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外长称已向中国外长传达反对遣返“脱北者”立场

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27日表示,已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传达了不应将“脱北者”强制遣返回朝的立场。 朴振当天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综合监查会…

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27日表示,已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传达了不应将“脱北者”强制遣返回朝的立场。

朴振当天出席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综合监查会时就相关提问表述如上。他表示,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传达了韩方对“脱北者”被强制遣返问题的忧虑,并明确表明了反对立场。

被问及“政府是否因对华关系考虑难以向中方明确表态”时,朴振表示,对华关系很重要,但“脱北者”问题涉及国际人权问题。有必要争取“脱北者”前往包括韩国在内的本人想去的国家,因此政府正在积极向中方表明韩方立场,并敦促其发挥建设性作用。他表示,政府将为防范“脱北者”被强制遣返全力以赴。

对于“政府对有关问题持消极态度”的质疑,朴振表示,将研讨政府层面一切必要的措施。朴振表示,将在多边外交舞台上介绍朝鲜人权状况,并努力改善问题。

东海动态

【韩联社】韩政府检查中国石墨管制对韩影响

中国政府宣布12月1日起对用于制造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进行出口管制后,韩国政府20日开会检查石墨供需情况,与主要电池厂商讨论应对方案。 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

中国政府宣布12月1日起对用于制造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进行出口管制后,韩国政府20日开会检查石墨供需情况,与主要电池厂商讨论应对方案。

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安德根当天在大韩商工会议所主持召开产业供应链检查会议,盘点石墨供需形势。电池产业协会、主要电池厂商,以及新材料·关键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供应链中心等机构也派代表与会。

据产业部数据,韩国去年进口用于电池负极材料的人造、天然石墨,总价2.41亿美元,其中93.7%自华进口。电池行业担心许可审批程序耗时导致进口石墨所需时间变长,并计划提前充实库存,以免供应不畅。

预计,韩国唯一一家使用石墨生产电池负极材料的POSCO FUTURE M公司将首当其冲。该公司从中国进口球化石墨,在世宗工厂将其加工成负极材料后向LG新能源等国内外客户供货,因无法马上找到替代货源,中国的管制措施可能导致球化石墨供应吃紧。直接从中国企业进口成品负极材料的韩国电池厂商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中国此次对2006年公布的《决定对石墨类相关制品实施临时出口管制措施》所列物项范围进行了调整。可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高纯度石墨被纳入管制清单,而低敏感石墨物项则取消管制。今后中国企业出口上述高敏石墨物项前须检查是否属于军民两用物项。

电池行业指出,中国只是将石墨物项纳入经许可方可出口的管制清单,而非一律禁止出口,因此须密切注视今后情况。鉴于全球都在加紧降低关键矿产的对华依存度,长远来看,韩国石墨进口的对华依存度也将大大降低。

产业部计划通过与中国商务部的对话渠道,争取将韩企所受影响降至最低。政府将继续与电池行业检查石墨供应链,并积极支持原材料自主可控的韩国人造石墨工厂按计划于明年如期投产。政府还将支持民间企业顺利履行与坦桑尼亚等第三国石墨矿产企业签署的长期供货合同。

东海动态

【韩联社】中国驻韩大使称反对将地缘对抗引入本地区

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12日在首尔龙城美爵大使酒店出席“第10届韩中日合作对话”并致辞时表示,反对任何可能将本地区卷入冷战或热战的言行,反对把地缘冲突、集团对…

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12日在首尔龙城美爵大使酒店出席“第10届韩中日合作对话”并致辞时表示,反对任何可能将本地区卷入冷战或热战的言行,反对把地缘冲突、集团对抗引入本地区。

邢海明说,最近几年来,国际局势生变,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横行,给中日韩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他表示,将坚决排斥以各种名义推进的脱钩现象,持续推进“中日韩+X”合作,再推动三国合作惠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邢海明提出,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在珍惜和平价值与和而不同价值的基础上,引导三国合作走向正确方向。

韩国外交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金健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在激变的国际局势中,韩中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方案不是选项,而是势在必行之举。他指出,三国均面临着朝鲜核导威胁和其盗取虚拟货币研制武器的情况,这说明了解决朝核问题符合三国共同利益。

本届韩中日合作对话由韩国东亚财团、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共同主办,来自韩中日三国的多名专家出席并共话三国合作发展。

东海动态

【朝鲜日报】中国在东海造百米高海上观测平台

据悉,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存在海上主权纠纷的中国在中国东海建造了百米高的海上观测平台。近日,据中国《科技日报》报道称,史上最高的海洋观测塔“同济•海一号&…

据悉,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存在海上主权纠纷的中国在中国东海建造了百米高的海上观测平台。近日,据中国《科技日报》报道称,史上最高的海洋观测塔“同济•海一号”将于本月中旬在中国东海建设完成。这里的“同济”是指负责观测塔开发的上海同济大学,“海”则是指海洋。有舆论担忧,这座塔可能会成为中国在海上监视他国动向的岗楼。

同济•海一号从4月开始在青岛进行制造,高103米,重4500吨。搭载有195台(66种)观测装备,可以实时收集大气、海洋等的立体信息。据悉,同济•海一号将协助研究气候变化,收集海洋大数据和进行灾难预警。

这是中国于2017年3月立项的“海底科学观测网”的一环。海底科学观测网属于中国海洋领域的国家技术基建项目,由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主导推进。目标是投资21亿元人民币(约合3800亿韩元),在东海和南海建立观测网。

据香港《南华早报》(SCMP)称:“同济•海一号是中国海上构筑物中观测传感器最多的一个,而且比现有的海洋监视设施要大”,“可能成为中国争夺海洋权利的工具。”7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宏曾表示:“提升海洋监测和提前预警能力是实现海洋强国的方法”,“目前正在全力构建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韩国有舆论担忧,这样的观测塔可能会成为中国在海上监视与之存在主权纠纷的其他国家动向的岗楼。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中国纺织品涉新疆强迫劳动 美国禁止进口清单增列26公司

美国政府今天宣布,将禁止26家中国纺织公司对美出口,因为这些公司的产品有涉及强迫劳动的疑虑。 法新社报导,美国“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实体清单”(Uygh…

美国政府今天宣布,将禁止26家中国纺织公司对美出口,因为这些公司的产品有涉及强迫劳动的疑虑。

法新社报导,美国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实体清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Entity List)这次新增的26家公司中,有21家被认定在批发市场上获取及贩售来自新疆的棉花。其余5家也被发现采购新疆棉。

被禁对象包括中国境内棉花交易商和仓储设施,它们多半是在新疆以外的区域运作。根据自由亚洲电台,被点名的公司包括中国中纺集团、中粮集团下属公司等。

中国被控把超过100万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关进新疆的拘留设施,但中国官员强烈否认。

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禁止进口来自新疆的所有产品,除非企业能提供可核实的证据,证明产品的生产无涉强迫劳动。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Alejandro Mayorkas)表示,美方将继续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剥削和虐待维吾尔人负起责任

国土安全部说,今天的公告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清单扩充。新清单将于明天生效。

自由亚洲电台指出,自防止维吾尔人强迫劳动法2021年底生效以来,已有65家中方实体被列入美国的限制清单。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华府加征中国电动车关税 分析称可视为政治表态

白宫宣布加征自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关税至100%,德国经济学者分析,此举在美国选举之年可视为对内政治的表态,当然也表达对中国近年来所作所为的不满。 德国之声(DW)16日…

白宫宣布加征自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关税至100%,德国经济学者分析,此举在美国选举之年可视为对内政治的表态,当然也表达对中国近年来所作所为的不满。

德国之声(DW16日报导,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辛兹(Julian Hinz)表示,100%关税是很高的税率,这意味着,一辆车的价格因此翻倍,不过去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电动车仅1.2万辆,相对于向全球出口的150万辆,微不足道。

他说,从经济上看,(新税率)不会带来多大的变化,而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宣示,因新的关税不仅针对中国的电动车,还包括太阳能电池、钢铝产品、半导体等。

辛兹指出,在(美国)选举之年,这是一种对内政治的表态,当然也是表达对中国近年来所作所为的不满,因关税针对的这些产业获得密集补贴,相关的讨论不仅在美国,在欧洲也是如此。

虽然美国和欧洲也有高额补贴流入电动车产业,不过辛兹表示,中国的工业政策多年来皆由政府介入并锁定特定做大产业,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浪费资金,集中优先发展产业,建立庞大产能,即使全世界消费者受益,也是扭曲市场的行为。

因华府已宣布加征自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关税,辛兹建议欧盟,已经启动的反补贴调查当然要照程序到底,并权衡欧盟的目标是什么,关税虽可保护特定产业,也会导致绿色转型所需的产品价格上涨,不能指望中国制造商承担这些成本。

东海动态

【韩联社】尹锡悦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会谈

韩国总统尹锡悦7日在印尼雅加达会议中心(JCC)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会谈。 会议从下午3时25分起开始,持续51分钟。先入场的尹锡悦用英文向李强问候。双方握手致意,…

韩国总统尹锡悦7日在印尼雅加达会议中心(JCC)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会谈。

会议从下午325分起开始,持续51分钟。先入场的尹锡悦用英文向李强问候。双方握手致意,并以两国国旗为背景合影留念,之后举行会谈。尹锡悦和李强前一天在东盟与韩中日(10+3)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正式碰面。这是自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借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之机举行会谈后,两国领导人时隔约10个月再次会晤。

据韩国总统办公室介绍,两国领导人当天主要讨论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事宜。韩国外交部长官朴振、国家安保室室长赵太庸、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金泰孝、总统室公报首秘金恩慧、经济首秘崔相穆等人士列席。中方有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财政部长刘昆、商务部长王文涛、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等人士列席。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彭博:美国将对中国电动车等战略产业征收新关税

路透社指出,彭博社(Bloomberg News)4月1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将在下周宣布对中国征收新关税,目标锁定电动车、电池与太阳能设备等战略产业。 彭博报道,知情人士…

路透社指出,彭博社(Bloomberg News)4月10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将在下周宣布对中国征收新关税,目标锁定电动车、电池与太阳能设备等战略产业。

彭博报道,知情人士指出,完整的公告预计将在14日发布,预期大致将维持现有关税。

在美中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间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这些措施可能招致中国报复。

2022年,拜登依据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启动对特朗普时代政策的审查。上月,他呼吁大幅调高美国对中国金属产品的关税。

拜登政府也一直施压邻国墨西哥,禁止中国从墨西哥间接向美国销售金属产品。

美国贸易代表署未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舰相隔近半年驶入西沙海域 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警告驱离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哈尔西号”(USS Halsey)10日驶入南海的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区域。这是相隔近半年,美国军舰再度驶入西沙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哈尔西号”(USS Halsey)10日驶入南海的中国西沙群岛领海区域。这是相隔近半年,美国军舰再度驶入西沙海域,中国人民解放军宣称组织海空兵力予以警告驱离。

“哈尔西号”8日通过台湾海峡,当时遭中华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踪警戒。相隔两天,“哈尔西号”一路向南驶入西沙海域。

中华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下午发布,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称,5月10日,美“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并警告驱离。

田军里并称,美方行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是其大搞“航行霸权”、制造“南海军事化”的又一铁证,充分说明美国是不折不扣的“南海安全风险制造者”,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最大破坏者”。南部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美军第七舰队官网随后发表新闻稿称,“哈尔西号”10日根据国际法在西沙群岛附近的南海主张航行权利和自由。行动结束后,退出了“过度声索区”并继续在南海行动。这次航行自由行动(FONOP)挑战了中国和越南对无害通过的限制,维护了国际法承认的权利、自由和合法使用海洋,挑战中国对西沙群岛直线基线(Straight baseline)的主张。

美国军舰上次驶入西沙海域是2023年11月25日,当时执行美国航行自由行动任务的是“霍珀号”(USS Hopper)导弹驱逐舰。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日媒:美日澳菲防长剑指中国 强调反对改变南海现状

日本共同社报导,美国、日本、澳洲和菲律宾国防部长今天在夏威夷举行会谈,确认强化4国团结,并反对凭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和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 根据共同社,美日澳菲各…

日本共同社报导,美国、日本、澳洲和菲律宾国防部长今天在夏威夷举行会谈,确认强化4国团结,并反对凭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和加剧紧张局势的行为。

根据共同社,美日澳菲各方对中国在南海屡次妨碍菲律宾船只表达严重关切,同意为区域稳定而推动联合训练等海上合作行动,此举旨在遏制中国的行为。

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在会后联合记者会上指出,印太地区安全环境日益紧张,加强与盟友和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是迫切课题。

木原稔表示,希望早日缔结使日本自卫队和菲律宾军队相互顺畅往来的相互准入协定RAA),以此促进4国合作。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强调,美日澳菲对印太和平、稳定和威慑有着共同愿景,并有意增加联合训练。

对于中国的南海行动,奥斯汀指责说:伤害菲律宾船员、损坏其船只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菲吁中国停止南海危险行径 重申重视台海稳定

菲美双边战略对话于华盛顿落幕,会后声明指出,双方强烈反对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两国呼吁北京遵守“南海裁决&…

菲美双边战略对话于华盛顿落幕,会后声明指出,双方强烈反对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两国呼吁北京遵守“南海裁决”,停止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危险行径。

中菲南海主权纷争加剧,南海成为冲突热点。美国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菲律宾及美国高级官员22日至23日召开第11届双边战略对话(BSD),就当前挑战及策略重点交换意见。

在强化多边合作方面,声明指出,美菲将致力推动自由、安全、开放,及基于国际法的印太区域,保护领土完整、主权及管辖权等共享原则。

两国也将扩大合作范围,包括举行首届网络、太空及民主的双边对话,以及深化合作,打击外国资讯操纵行为。美菲将推动联盟合作现代化,重申在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安全联盟以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下的共同承诺重要性。

此外,美菲在2015年曾提出洽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强化情报分享合作。但是多年来一直未有进展。今天的声明提出明确时程,称于今年底前签署。双边另将强化海域合作及协同作战能力。

美菲也对北京喊话,呼吁中国的南海主张应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的国际海洋法一致,尊重菲律宾的“主权及管辖权”,遵守“中菲南海争议裁决”,停止违反公约义务的侵略性及危险行为,包括“非法干涉菲律宾在南海的航行自由”。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决,指中国“借由妨碍菲律宾捕鱼和石油开采、建设人工岛屿,以及未阻止中国渔民在该区域捕鱼活动,侵害菲律宾在其专属经济区享有的主权权利”。

根据美菲声明,双边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在马尼拉召开第3届海事对话,并依照国际法及两国各自的法律,视情况制定海上执法合作行动的程序及协议。

近年美菲加强防务合作的频率提高,除了菲美双边战略对话,美日菲领袖也于本月12日在华盛顿首度举行三方峰会,历来最大规模的美菲“肩并肩”军演22日轮番登场。今年演习地点集中在菲律宾北部和西部靠近南海处,美菲特种部队还将在邻近台湾的巴丹群岛举行夺岛演习。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菲吁中国停止南海危险行径 重申重视台海稳定

菲美双边战略对话于华盛顿落幕,会后声明指出,双方强烈反对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两国呼吁北京遵守“南海裁决”,停…

菲美双边战略对话于华盛顿落幕,会后声明指出,双方强烈反对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的行为,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两国呼吁北京遵守“南海裁决”,停止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危险行径。

中菲南海主权纷争加剧,南海成为冲突热点。美国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新闻稿表示,菲律宾及美国高级官员22日至23日召开第11届双边战略对话(BSD),就当前挑战及策略重点交换意见。

在强化多边合作方面,声明指出,美菲将致力推动自由、安全、开放,及基于国际法的印太区域,保护领土完整、主权及管辖权等共享原则。

两国也将扩大合作范围,包括举行首届网络、太空及民主的双边对话,以及深化合作,打击外国资讯操纵行为。美菲将推动联盟合作现代化,重申在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中,安全联盟以及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下的共同承诺重要性。

此外,美菲在2015年曾提出洽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强化情报分享合作。但是多年来一直未有进展。今天的声明提出明确时程,称于今年底前签署。双边另将强化海域合作及协同作战能力。

美菲也对北京喊话,呼吁中国的南海主张应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的国际海洋法一致,尊重菲律宾的“主权及管辖权”,遵守“中菲南海争议裁决”,停止违反公约义务的侵略性及危险行为,包括“非法干涉菲律宾在南海的航行自由”。

海牙常设仲裁法院2016年7月12日公布南海裁决,指中国“借由妨碍菲律宾捕鱼和石油开采、建设人工岛屿,以及未阻止中国渔民在该区域捕鱼活动,侵害菲律宾在其专属经济区享有的主权权利”。

根据美菲声明,双边将于今年9月或10月在马尼拉召开第3届海事对话,并依照国际法及两国各自的法律,视情况制定海上执法合作行动的程序及协议。

近年美菲加强防务合作的频率提高,除了菲美双边战略对话,美日菲领袖也于本月12日在华盛顿首度举行三方峰会,历来最大规模的美菲“肩并肩”军演22日轮番登场。今年演习地点集中在菲律宾北部和西部靠近南海处,美菲特种部队还将在邻近台湾的巴丹群岛举行夺岛演习。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疑美国施压 墨西哥停止中国电动车企奖励措施

路透社18日报导,墨西哥疑似受到美国政府施压,在今年1月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高层会面时表示,不会提供汽车制造商减税、低价土地等奖励措施,并暂停今后与中国汽车制造…

路透社18日报导,墨西哥疑似受到美国政府施压,在今年1月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高层会面时表示,不会提供汽车制造商减税、低价土地等奖励措施,并暂停今后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任何会议。

据路透社报导,三位熟知内情的墨西哥官员称,迫于美国的压力,墨西哥政府与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保持距离,拒绝为中国电动汽车生产提供低成本土地及减税等激励措施。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说法,今年1月,是墨西哥高层官员与中国知名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高层的最后一次会面。墨西哥官员在此次会议上明确表示,不会像过去一样提供汽车制造商奖励措施,并将暂停今后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任何会议。

消息人士认为,此举是受到来自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的压力,要求将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排除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之外。

另外,墨西哥官员表示,虽然中国投资能帮助当地经济,但墨西哥政府担心2026年修订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会激怒华府。

根据USMCA的落日条款,美墨加三国将于20267月决定是否将USMCA再延长16年。一名消息人士称,墨西哥官员担心美国官员可能会试图彻底修改这项贸易协定,从而对墨西哥不利。

美国的干预反映了美国汽车行业、工会及政界的严重担忧,担心比亚迪、上汽、吉利、奇瑞和江淮等中国汽车制造商透过墨西哥后门管道,在美国销售廉价电动汽车,避免支付目前高达27.5%的高额关税。

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不会让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汽车充斥市场,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美国贸易代表署官员表示,USMCA的目的不是为中国或其他可能寻求在不支付关税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的国家提供后门。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三表示,美国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保护电动汽车免受中国补贴竞争的影响。

墨西哥总统罗培兹欧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办公室、比亚迪官员及中国驻拉美大使馆未回应路透社。另外,墨西哥经济部拒绝发表评论。

中国汽车约占墨西哥品牌总销量的1/3,约有20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销售汽车,但目前没有一间制造商在墨西哥设厂。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中国抨击美国对外援助:动机利己且行径干涉

中国商务部今天发布“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与事实真相”报告,抨击美国对外援助首要目标始终是服务美国自身利益和维护美国自身安全,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为根…

中国商务部今天发布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与事实真相报告,抨击美国对外援助首要目标始终是服务美国自身利益和维护美国自身安全,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网站,报告说,纵观美国70余年对外援助史,时常附加损害受援国主权和尊严的苛刻条件,对受援国指手画脚,大肆干涉他国内政。

报告指出,美国擅长以援助作谈判筹码,以胡萝卜加大棒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言听计从,导致美国援助政策严重缺乏连贯性,破坏受援国永续发展。

报告举例,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多次中止或重新评估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宏都拉斯、所罗门群岛等国的援助,以此作为政治威胁。

报告指出,美国一再标榜自己世界第一大援助国的贡献,实则从未完全履行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

报告说,是在2009年举办的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美国等承诺,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但至今未能兑现。

报告指出,美国援助本质上是维护霸权地位的工具之一,借援助名义从发展中国家贪婪吸血,反哺美式金融霸权、粮食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

报告说,从乌克兰、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到巴基斯坦、也门,美国援助的干预和搅局与这些国家面临的人道危机有关。

报告指出,对外援助本应是全球发展挑战的重要资源,但美国把对外援助视作维护霸权地位、开展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 中国自美采购大豆量大减 官方称企业自主行为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2个月自巴西进口大豆达696万吨,年增211%、进口玉米达410万吨,年增178%。同时,自美国进口量大幅减少。对于数字增减,农业农村部表示,采…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2个月自巴西进口大豆达696万吨,年增211%、进口玉米达410万吨,年增178%。同时,自美国进口量大幅减少。对于数字增减,农业农村部表示,采购是企业自主行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文字实录,有外媒在会中提及,中国从巴西购买的大豆和玉米增多,而从美国购买的量减少。过去美国的农业部长曾表示,“中国可能会青睐巴西进口,而不是美国进口,以应对中国所有美国农田受限的情况”。中方如何看待自美农产品采购量下降?

对于这个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的大豆进口国,与各大豆出口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中国的大豆采购商既有中资企业,也还有不少外资企业,“企业从哪里采购完全是自主行为,这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等因素”。

根据今年3月下旬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资料,今年1月至2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69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1%;同时,从美国进口大豆496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近50%

至于玉米,今年1月至2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玉米410万吨,年增178%;从美国进口玉米766989吨,年减67%

智库报告

美国和中国新建立的友谊不会持久

4月2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和中国新建立的友谊不会持久》的报告。报告认为,自 2023 年初的间谍气球风波以来,中美关系未出现过重大危机。美国官员希望这种平…

4月2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和中国新建立的友谊不会持久》的报告。报告认为,自 2023 年初的间谍气球风波以来,中美关系未出现过重大危机。美国官员希望这种平静能持续到2024年大选。

2022 年 8 月,台湾危机引发了对毁灭性冲突的担忧。2023年初,自“气球门”事件开始,两国关系已经触底反弹。自去年11月开始,中美双方在各个层面的沟通都有所改善,在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等问题上出现了合作的曙光。然而,美国的政策并没有像一些评论家和美国官员所担心的那样急剧软化。华盛顿继续加强其联盟矩阵,最近改善了与菲律宾和日本的联合安全关系。拜登的团队去年夏天宣布限制美国在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投资。目前,美国正着眼于针对从电动汽车到 TikTok 的新的对华措施。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华就是为了维持这种平衡,他表示,中国和美国有共同的责任来管理充满矛盾的共存关系。在其他重要地区暴力冲突频发的情况下,拜登政府乐于在2024年不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帮助中美关系渡过难关。但有几个棘手的问题阻碍了这一进程。

首先,最具爆炸性的问题来自台湾,美国担心中国会通过经济或军事手段斥责赖清德行政团队。美国官员会警告中国,这样做会招致美国更严厉的惩罚。但是,中国对台湾政治轨迹的担忧,以及其改变地区格局的军事部队,构成了一个不稳定的组合。

其次,南海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再次是不断升级的科技战争。美国对华禁令涵盖了现代经济的重要领域,包括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且其范围还在稳步扩大。最后是乌克兰问题。布林肯将向中国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也许会威胁制裁中国的银行,希望迫使它们从这种对俄国防贸易中退出。

报告认为,上述问题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破坏中美关系表面的改善。但如果这些问题累积在一起,就会对中美关系的恶性竞争发出警告。

 

4月23日发布

智库报告

特朗普无法领导美国与中国竞争

4月1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特朗普无法领导美国与中国竞争》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则他的本能和政策将会促使中国在大国竞争时代变得更加大胆。在…

4月1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特朗普无法领导美国与中国竞争》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则他的本能和政策将会促使中国在大国竞争时代变得更加大胆。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高技能H-1B签证申请被拒的人数激增,受过高等教育的流动人才开始到其他地方寻找机会。而美国吸引国际人才的能力是美国保持经济和技术竞争优势的关键。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承诺对没有与美国签订明确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体全面征收10%的关税,这将引发美国与欧洲盟友的贸易战,而这些盟友是美国最需要与之合作应对中国经济和贸易行为的国家。欧盟是一个价值2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在美国的技术主导和对中国的制造业依赖以及中国作为其出口市场这两方面之间徘徊不前。意大利花了很大力气才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脱身,但它仍有可能重新加入。如果没有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德国的经济模式将面临不确定的未来。特朗普的好斗主义和对欧洲的蔑视,将使欧洲人在政治上不可能与美国合作,即使这种合作非常符合他们自身利益。如果美国抛弃了欧洲,则欧洲人也许不会参与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中。

“美国优先”是特朗普的名言,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一家独大”。然而,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一贯应用,将联盟和伙伴关系视为纯粹的工具和交易,揭示了特朗普的区分缺乏区别。实际上,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对美国的敌人和对手来说是福音,对盟友来说则是恐惧。它浪费了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拥有的核心地缘政治优势,即化敌为友的能力。

 

4月1日发布

智库报告

拜登与日本和菲律宾合作对抗中国

3月27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拜登与日本和菲律宾合作对抗中国》的报告。报告指出,拜登总统的首要成就之一是加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双边、三边及多边关系,以对抗中…

3月27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拜登与日本和菲律宾合作对抗中国》的报告。报告指出,拜登总统的首要成就之一是加强了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双边、三边及多边关系,以对抗中国。下个月,拜登将在华盛顿接待日本和菲律宾的领导人,缔结新的三边伙伴关系。

报告认为,这不会是一个全面的军事联盟,但可能会促进三方在海上安全、军事演习、信息共享和其他方面加强合作。拜登之所以将建立联盟作为其印太战略的核心,主要因为该地区缺乏一个类似于北约的总体安全联盟。可以说,拜登比冷战结束以来的任何一位总统都更加努力地加强各种战略关系,使美国能够在这一重要地区施展力量。

然而,美国也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特朗普重新当选总统,那么他在这个地区团结盟友的行动就不会特别有效。然而,无论谁将在2025年及之后领导美国,在所有这些外交进展中,关键是军事实力。但令人困惑的是,拜登再次提出了一项实际减少国防开支的预算案。联盟和伙伴关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支撑它们的硬实力。

 

3月27日发布

智库报告

如何结束中国对五角大楼供应链的控制

2月15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如何结束中国对五角大楼供应链的控制》的报告。根据美国数据分析公司戈维尼(Govini)发布《国家安全记分卡》显示,无数中国企业仍然深…

2月15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如何结束中国对五角大楼供应链的控制》的报告。根据美国数据分析公司戈维尼(Govini)发布《国家安全记分卡》显示,无数中国企业仍然深深扎根于国防部的供应链中,其中涉及 12 项关键技术。此外,五角大楼的《国防工业战略》草案也指出,今天的(国防工业基础)将面临挑战,无法以必要的速度和规模为美军及其盟友或合作伙伴提供支持。

对此,五角大楼和政府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首先,他们可以将重点放在复原力而非独立性上,这就需要寻求多种解决方案,以确保国防部拥有长期冲突所需的充足物品、材料和服务库存或生产渠道。为了增强应变能力,五角大楼可以集中精力扩大库存规模,培育新的第二和近岸来源,重新设计对印太战争尤为重要的弹药和平台。这要求政府评估对中国和台湾依赖的真实程度。

其次,五角大楼应要求国会改变解决五角大楼供应链漏洞的方法。目前,政府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投入以及所谓中国的受保护的国家供应商上。但如果政府将其方法从投入(如稀土)转为产出(如 F-35 战斗机),就能以更全面的方式解决依赖性问题,从而迫使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审查。

最后,设立诸如美国在二战期间的战争生产委员会等组织,由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来负责这些工作。联邦采购安全委员会可能是扮演这一角色的最佳组织,因为它可以很好地汇总美国供应链依赖关系,并将其与需求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五角大楼可以将这些行动纳入下一财年的预算,或者考虑到其紧迫性,应将其纳入一项单一的、有针对性的法案、行政命令或未来的紧急补充预算。美国必须向中国政府发出这样的信息:如果需要,美国已经做好了发动一场长期冲突的准备。美国还必须向台湾发出这样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美国将能够支持台湾。如果不结束中国对美国国防供应链的控制,美国将很难发出这两个信息。

 

2月15日发布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指中国“过度主张”海权 美海军部长:加强与日菲合作

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4月10日指出,中国利用海军、海警以及“海上民兵”,“过度主张”海洋主权,是印太地区二次战后国际局势的…

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4月10日指出,中国利用海军、海警以及“海上民兵”,“过度主张”海洋主权,是印太地区二次战后国际局势的最大挑战,盼美国、日本与菲律宾加强合作,应对中国“过度”海权主张。

德尔·托罗(Carlos Del Toro)4月10日在“海、空暨太空研讨会”发表午餐演说时指出,在欧洲、红海、印太地区等许多地方,国际安全局势都面临许多极大的挑战,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进入第3年,也门叛军“胡塞”(Houthi)持续在红海、亚丁湾攻击航行商船。

而在印太地区,德尔·托罗说,中国在南海持续透过各种“胁迫性”行动,“过度主张”其海洋权利,面对这样全面性的海洋强权,需要不断调整因应策略,来应对挑战。

他说,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USS Theodore Roosevelt Carrier Strike Group)及第76特遣支队(Task Force 76)的两栖作战舰艇和濒海战斗舰(Littoral Combat Ships)正在南海巡航,表达对亚洲盟友的支持。美、日、澳、菲7日也在菲律宾专属经济海域联合演习。他表示,这些行动是为了确保所有国家都能在国际法允许的地方自由飞行、航行和运作。

德尔·托罗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目前在美国访问,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近日也将访美,参与美、日、菲三国领袖高峰会,“团结一致,我们可以共同对抗中国在南海及其他‘地方过度’的主张海权”。

美、日的双边高峰会将在10日举行,第一届美、日、菲三边高峰会将在隔天登场,许多华府智库也举办相关研讨会。其中,“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在4日发表“2024年美、日同盟迈向整合性同盟”的报告。

参与报告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亚太研究计划资深研究员史密斯(Sheila Smith)指出,美、日应该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多将菲律宾拉入小型多边合作机制应是优先事项。

史密斯指出,日本、菲律宾都面对共同的海上安全议题。菲律宾已透过海牙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确认”国际法对海洋边界、岛屿及领土主张的结论,但中国仍不断对菲律宾施压,这是中国“不遵守国际规则”的最好例子。在中国不断升高对菲压力之际,美、日、菲三边高峰会受各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