳板。
多份报告提到,中国军人曾被目击出现在港口及行政办公室,进行超出商港业务范围外的活动。
艾里斯警告:“钱凯港除了具备战略后勤意义,若中国涉入印太区域战争,东太平洋有一座中企营运的港口,且是由未来政治走向、监管能力均缺乏稳定的(当地)政府监督,将对美国构成军事战略忧患。”
根据中美洲360,港口北边部分地区被划为大型通讯站、戒备森严的仓库、宿舍及训练设施所在地。
秘鲁社会日益担忧,钱凯港恐成类似中国在非洲国家吉布地建造的军事基地,让秘鲁变成中国对美方发动军事行动的潜在据点。港口控制权如今完全掌握在中国手里,秘鲁面临未来成为战场的风险。
拉丁美洲开放与发展中心(CADAL)的《中国分析》(Análisis Sínico)编辑、知名记者卡德纳尔(Juan Pablo Cardenal)近日撰文示警,“钱凯港是拉美第一座由中远海运完全掌控运营的深水港”,而如同其他中国国有企业巨头,中远海运“深受中国政府影响”。
卡德纳尔认同艾里斯的观点,他认为“深水港由于其性质与规模,未来可能转变为提供后勤支援的海军基地,让军舰进行维修、重新补给和停泊”。
卡德纳尔还提到,美中对立日益加剧下,两国为台湾问题在太平洋爆发军事冲突并非不可能,令人不解的是在此背景下,钱凯港“这么重要的议题竟然在公共讨论中受到忽视”。
另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秘鲁APEC领袖峰会出现干涉台湾参与的举措,包含以不发邀请函方式抵制台湾原先计划派出的代表、前台湾地区领导人副手暨全球知名公卫专家陈建仁与会,导致台湾不得不临阵换将。
《日经亚洲》(Nikkei Asia)先前报导,APEC东道国秘鲁单方面提名中国主办2026年APEC年会,据传还试图将此事载入正式文件。数国对此表示反对,担心中国借机“施压”台湾。
中美洲360表示,这么做恐使中立的秘鲁助习近平“打压”台湾,可能伤害秘鲁国家形象,以及其与经济活跃的台湾之间的关系。
前美国联邦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盖拉格投书《华尔街日报》,称中国若按时间表在2027年“武力犯台”,获特朗普提名出任国防部长的黑格斯只剩两年时间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指示解放军在2027年以前做好“武力犯台”的准备,黑格斯(Pete Hegseth)是他会否发动“入侵”的关键人物。黑格斯促进和平的唯一途径就是在第1天“宣战”,对象不是中国、俄罗斯或伊朗,而是五角大厦的官僚体制。
盖拉格(Mike Gallagher)表示,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整治海军。美国需要一个能与中国对抗的海事工业基础。五角大厦对海事资产的建设要求,涉及太多互不协调的利益相关方。五角大厦制定了作战需求,例如船舰上的导弹数量,却未考虑造船的技术规格,如船舰的重心,这样的冲突可能会导致性能不佳,或付出更多成本和时间。
美国国防部应该回到1960年代之前,当时有类似委员会的单位与各方协调,让海军工作顺畅。
盖拉格认为,海军还应该设立一个专注于加速某些作战技术开发和部署的办公室,类似美国空军和太空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办公室(Rapid Capabilities Office);黑格斯应该坚持推动更灵活的流程,快速且大规模交付无人水面、空中和水下潜航器,他还必须与国会合作,帮助造船厂吸引和留住人才。
盖拉格表示,舰艇、潜舰和导弹造价昂贵,为了节省开支,黑格斯必须强制执行固定价格合约,并迫使私部门承包商自行负担产品和服务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而不是由纳税人承担。
美国国防部的成本加成合约模式已经对竞争和创新造成破坏,同时推高了成本。已故联邦参议员马侃(John McCain)2016年推动实行固定价格合约,但国会在他逝世的5年后撤销这项作法,盖拉格认为议员应该恢复固定价格合约来纠正这一错误。
盖拉格表示,国防部长可以透过精简文职人员、联合参谋部、国防部长办公室、将领,以及其他负责多元、平等、包容(DEI)部门等的人力,以及国会监督落实1994年《联邦采购效率法》(Federal Acquisition Streamlining Act)来腾出资金。
假设中国坚持达成2027年“攻台”的目标,黑格斯只剩两年时间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他必须让五角大楼处于备战状态,解雇任何无法或不愿跟上战时步调工作的官僚。
国防部近年来一直欠缺监督,且自美军在阿富汗撤军不顺、未能阻止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现任防长奥斯汀(Lloyd Austin)甚至在未通报白宫情况下搞失踪,削弱军事领导层的信任后,黑格斯需要大胆行动,才能重建美国人民信心,并让敌人心生畏惧。
白宫今天表示,美国总统拜登本月将前往南美洲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峰会。彭博社报导,拜登可能在APEC期间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面。
法新社和彭博(Bloomberg News)报导,拜登(Joe Biden)将于11月14日至16日参加在秘鲁利马举行的APEC峰会;11月17日至19日访问巴西,他将前往亚马逊雨林,与当地致力于环境保护的领袖见面,随后出席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G20领袖峰会。
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在记者会上说:“他计划参加这两个会议。”
去年,拜登在加州APEC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场边会谈,但目前尚不清楚本次是否会举行类似的会面。
不过根据彭博,有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拜登预计在利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见面,这将是他们一年来首次会谈。
知情人士还指出,拜登和中国国家领导人各自团队仍在敲定两人会晤细节,目前尚未确定日期。
美国《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中国动用一支据称由黑客、外交官、检察官和知名人士组成的团队,试图说服台湾“屈服”于中国政府。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中国政府14日派出军队环绕台湾进行演习时,中国海警局发布了一张地图,显示其船只以心形路径包围台湾,并描述为“爱你的形状”。
对于台湾而言,这则社群媒体信息只是中国多方位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恐吓、孤立和影响”这个民主岛屿的民众及领袖,迫使他们放弃对自治的坚定决心。
报导写道,中国最高调的战术莫过于传递军事主导地位信息,此外,中国还动用了台湾方面所称的一支不断壮大队伍,由黑客、外交官、检察官和知名人士组成,试图说服台湾“屈服”于中国政府。
随着这次军演展开,中国网络攻击也倍增。台湾地区军方表示,14日台湾至少遭遇了两倍于平日的网攻企图。针对中国政府是这些网攻幕后黑手的指控,中国国台办没有回应华尔街日报记者提出的置评请求。
据报导,中国外交官参与了为削弱台湾接受国际支持的行动;台湾为维持地位,有赖于国际上的官方和非官方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方面正展开一项历时数年的行动,向台湾仅存的十多个邦交国“施压”,迫使它们“弃台投中”,并承诺向这些国家提供市场和投资机会。
台湾官员提到,中国政府甚至还拉拢台湾名人。台湾地区安全局局长蔡明彦表示:“他们这样做的一个方式,是邀请台湾知名人物,无论是来自艺术界、娱乐界还是政界,来分享支持统一的观点。”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指出:“结合所有这些因素…台湾正感受到巨大压力,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今年稍早,中国政府再次提起“分裂主义”议题,发布了实施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的指导意见,呼吁中国法院对“台独顽固分子”处以严厉刑罚,其中可能包含死刑。
葛来仪说道,《反分裂国家法》是中国试图“恐吓”台湾的法律工具之一,“这是在不断向台湾发出讯号。表明中国大陆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会动用一切手段实现统一”。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领袖们会面,谴责北京当局在南海“日益危险”的行动,并表示支持“航行自由”。
法新社报道,布林肯在老挝对东盟国家领袖们表示:“我们仍担心中国在南海和东海日益危险且‘违法’的行动,这些行动让一些人受伤,损害东南亚国家的船只,违背和平解决争端的承诺。”“美国将继续支持印度太平洋地区的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
布林肯说,美国也希望与东盟领袖们合作“维护台湾海峡稳定”。
在北京当局于南海战略水道宣示主权之际,菲律宾已因多起“暴力事件”提高警觉。
这场东盟峰会的另一大主题是缅甸,缅甸军政府3年多来首度派出一名代表与会,但不清楚是否与布林肯直接互动。
布林肯说,他希望讨论“缅甸愈来愈深的危机”。他打破美方以Burma称呼缅甸的惯例,罕见使用Myanmar。
布林肯也呼吁坚定对抗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侵略战争”。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将出席同样在老挝举行的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
在任长达10年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今天在告别演说中建言,“自由比自由贸易重要”,欧洲应从依赖俄国能源贸易得到教训,勿对中国犯下同样错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即将在10月1日交棒给前荷兰总理吕特(Mark Rutte)。他今天应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之邀发表告别演说。
史托腾伯格回顾2014年他决定接任前,询问曾任挪威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的父亲看法,他的父亲说“北约没什么事可做”,想不到自那一年起,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克里米亚(Crimea)、全球疫情冲击、中国对印太区域日益“强势”,乃至网络攻击活动大增,带来密集的安全议题。
他表示,这10年来北约共同预算增加一倍、2014年盟国承诺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毛额(GDP)至少2%的目标也大半达成,新增成员包括巴尔干半岛的黑山共和国、北马其顿和北欧的芬兰、瑞典,同时也与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等亚太四国强化伙伴关系。
总结10年任期经验,斯托尔滕贝格提出5个教训,作为对未来跨大西洋及全球安全的建言。
第一是“愿意为和平付出更多代价”,他并认为未来几年国防预算需求占GDP应会超过2%。第二是“自由比自由贸易更重要”,欧洲应致力于降低对中国的稀土等贸易依赖,避免再犯对俄国能源依赖的战略错误,“不能以长期的安全需求为代价去交换短期的经济利益”。
第三是“军事实力是对话的前提要件”,他以北约军援乌克兰为例,强调增强军力虽无法改变俄国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的“侵略”心态,但能够改变他的得失算计,因此对乌军援愈多,战争就能愈快结束。
第四是“军力有其限度”,他以阿富汗反恐战争为例,虽然北约支援美国打击恐怖组织温床,军事行动有一定效果,但阿富汗任务为时太久,后来演变成想将其改造为民主国家的企图心太过,20年下来塔利班仍占据阿富汗,因此北约所得教训是进行在盟国领土之外的任务时,应明确定义行动目的、坦承可做到和不可能做到的事。
第五个教训,也是斯托尔滕贝格口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别把大西洋两岸的连结视为理所当然(而不去经营)”。
欧洲政坛对11月美国总统大选怀着“特朗普焦虑”,亦即担心上次任内扬言退出北约的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胜选,斯托尔滕贝格藉此时机呼吁美国别走向孤立主义,强调欧洲不是搭便车享受美国的安全保障,欧美皆投入跨大西洋的和平才是唯一长治久安之道。
斯托尔滕贝格演说后被问及是否将如外传在北约卸任后,接任德国幕尼黑安全会议(MSC)主席,他含蓄表示目前仍全心全力投入北约事务,新职日后自会明朗。
美国贸易代表署计划对中国硅晶圆等大幅提高关税,将自23日起征询公众意见。半导体硅晶圆业者表示,若美国对中国硅晶圆加征关税,将使市场区隔更加明显,应可减缓台厂在美国市场面对中国厂商低价竞争压力。
半导体硅晶圆业者说,全球贸易壁垒升高,管制范围不断扩大,除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还扩及电动车和电池等领域,欧美国家一方面防堵中国取得先进半导体技术,另一方面透过加征关税措施,减缓中国产品低价倾销冲击。
业者表示,美国若对中国硅晶圆加征关税,势将促使市场区隔更加明显,台系硅晶圆厂已陆续展开多元区域供给布局,应不致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业者指出,中国硅晶圆厂未来产品出口美国势必受到压抑,台厂在美国市场面对的低价竞争压力应可减缓。
不过,业者表示,中国是否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值得留意,若中国提高本土厂商采购比重,对台厂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指出,将对中国太阳能多晶硅及半导体硅晶圆加征50%关税,自9月23日开始征询公众意见,并于10月22日结束。
金融时报22日引述多位知情人士指出,台湾“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及“外交部长”林佳龙本周访问华府与美方进行会谈。中国外交部今天回应,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敦促美方慎之又慎处理台湾议题。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知情人士并未透露吴钊燮与林佳龙访美会晤的具体地点或时间,并指这类对话已存在多年,属于台美间特殊外交对话的一环,即所谓“特殊管道”,是台美高层官员进行细致讨论的难得机会。
这也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5月上任以来的首批高阶访美团。
据央视新闻报导,中国外交部23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毛宁回应媒体有关提问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这个立场是一贯、也是非常明确的”。
毛宁并称,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美国领导人就涉台问题所做的承诺落到实处,“慎之又慎处理涉台问题”,停止美台官方往来,停止升级美台实质关系,停止以任何方式纵容支持“台独分裂”行径。
金融时报的报导指出,美国政府历届一直对这项敏感的对话保密,以避免中国抨击,直到金融时报2021年报导后,对话才曝光,当时时任“外交部长”的吴钊燮率领台湾代表团与美国官员在马里兰州城市安纳波利斯(Annapolis)会面。
13日,在全罗南道新安郡可居岛海上发生了一起撞船事故,造成1人死亡和2人失踪,韩国海警对事故发生后没有采取救助、涉嫌肇事逃逸的集装箱船船员实施了紧急逮捕。
14日,据木浦海洋警察署称:“对与统营船籍近海鱼篓船A号(33吨级)发生碰撞后逃逸,且涉嫌造成人员伤亡(《特定犯罪加重处罚法》规定的船舶交通事故逃逸)的香港船籍集装箱船(9734吨级)的中国籍船员B某等2人进行立案调查。”
据海警称,在13日凌晨0点35分左右,在全罗南道新安郡可居岛东北方向18公里海上,A号发生沉没,船上的9名船员中,50多岁的韩国船长死亡,2名印度尼西亚籍船员失踪。其余6名船员抓住浮游物求生被附近的渔船救下。
海警认为集装箱船是造成A号沉没的原因。据悉,A号上的生还船员接受海警调查时陈述称:“集装箱船不顾警笛警告不改航道造成碰撞。”
海警目前出动11艘舰船等,正与有关机构、民间船舶一同搜救2名印度尼西亚国籍失踪船员。A号目前已被转移到可居岛港。海警计划使用起重机将倾覆A号调转后展开船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