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中高层通话谈台湾 中国外交部:阐明严正立场

美中关系再陷低潮,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通电话,强调维护台海、南海及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中国外交部表示,马朝旭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涉…

美中关系再陷低潮,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通电话,强调维护台海、南海及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中国外交部表示,马朝旭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涉港、南海等问题阐明了中方“严正立场”。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27日指出,坎贝尔(Kurt Campbell)强调维护台海、南海及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他与马朝旭通话是持续性作为的一环,目的在于维持美中沟通管道顺畅,并负责任地管理双边竞争。

米勒并指出,坎贝尔与马朝旭讨论一系列对美中关系重要的议题和其他区域及全球问题,包括双边分歧的领域及合作面向。坎贝尔也表达对中国支持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疑虑。

两人通话后,中国外交部表示,马朝旭应约与坎贝尔通电话,双方就当前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据央视新闻,中国外交部28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复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马朝旭在通话中表示,两国元首在旧金山成功会晤,开辟了“旧金山愿景”,双方要落实好元首会晤的重要共识和成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林剑说,马朝旭重点就台湾、经贸科技、涉港、南海等问题阐明了中方“严正立场”,要求美方确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停止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停止在涉港问题上说三道四;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相反。

他说,马朝旭还就朝鲜半岛及乌克兰危机表明了中方的原则立场。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专家:料520前中国升高“胁迫” 台湾可仿效菲律宾舆论战反制

北京持续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胁迫台湾,专家认为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前夕,中国大陆可能再次军演或出动大批“共机”侵扰;菲律宾详实记录与中国于南海交手的过程…

北京持续在不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胁迫台湾,专家认为赖清德5月20日就职前夕,中国大陆可能再次军演或出动大批“共机”侵扰;菲律宾详实记录与中国于南海交手的过程、扩大宣传创造国际影响力的做法,值得台湾地区借鉴。

美国智库“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TI)29日就中国“灰色地带”(gray zone)战术举行线上研讨会,两岸研究学者善学(Thomas Shattuck)及独立研究员李紫枫等人与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里全球事务研究中心(Perry World House)资深研究员善学就空域情形指出,过去3个月来,中国未派大规模“共机”扰台,2023年同期进入台湾空域的“共机”架次数量要高得多,逼近30架次,而今年迄今最高数量则是20架次。

他分析,北京今年第一季度降低“”共机“”扰台次数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大陆不愿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引发太多疑虑,以免被外界视为加剧局势的一方,还可能因此“送票”给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二是中国转向海域升级灰色地带战术,出动海警船航入金门禁限制水域,借此限缩金门周围空间。

“我认为在赖清德就职典礼之前,(北京施压)情况可能会变得更严重”,善学说。他曾在小金门岛教英语一年,并于政治大学取得国际研究硕士学位。

善学指出,中国大陆对台“胁迫”力道主要取决于出席就职典礼的贵宾有多“大咖”,如果有外国高阶人士参加,中国大陆可能会祭出军演及大批“共机”扰台。

李紫枫认为,中国海警航入金门禁限制水域事件绝非个案,符合北京的大战略。她举例,中国在南海已有至少7座“人造岛”,岛上部署战机机场等,以于战时提供快速反应部队及后勤。就台湾的状况而言,北京透过空飘气球飞越台湾上空、中国海警行动等一波波动作,拉长台湾需要投入心力的时间,也使相关资讯饱和,“毕竟人类大脑一次只能吸收这么多讯息”,回应速度可能趋缓。这样一来,李紫枫说,中国的灰色地带战术或许无法完成统一的目标,却为常规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面对介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战术,善学认为台湾地区资源有限,或许可以效仿多次与中国在南海交锋的菲律宾。

菲律宾与中国在争议海域冲突不断,最新一起是23日中国海警船于仁爱礁(Second Thomas Shoal)使用水炮攻击菲律宾补给船,造成船身损毁、船员受伤。菲律宾除了公布伤者照片,近年也邀国际媒体登船采访,第一线纪录两边短兵相接情形。

菲国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透过声明表示,国际社会已经伸出援手,提议协助菲律宾保护主权。

善学分析,菲律宾记录中国种种侵扰行为以发动舆论战,成功使国际“共愤”的做法可供台湾地区借鉴。台湾本身可善用低成本无人机记录中共机舰“入侵”及胁迫事件。此外,台湾“友邦”则可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地位,向全球谴责中国作为。

李紫枫则认为美国应带头就何谓“灰色地带”战术下明确定义,细致规范何种行为不可被接受,针对中国海警发射水柱、破坏导航系统或导致伤亡等不同强度的胁迫行动,拟定集体反制计划。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印太司令:中国坚持2027年之前做好“侵台”准备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今天表示,中国正以二战以来前所未见的规模建设其军事和核武库,所有迹象表明,中国坚持达成在2027年之前做好“入侵台湾…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Aquilino)今天表示,中国正以二战以来前所未见的规模建设其军事和核武库,所有迹象表明,中国坚持达成在2027年之前做好入侵台湾准备的野心。

彭博(Bloomberg News)报导,阿奎利诺今天告诉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北京当局虽然面临经济挑战,但官方国防预算近年来仍增长16%,达到2230亿美元以上。

阿奎利诺表示,自他上任以来的3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增加了400多架战斗机和20多艘主要战舰。他还说,自2020年以来,中国弹道导弹和巡弋导弹库存也增加一倍。

他提及:所有迹象表明,解放军正在满足习近平主席下令在2027年做好入侵台湾准备的指示。解放军的行动显示,如果受到指示,他们有能力遵守习近平偏好的时间表,以武力将台湾与中国大陆统一。

阿奎利诺指出,中国军方也一直演练与对台行动相关的各种任务,例如以海上和空中封锁模拟包围台湾。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政府警告黑客攻击各州供水系统 点名中国和伊朗

美国政府警告各州州长,外国黑客正在对全国各地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破坏性网络攻击,并且特别点名疑似伊朗和中国网络破坏者。 路透社报导,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

美国政府警告各州州长,外国黑客正在对全国各地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破坏性网络攻击,并且特别点名疑似伊朗和中国网络破坏者。

路透社报导,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和环境保护署长雷根(Michael Regan)昨天发信警告,瘫痪性网络攻击正在袭击整个美国的供水和废水处理系统

这封信特别点名疑似伊朗和中国网络破坏者。

沙利文和雷根引用最近的一个案例显示,被指控配合伊朗革命队伍Revolutionary Guards)行动的黑客造成宾州一个供水设施的控制器无法正常运作。他们还点名被称为伏特台风Volt Typhoon)的中国黑客组织破坏美国及其领地上多个关键基础设施系统的信息科技,包括饮用水

这封信写道:这些攻击有可能破坏清洁和安全饮用水等关键命脉,给受影响社区带来巨大损失。

中国驻华府大使馆和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没有立即回复寻求评论的讯息。两国过去都否认进行网络攻击。

供水和污水处理厂数据安全一直是网络安全专业人士忧心的问题,因为这些设施提供关键服务,却往往只有稍加防护。宾州阿里奎帕(Aliquippa)一个监测和调节水压的增压设施去年遭到入侵,引起人们特别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对方还在受到侵害的控制器留下你已被黑客入侵的讯息。

目前没有通报供水系统受损,但在当时发布的声明中,一个名为水信息分享和分析中心(Water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nalysis Center)的行业组织表示,这可能不是个别事件

昨天这封信呼吁各州州长,确保对你们州所有供水系统当前的网络安全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并为潜在网络事件做好准备。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 美AT&T大断讯影响逾7万用户 参议员:若中国“侵台”情况将严重百倍

美国昨天发生手机大规模断讯事件,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的联邦参议员卢比欧示警,如果中国入侵台湾,电信业者AT&T这次灾难性断讯问题,只会是美国届时受影响的一小部分而…

美国昨天发生手机大规模断讯事件,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的联邦参议员卢比欧示警,如果中国入侵台湾,电信业者AT&T这次灾难性断讯问题,只会是美国届时受影响的一小部分而已。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根据断线问题追踪网站Downdetector的数据,AT&T网络昨天约有74000名用户无法拨打电话,其他电信公司也有数以千计用户遇到手机服务中断问题。

联邦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卢比奥Marco Rubio)表示:我不知道AT&T断讯的原因。

他还说:但我知道,在中国入侵台湾前夕、向美国发动网络攻击时,情况将严重100倍。他们不仅会攻击手机服务,还会锁定你的电力、供水和银行。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将这次电信大断讯视为潜在的网攻并进行调查中。电信服务中断导致一些民众无法拨打911紧急求助专线。

佛州共和党籍的联邦众议员希梅内斯 Carlos Gimenez)同意卢比奥的观点,他在社群媒体X平台写道:我同意你,卢比奥参议员!共产中国会持续致力削弱美国和自由世界。

中国视台湾为自身领土,且从未放弃武力犯台。美国身为台湾的主要盟国和军备供应方,美国国务院本周已批准向台湾出售价值7500万美元的先进战术数据链升级计划与相关设备。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政府报告:中国抢占国际组织领导权 扩大影响力

为扩大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并将台湾排除于国际社群之外,中国积极“抢占”国际组织重要领导权,如台湾希望加入的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也有中国公民出任重要…

为扩大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并将台湾排除于国际社群之外,中国积极抢占国际组织重要领导权,如台湾希望加入的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也有中国公民出任重要职务。

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机构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今天公布截至22日的半年报告,整理中国在国际组织出任要职的情况。

根据这份报告,目前担任联合国机构要职的中国公民包括主管经济及社会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高阶咨询委员会(HLAB)委员朱民、国际法院(ICJ)法官薛捍勤、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政策与方案支助局长徐浩良、联合国粮农组织秘书长屈冬玉等人。

国际海事组织(IMO)理事会主席张晓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副秘书长邹刺勇、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WIPO)副秘书长王彬颖、国际货币基金(IMF)副总裁李波、世界银行(World Bank)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杨少林也是中国公民。

台湾希望加入的国际刑警组织也有中国公民担任高阶职务。现任中国公安部国际合作局长胡彬郴是国际刑警组织执行委员会13名成员之一,他在202111月当选亚洲地区执行委员时,曾引发国际高度关注,串连全球超过200名跨党派议员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公开表达对此高度关切。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 情报机构:中国黑客组织锁定美基础建设已至少5年

美国和盟国情报机构今天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一个针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中国黑客组织已活跃长达5年。 路透社报导,美国国家安全局(U.S.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

美国和盟国情报机构今天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一个针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中国黑客组织已活跃长达5年。

路透社报导,美国国家安全局(U.S.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国网络监管机构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联邦调查局(FBI)、运输安全局(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表示,这个名为伏特台风Volt Typhoon)的组织已悄悄侵入航空、铁路、大众运输、公路、海事、管线、水利和下水道机构等网络。

美国情报官员观察到,黑客侵入某些受害信息科技环境并取得立足点已至少5年。声明并未透露受害机构名称。

上述声明由英国、澳洲、加拿大和新西兰的网络安全机构共同签署,是美国官员针对伏特台风发出系列警告的最新一份。伏特台风特别引起警惕,是因为它的目的似乎是破坏,而不是刺探情报。

由于黑客攻击广泛,白宫与包括多家电信和云端运算公司在内的私人科技产业召开一系列会议,美国政府在会议上请求协助追踪黑客活动。

路透社上周报导,美国政府已启动对抗伏特台风行动,方法是从远端制止其部分行动。

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高官德斯坦(Eric Goldstein)在声明发布前对路透社表示:我们非常担心中国国家资助的行为者,也就是业界称为伏特台风的恶意网络活动。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彭博:美国考虑限制中国“智能汽车”进口

彭博今天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美国对资料安全的担忧日益加剧之际,拜登政府正考虑限制中国“智能汽车”(smart cars)与相关零件进口,还包括电动车。 彭博(Bl…

彭博今天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美国对资料安全的担忧日益加剧之际,拜登政府正考虑限制中国智能smart cars)与相关零件进口,还包括电动车。

彭博(Bloomberg News)报导,这些措施也将适用于来自中国的电动车及零件,无论它们是在哪里组装,以防中国企业透过墨西哥等第3国,将车辆及零件运往美国。

此外,报导指出,这些措施还适用于美国对其数据有疑虑的其他国家。

根据彭博报导,美国官员特别担心所谓智能汽车收集的大量数据,包括电动车及其他类型的联网和自驾车辆。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国更新“中国军事企业”名单

五角大廈更新「中國軍事企業」名單 長江存儲等入列 (中央社華盛頓3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官員今天表示,美國國防部建立的一份名單將十幾家中國企業增列其中,這份名單列…

五角大廈更新「中國軍事企業」名單 長江存儲等入列

(中央社華盛頓3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官員今天表示,美國國防部建立的一份名單將十幾家中國企業增列其中,這份名單列出被控與中國軍方合作的實體。

根據美國國防部網站,五角大廈今天依照2021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1260H節法定要求,公布在美國直接或間接運營的「中國軍事企業」(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名單更新。

路透社報導,新增列入名單的企業包括中國記憶體廠長江存儲、人工智慧(AI)公司曠視科技、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及科技公司東方網力。

據報導,列入這份名單不意味立即禁止,但給被指定的企業帶來重大聲譽風險,並向美國實體發出嚴厲警告,提醒它們與這些企業開展業務存在風險。

該名單也可能增加美國財政部制裁這些企業的壓力。(譯者:陳正健)1130201

美國更新「中國軍事企業」名單 北京稱歧視性作法

针对美国国防部将多家中企列入“军方企业名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敦促美方纠正歧视性作法。

根据美国国防部网站,五角大厦1月31日依照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1260H节法定要求,公布在美国直接或间接运营的“中国军事企业”(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名单更新。

路透社报导,新增列入名单的企业包括中国记忆体厂长江存储、人工智慧(AI)公司旷视科技、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及科技公司东方网力。据报导,列入这份名单不意味立即禁止,但给被指定的企业带来重大声誉风险,并向美国实体发出严厉警告,提醒它们与这些企业开展业务存在风险。该名单也可能增加美国财政部制裁这些企业的压力。

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汪文斌指出,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划设各类名目的歧视性清单,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合作。汪文斌又宣称,美国政府才是军民融合政策的主推手。“美国的军民融合政策可以追溯到一战之前,美国国防部在硅谷等科技重镇设立办公室,指导高科技企业加快技术军事化、实战化。很多美国大型跨国公司都是军民融合体,其经营范围、产品类型跨越军民领域”。

汪文斌强调,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上述歧视性做法,为中国企业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传美国会推生物安全法案 中国CRO概念股闪崩

传美国议员将提出生物安全法案,限制药明康德等中国生物医药大厂取得美国资金与联邦合约,中国CRO概念股今天午后在陆港股市集体闪崩;其中,药明康德在陆股跌停锁死,在港股…

传美国议员将提出生物安全法案,限制药明康德等中国生物医药大厂取得美国资金与联邦合约,中国CRO概念股今天午后在陆港股市集体闪崩;其中,药明康德在陆股跌停锁死,在港股一度重挫逾32%

综合陆港财经媒体报导,市场今天传出,美国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提出一项生物安全新法案,禁止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华大基因在内的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公司及其子公司获得美国资金与联邦合约,理由是担心它们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尽管该草案前景未明,这引发投资者担忧药明康德等大厂将如同华为一样被限制与美国公司展开业务。

消息一出,中国临床试验委托研究机构(CRO)概念股午盘后集体闪崩大跌,药明康德在A股跌停锁死。下午收盘,CRO概念股重挫逾8%,华大基因及其子公司华大智造也都收黑。

药明康德在港股一度重挫逾32%,药明生物最多跌逾27%。下午收盘,药明康德下跌逾16%,药明生物跌逾18%

据报导,美国议员还在文件中提及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兼职教授。对此,陈智胜回应称,这只是一个反华议员的提议,到变成法律是极小概率事件,而且要几年时间。我个人也没有在军方任何机构任职过。我们会尽快公告澄清一下

华大基因则表示,公司管理层会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估、讨论,若是真的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严重影响,不排除会与美方主动沟通;若是法案未来真的推出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也会披露。

东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美国谈中国核武盼开始讨论实质降低风险措施

白宫高阶官员表示,美国预料不会很快地与中国正式展开核武军控谈判,但确实希望开始讨论实际降低风险的措施。路透社报导,白宫负责军备控制与禁止核扩散的高阶官员瓦迪(Pr…

白宫高阶官员表示,美国预料不会很快地与中国正式展开核武军控谈判,但确实希望开始讨论实际降低风险的措施。路透社报导,白宫负责军备控制与禁止核扩散的高阶官员瓦迪(Pranay Vaddi)告诉华盛顿智库,2023年11月与中国进行的初步军备控制会谈非常重要,但强调在有关中国的核态势事务上,需让中国的关键决策者或具影响力人士参与。

瓦迪告诉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说:“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很快地进入正式军控谈判,我们知道他们的武器库仍在扩充。”他同时也补充道:“在军控方面,我们确实希望看到中国对我们一些更实质性降低风险的想法做出回应,我们仍在观望他们是否会这样做。”

2023年11月6日,在美国对中国核力量增长日益担忧的背景下,美中举行了近5年来的首次核武军控会谈,但会中并未取得具体成果。举行了会谈后,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于2023年11月召开峰会,宣布双方恢复军事对话。

瓦迪表示,美国希望与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管道,去年11月的军控磋商十分有意义,“但对我们来说,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些问题上取得真正的进展。”与此同时,他说:“由于这涉及军备控制,我们希望看到一些实际措施开始获得讨论,”“这种讨论可以仅是双边的,也可以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参与。”此外,他进一步表示:“只是召开会议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对我们来说,要有一个专门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管道,我们希望将这些管道用于特定目的上,即解决我们已经发觉的一些问题。”

美国和中国上周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军事会谈,这是双方恢复军事关系以来,最新的一次接触。美国国防部在2023年10月的中国军事年度报告中提到,中国有超过500枚可用于作战的核弹头,到2030年可能会拥有逾1000枚核弹头。美国有约3700枚核弹头库存,当中有约1419枚战术核弹头已经部署。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 台湾大选前夕 美国务院再促中国勿干涉或恶意影响

台湾即将在13日举行大选,外界高度关注中国“干预”。对此,美国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帕特尔重申美方一贯立场指出,美国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与恶意影响&rdqu…

台湾即将在13日举行大选,外界高度关注中国干预。对此,美国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帕特尔重申美方一贯立场指出,美国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与恶意影响,也对台湾地区民主进程充满信心。

帕特尔(Vedant Patel)今天在例行简报上被问及是否担心中国对台湾选举的干预时表示,美方已经清楚表明,反对外部势力对台湾选举的干涉或恶意影响

他也表示,美国对台湾地区民主进程充满信心,相信台湾地区选民应在不受外界干涉情况下,决定下任领袖。

美国资深官员昨天也在对台湾选举的电话简报中表示,对台湾地区民主进程充满信心,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或影响台湾大选。对于外传美国将在选后派遣高阶代表团赴台,官员表示,面对面接触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和平稳定。

这名资深官员强调,美国不会选边站,没有偏好或首选的候选人。不论谁当选,美国对台政策都将保持不变。美方期待美台非正式关系持续稳固,并在安全、经贸与民间交流等各方面持续保持强劲。

对于中国对选举结果的可能反应,这名官员不愿猜测。但他指出,选举是民主的正常程序,若中国中央政府选择以额外军事施压或胁迫回应,将使成为挑衅者。台海和平稳定对世界至关重要。台湾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超过半数的全球贸易流经台湾海峡,因此,破坏台湾产业链和平稳定,也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其外溢效果将波及全球所有经济体。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面对中国挑战 美将协调印太伙伴建立国防供应链

美国国防部最新战略文件指出,继成功地武装乌克兰之后,美国策略上应与台湾、日本和印度“友好合作”,探索新的多边国防工业部署,为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准…

美国国防部最新战略文件指出,继成功地武装乌克兰之后,美国策略上应与台湾、日本和印度友好合作,探索新的多边国防工业部署,为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准备。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导指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Kathleen Hicks)在首份国防工业战略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Strategy)文件中表示:我们现在有机会应付这些挑战,包括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及加强我们的供应链。希克斯补充说:正如这项战略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这份文件指出,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产能合并,供应链迁往海外,中国则大幅增加国内产能。

文件中也说,30年来,(中国)在许多关键领域成为全球工业强国,从造船到关键矿物,再到微电子业,不仅远超过美国能力,甚且超过我们主要欧亚盟友的总和。

华盛顿防范与中国冲突,构思与印太地区盟友和伙伴建立一个新的咨询团体,深化国防工业合作及面对制造生产上的挑战。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召开例行的乌克兰防务联系小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会议,有超过50个国家参与协调武器交付,同时应对加速生产的共同挑战。

美国国防部的文件写着:与其坐等紧急情况出现,现在投资这些关系将获致成果,我们应在未来几年共同面对危机。意味美国和亚洲盟友在紧急情况发生前,应先行展开国防工业协调。

对比于印太地区,此一战略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长期认同联盟强大的国防工业,包括与欧洲和大西洋彼岸更广泛的国防工业合作,对于提供所需能力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在印太地区实施集体防御的亚洲版北约,使得华盛顿以多边形式在国防工业领域开展合作,变得更具挑战。

为了增强供应链网络弹性,这份文件呼吁降低依赖对手和不稳定国家关键矿产和战略材料的程度。在危机期间维持武器系统和弹药的生产是需要弹性的。

五角大厦对中国在关键市场的主导地位深感担忧,并警告这种主导地位使其掌控战略关键领域的商品价格和材料来源,并侵蚀历来影响国防部门的重工业健全状态

美国将与被视为政治和经济盟友的伙伴合作推动朋友相挺/友岸外包或可靠的制造网络。文件中提到了澳洲、印度、日本、韩国和台湾,以及英国、加拿大、欧盟、以色列和墨西哥。

华盛顿正在推动供应安全安排协议Security of Supply Arrangements),这项协议旨在维持紧急状况下的国防生产,允许美国和其他国家要求从各自的工业基地,优先交付关键零件。

2023年,五角大厦与新加坡和韩国签署供应安全安排协议,显示美国有意在印太地区建立更具弹性的国防供应链。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 纽时:中国引入AI跟踪美间谍 与中情局直接竞争

纽约时报中文网报导,中国引入人工智能软件跟踪美国间谍,系统甚至能对目标人物实时生成个人档案,分析行为模式,以便中国情报人员展开监视。这反映中国国安部的巨大野心,…

纽约时报中文网报导,中国引入人工智能软件跟踪美国间谍,系统甚至能对目标人物实时生成个人档案,分析行为模式,以便中国情报人员展开监视。这反映中国国安部的巨大野心,及与美国中情局直接竞争。

据报导,纽时透过采访20多名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查阅中国公司的内部文件和中国国家安全部的公开文件等,得出有关资料。

报导说,以前大部份中国国安部情报人员的主要讯息来源,都是从使馆晚宴上听来。但疫情期间中国情报人员与技术承包商开会时,表示在北京使馆区安装来跟踪外国外交官、军官和情报人员的监控摄影机,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中国情报人员要求承包商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只要他们对使馆区的某个人感兴趣,软件便能实时生成那个人的档案,并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

中国情报人员又建议用人工智慧软件处理来自数据库和数十个摄影机采集得来的讯息,包括汽车牌照、手机数据和联系人等。

据纽时获得的内部会议备忘录,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档案让中国情报人员选择监视目标,查明这些人的联络网,找到这些人的弱点。

报导说,中国情报人员已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人工智能系统,来跟踪美国间谍及其他人;形容中国情报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感兴趣,反映中国国家安全部的一些巨大野心。

报导指出,近年来中国国安部更广泛招募人员,包括美国公民,并提供更好的培训,获得更大的预算,以及使用先进科技,这些都是用来实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目标。中国国安部也正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直接竞争。

另一方面,近年美国也加强收集中国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恩(David Cohen)表示,在拜登政府下,中情局正投入资源进行重组,已开设一个中国行动中心和一个技术情报中心,以应对收集中国情报的挑战。

据报导,中国国安部已对开发军民两用技术的美国公司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另外,美国中情局也改变了几年前的做法,正投入大量资源收集研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其他类似工具的中国公司数据。

不过,报导引述一些美国政策制定者表示,目前美国的努力仍然不够,中国企业和军队在技术进步方面仍令美国政府惊讶。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 美调查半导体业采购中国芯片 中方:扰乱产业链

美国商务部即将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基础展开调查,解决源自中国芯片所引发的国家安全疑虑。中国商务部今天批评美方此举“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美国商务部即将对美国半导体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基础展开调查,解决源自中国芯片所引发的国家安全疑虑。中国商务部今天批评美方此举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美国商务部近日表示,调查将于明年1月展开,目的在于降低中国构成的国安风险,且将专注在美国关键产业供应链中的中国制传统芯片使用和采购情况。

据官网发布,中国商务部28日下午举行例行记者会,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中针对美国商务部的这项调查作出回应。

何亚东说,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任何违背市场规律、割裂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行为不仅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也将影响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半导体企业利益,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他强调,中国将密切关注美国相关措施的动向和影响,坚决维护自身利益。

中国驻美大使馆此前批评美方此举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并对他国企业实施歧视性和不公平待遇,将经济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和武器化

台海动态

【“中央通讯社”】外商对中国投资下滑 美连锁快餐业逆势扩张

在安全管控与保护主义引发不安、美中关系又不稳定之际,一些全球知名品牌正考虑或已开始将产线移出中国,但对中国来说,外资领域至少有一个亮点:美国连锁快餐产业。 美…

在安全管控与保护主义引发不安、美中关系又不稳定之际,一些全球知名品牌正考虑或已开始将产线移出中国,但对中国来说,外资领域至少有一个亮点:美国连锁快餐产业。

美联社报导,肯德基中国(KFC China)母公司在中国的第1万家分店本月开张,目标是在2026年之前让全中国一半人口就近消费。麦当劳(McDonald's)正计划于未来4年在中国新开3500家分店。星巴克(Starbucks)也在中国东部投资2.2亿美元建立制造和物流设施,是这家连锁咖啡业者在美国以外规模最大的计划。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月在旧金山出席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峰会期间,向美国商界高层推销中国超大市场的优点,当时他心中所想肯定不是这类发展。在美国限制计算机芯片和其他先进技术出口的同时,快餐业和其他消费商品的投资并不符合中国设想的经济现代化蓝图。

供应链管理公司飞协博Flexport)首席经济学者莱维(Phil Levy)说,在试图解读麦当劳和星巴克等连锁产业的信号时,要注意这些产业是什么类别:这可不是高科技汉堡

虽然若干美国企业还在中国增加投资,但今年整体外资对中投资已开始下滑。在7月至9月这一季,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净额出现118亿美元赤字,是自中国1998年开始公布数据以来第一次出现负成长。

中国把部分原因归咎于美国政策。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近期说:美方再三将经济、贸易和技术议题政治化,过度延伸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迫使企业放弃中国市场的商机和双赢合作的机会。

由在中国的美国企业组成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今年9月公布调查结果显示,不确定性确实造成了负面影响:43%的会员认为中国经商环境在过去一年恶化;83%声称,比起3年前,他们现在对中国的看法较不乐观;此外,21%的会员说,他们正减少在中国的投资,而增加投资的会员只有10%

针对欧洲和日本企业的调查也呈现类似结果。

中国市场固然庞大,目前却欲振乏力。中国年轻人的失业率今年6月升破20%,后来未再公布数据。房价下跌,股市自今年夏天也下滑近15%。这让许多中国人不敢消费。

不过,当其他产业试着降低风险、与中国脱钩之际,对快餐业来说,看好中国景气或许是提高利润的一种策略。

 

在美中复杂关系里,汉堡和拿铁不像高科技产业那么容易引发摩擦。美国总统拜登就任时直言更积极对抗中国日益扩张的军事影响力和对邻国的威胁,还要敦促中国改善维吾尔人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待遇、打击窃取知识产权行为,在拜登执政期间,美中关系持续紧张。

中国的庞大市场再有前景,美国企业要在当地扩张时也应三思。

基于中方任意执法、禁止出境和不当拘留风险,美国政府今年7月建议公民重新考虑是否要前往中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曾警告中国领袖,若不解决有关企业遭突袭搜查、不明原因罚款和无法预期的官方行动导致经商环境恶化的申诉,美国企业可能会终止投资。

中国政府坚称欢迎外资,却未表明有可能改变惹恼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和市场准入等政策。

莱维说:界线要划在哪里?可能有人会说:敏感的计算机芯片必须从真正可靠的地方取得…另一个极端是:卖拿铁与汉堡给他们没有关系。但对于两者之间的东西,界线要划在哪里?例如汽车零件?滚珠轴承要怎么办?

智库报告

不要让中国接管云计算——美国的国家安全取决于它

11月1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不要让中国接管云计算——美国的国家安全取决于它》的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华为业务正在全球迅速扩张,且阿里巴巴、腾讯和…

11月1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不要让中国接管云计算——美国的国家安全取决于它》的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华为业务正在全球迅速扩张,且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其他中国公司也在紧随其后,抢占全球市场。云计算是包括 5G、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生物技术等在内的新兴技术的支柱。如果中国在建设全球云网络方面占据上风,信息基础设施将按照中国标准建设,从而导致用户今后更加依赖中国技术。报告认为,未来通过云传输的数据将比通过电信网络传输的数据更多,因此当务之急是不能让中国政府获取这些数据。

首先,商务部应通过出口管制限制中国云技术进步,还必须进一步收紧对特定供应商(包括华为和阿里巴巴)的实体列名。此外,要真正参与竞争,还需要更强有力的“促进”战略,以确保美国在云计算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这意味着要与中国在对美国国家安全仍然至关重要的国家和市场展开竞争。

拜登政府必须发布并实施一项全面的美国云计算战略,在国内和全球范围内投资于可信的云基础设施开发和云安全,以确保中国公司不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进展和市场份额。这一战略还应辅以国会的投资,以确保美国云基础设施供应链的安全,包括鼓励在国内生产 GPU,并与可靠的国家进行生产。

美国政府还需要在国外推广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建立数字信任联盟。美国也必须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确保跨境数据流的安全,这主要是通过可信的云基础设施来实现的。在这一领域,美国国务院、商务部和国防部以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开发金融公司和其他机构应倡导与盟国政府就可信云基础设施框架达成多边协议,并在国家法规中得到体现。 

美国政府可以对新兴市场的公职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制定要求使用可信云基础设施的政府采购惯例和政策。拜登政府还应与盟友一起倡导多边开发银行为安全数字基础设施提供融资,包括为符合最高网络安全标准的安全云服务的运营支出提供融资。

最后,美国政府应抵制外国数据本地化的行为,这些行为将会排挤美国云服务提供商或给予中国企业不公平的优势。政府应支持美国云服务提供商加入盟国和合作伙伴的数字基础设施。随着云计算公司竞相在世界各地建设云基础设施,美国必须更好地定位自己在云服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否则就有可能失去对中国的技术优势。

 

11月13日发布

智库报告

中国正在考验拜登总统——而拜登正走向失败

10月31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中国正在考验拜登总统——而拜登正走向失败》的报告。报告指出,上周中国海警船与菲律宾海警船发生撞击后,中国强大的海上…

10月31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中国正在考验拜登总统——而拜登正走向失败》的报告。报告指出,上周中国海警船与菲律宾海警船发生撞击后,中国强大的海上力量也使得与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关系进入紧张状态,但中国仍然专注于与菲律宾的争端,因为菲律宾是唯一与美国正式结盟的南海当事国,且拜登政府和马科斯政府在过去一年中都将这一联盟置于优先地位。与上一届政府相比,马科斯政府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与中国的争端时更强硬,并一心想捍卫菲律宾在南海的权利。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在言辞上也承诺保卫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拜登在今年5月的一份联合声明中重申了“美国对菲律宾的坚定盟友承诺,强调在太平洋(包括南海)对菲律宾武装部队、公共船只或飞机的武装攻击将援引美国的共同防御承诺”。

报告认为,中国没有因针对菲律宾而面临任何后果。除非中国政府认为美国愿意为菲律宾在仁爱礁的一个小前哨的补给而冒事态升级的风险,否则中国海上力量将使菲律宾船只、飞机和海军陆战队的行动越来越困难。对此,美国不应等到有人员伤亡时才采取行动,也不应等到菲律宾决定必须从仁爱礁撤军时才采取行动。现在采取行动可以防止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可能导致的危机。作为第一步,美国应部署海岸警卫队巡逻舰为前往仁爱礁的菲律宾补给船护航。拜登总统应做好准备,一旦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将派遣海军舰艇接手这项任务。

 

10月31日发布

智库报告

美国仍可避免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开战

10月17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仍可避免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开战》的报告。报告指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主要通过威慑与安抚的平衡避免了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

10月17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仍可避免因台湾问题与中国开战》的报告。报告指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主要通过威慑与安抚的平衡避免了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但现在,冲突的可能性正与日俱增。报告认为,美国需要采取措施缓解中国的担忧。美国及其地区盟国必须继续建立强大的军事威慑。但美国领导人和政治家也需要牢记安抚的力量,努力理解中国对台湾的深刻敏感性,并应明确无误地再次承诺,只有中国和台湾才能解决政治分歧,这一立场仍是美国的官方政策。

报告认为,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口头上支持台湾,但在行动上向其提供武器,并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是火上浇油的行为。目前,中国对美国加强在该地区军事态势的关注远远少于对政治言论的关注。在中国,政治言论被视为美国正从过去模棱两可的态度转向支持台湾事实上独立的证据。

报告指出,美国需要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反对台湾与中国大陆和平统一,台湾的命运最终取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白宫还需要利用它所拥有的影响力阻止国会议员访台,并威胁要否决挑衅性的立法。因为在台湾问题上保持政治中立是美国几十年来一直遵循的立场。在最好的情况下,美国和中国将达成一项高级别协议,即一份新的公报,其中华盛顿重申其长期以来坚持的政治中立,而中国则承诺减少其军事威胁。这将避免战争,同时为中国提供政治空间,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美国和中国就台湾问题爆发的冲突可能是二战以来最残酷的冲突。尽管在政治上可能很困难,但美国领导人有责任努力防止冲突的发生,这意味着话语温柔同时要夹带大棒。

 

10月17日发布

智库报告

芯片和中国

9月25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芯片和中国》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商务部9月22日发布了实施《芯片与科学法案》国家安全保护措施的最终规则,以防止半导体制造和研究…

9月25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芯片和中国》的报告。报告指出,美国商务部9月22日发布了实施《芯片与科学法案》国家安全保护措施的最终规则,以防止半导体制造和研究资金被中国或其他被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利用。报告认为,这些规则存在一些问题,《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时间框架是10年,而中国制造的芯片将在此之前走向世界。如果美国继续被短期商业利益左右,可能会加重对中国芯片的依赖。对于这一问题,美国应该支持那些独立于中国供应链的芯片公司,以及为中国供应链系统扩展设置更高的障碍。

报告认为,新规则允许开展与外包有关的联合研究,这将增强中国的竞争力,并成为技术转让的渠道。此外,商务部还将延长三家向中国销售半导体的外国公司的出口许可,而这些半导体的生产依赖于美国的专有技术,这将削弱美国的领先地位。报告指出,如果商务部和国会不及时履行职责,新规则和法案可能会面临严重失败。

 

9月25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