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J. Kritenbrink)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和台湾事务高级主任莎拉·贝兰(Sarah Beran)在华盛顿特区国务院接待了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此次会议是在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访问北京、在雅加达会见王毅主任以及近期中美其他双边接触的基础上举行的。为了保持开放沟通渠道和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双方进行了坦率、实质性和富有成效的讨论。此外,双方还对包括俄乌冲突和两岸关系在内的一系列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交换了意见。
韩国外交部8月31日表示,外交部长官朴振当天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通电话,双方就双边关系发展、半岛问题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两位外长通话时长80分钟。双方在通话中商定为实现外长互访保持紧密沟通协调,因此王毅访韩能否成行备受关注。双方还商定密切高层往来和对话沟通,就尽快举行外交安全对话、人文交流促进委员会会议、1.5轨对话等协商机制开展紧密交流。双方就携手推动韩中日政府间三边协商机制早日重启达成共识。
双方高度评价两国日前通过韩中经贸联委会就稳控供应链、深化经济合作事宜开展深度协商。朴振呼吁中方共同致力于维护稀土、原材料等供应链的稳定。
两位外长商定今后将积极努力促进韩中文化、人员交流。朴振请求中方在扩大两国游戏、流行音乐、电视剧等文创领域交流,保护并管理韩国在华独立运动遗址遗迹等方面予以协助。近期,中国境内多个韩国抗日运动相关遗址相继以维修为由暂停开放。韩国外交部透露,王毅表示,相关遗址将在结束内部维修工作后恢复正常开放。王毅还对韩国参加定于本月23日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表示欢迎。
双方还就朝鲜问题交换意见。朴振指出,朝鲜假借卫星名义再次发射远程弹道导弹,8月30日又发射短程弹道导弹,希望中方在敦促朝鲜停止挑衅、重返对话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朴振还指出,在同朝鲜进行人员和货物往来的过程中,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应认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和国际准则,并表示韩方愿同中方就此开展合作。
鉴于韩国明年起将作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开展为期两年的活动,双方商定今后在安理会层面就半岛、国际问题等保持密切沟通。
8月9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落后于中国的10个方面》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国家安全领域,中国可能很快在以下10个方面和美国处于平等地位。
一、军事投资总额。虽然中国的官方军事预算低于实际的国防投资,而美国高估了自己的国防投资,但整体分析表明,中国在国防开支方面与美国不相上下,无论是在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还是在长期持续增长的速度上。二、高超音速导弹。美国在制造先进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的自大情绪给中国提供了宝贵的领先优势。三、舰队规模和实力。美国海军的舰队规模在未来几年内将不断缩小,而中国海军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作战舰艇,并在组建拥有现代化武器库的海上力量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四、综合防空系统。中国的防空系统拥有各种传感器和防空武器,是对美国发展在印太地区投射力量的能力的挑战。五、制造与技术工业基础。美国拥有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先进的造船、航空航天、科技和国防制造与创新人才,而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工业基础产出,并大量投资研发战略,以削弱美国的实力。六、矿产和稀土。中国政府已经表现出将美国供应链武器化的意愿,包括利用美国对关键矿产的依赖,并且保持着中国对全球60%的稀土开采生产和85%的世界加工能力。七、缺乏武装冲突的灰色地带行动。中国在灰色地带行动方面具有不对称优势,包括改变台湾海峡的现状,威胁美国盟友的物质和经济安全,以及防止其在国际秩序遭到批评。八、太空领域。尽管美国已停止所有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系统的试验,但中国仍在继续开发和试验反卫星武器,以剥夺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作战能力。九、网络作战。中国在网络空间的优势不断扩大。十、人工智能。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协调一致的快速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在安全和军事领域的应用。
8月9日发布
8月2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中国走向军事主导地位》的报告。报告指出,二战后支撑美国和盟国安全与繁荣的美国军事优势正受到严重威胁,美国在军事力量的许多关键领域都落后于中国。
报告指出,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在某些军事人工智能应用方面也很可能将领先于美国,并和美国在太空和网络领域展开激烈竞争。中国工业在关键矿物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一事实本身就提供了额外的军事优势。中国生产世界上60%的锗和80%的镓,而这两种矿物质都是生产国防工业中使用的专用电子产品和半导体的关键。
报告认为,美国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在相关军事实力上即将超越自己的同行竞争对手。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历史上不缺乏全球军事平衡向有利于竞争对手的方向转变的危险例子。
8月23日发布
8月29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削减与中国竞争的预算,华盛顿使战争更有可能发生》的报告。报告指出,由于美国没有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赢得竞争和阻止战争,因此预算不足是正常的。维持一支足够庞大和现代化的军队,以应对竞争和预防冲突,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虽然国防决策者们急于安排越来越多的工作,但同时几乎没有给美军增加额外的资源、人员或时间。因此,在美军规模缩小、库存和舰队老化的同时,同行竞争者还看到美军正在普遍衰落。
报告认为,加强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可信常规军事威慑是对资源的附加需求,需要在计划水平之上进行额外投资。面对俄罗斯的“严重威胁”和中国作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的空军和海军规模却在缩减,军事储备在减少,国防预算停滞不前。
兰德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新报告强调,当今美国对手的新威胁和能力远远超过了五角大楼规划人员习惯面对的冷战后威胁。报告提出了五角大楼有效实现战略的关键方法,包括需要定义未来的军队、重新评估弹药需求,以及建立一种有弹性的前进态势以支持盟友并威慑对手。
报告认为,为了满足美国当今战略的需要并恢复其偿付能力,作战部队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更少的需求。
8月29日发布
7月12日,日本就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ALPS处理水相关问题面向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举行说明会。日本方面,外务省裁军不扩散与科学部部长海部笃、驻香港总领事冈田健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核事故与灾害处理审议官汤本启市、农林水产省出口与国际局审议官道野英司等官员参加了会议;香港方面,政务长官陈国基、环境生态局局长谢展寰参加了会议。
在说明会上,日方重申了迄今为止关于ALPS处理水处理的努力,并提供了IAEA审查的内容和结果等信息,包括本月4日公布的IAEA综合报告。
此外,日方再次说明日本产食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并强烈要求香港尽早取消目前对日本产食品及农产品实施的进口管制,且不应就ALPS处理水排海采取进一步管制措施,同时要求根据科学依据作出合理反应。
双方一致同意,有关主管部门之间将继续进行相关沟通。日方表示今后相关部门将继续团结合作,以透明方式向国际社会详细说明ALPS处理水的安全性和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相关情况。
8月24日下午,应中方要求,日本外务事务次官冈野正敬与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通电话,简要情况如下:
首先,中方根据中国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ALPS处理水开始排海的立场提出了要求。
对此,冈野再次明确说明了包括排海安全性问题在内的日本立场,并强烈要求中方基于科学根据冷静应对。同时,他还表示,日本准备在排海开始后继续与中方保持沟通。
此外,针对中方24日公布的包括暂时全面停止进口日本产水产品在内的对日本食品进口限制措施,冈野表示非常遗憾,认为这与放宽或取消日本食品进口限制的国际动向背道而驰,并再次强烈要求中国尽早取消相关措施。
昆西研究所欧亚项目研究员苏珊娜-洛夫特斯(Suzanne Loftus)在《国家利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无法与俄罗斯和中国争夺南方国家》(America Cannot Compete with Russia and China for the Entirety of the Global South)的文章。
文章称,中国在中亚的作用将大大增强。在上周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宣布计划通过增加贸易、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加强国防生产能力和执法能力来促进中亚的发展。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投资远多于美国。中国在该地区的新举措可能会本能地引起美国的敌意,但这将是一个错误。美国不需要也不能在任何地方寻求首要地位。仅就地理原因而言,中亚将永远是一个美国影响力低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地区。通过在那里参与大国竞争,美国的注意力和资源将从更重要的地区转移开。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将促成地区的不稳定,甚至冲突。
文章称,以西方为一方,以中国和俄罗斯为另一方的对抗正在增加并在全世界蔓延,双方都在争夺南方国家的影响力。在七国集团会议期间,有关对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依赖的问题也在工业化国家集团与他们的邀请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之间提出。虽然从美国的地缘政治愿望角度出发,减少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依赖的外交压力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认为南方国家会为了美国的权力而牺牲本国的任何重要收入来源,这一想法过于天真。事实上,如果美国迫使各国采取有悖于其国家利益的行动,那么它很可能会失去影响力。
文章称,中国在中亚的计划有可能为南方国家的大国竞争的新领域创造条件。美国应该避免上钩,并且应该对世界上其他在这场新的全球斗争中选择不结盟的国家采取类似的实用主义和克制态度。如果美国试图向中亚施压,让他们与美国结盟,最终可能会把他们赶到中国和俄罗斯的怀抱。
6月2日发表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america-cannot-compete-russia-and-china-entirety-global-south-206522
学者西蒙尼·米勒(Simeone Miller)和加勒特·埃辛格(Garrett Ehinger)在《国家利益》上发表题为《中国在中东的举措有益于美国》(America Benefits from China in the Middle East)的文章。该文指出,美国可以把中国在中东的扩张看作是一个让中国犯错的机会,美国应把握这个机会从中获益。
文章称,对于中国在海湾地区日益增加的影响力,美国不应将其视作一种威胁。一方面,中国参与到中东地区的事务当中可以增进这一地区的稳定,使得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安全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另一方面,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将在未来为中国增加财政和军事负担,这可以让美国在中美竞争中占据上风。
文章称,一旦中国卷入中东地区的冲突,随着资源的损耗,其在世界其他区域内挑战美国的能力将大大减弱,拉丁美洲等地区将会更牢固地掌握在美国手中。同时,由于美国已经深深的嵌入到了当今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中国利用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来损害美国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一旦美国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与之相关的国际行为体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最终将反噬中国本身。
伦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研究员克里斯托弗·沃特森(Christopher J. Watterso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题为《检视中国的全球港口帝国》(Examining China's Global Port Empire)的文章。该文指出,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将给港口所在国带去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风险。
文章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境外港口的投资力度,到今天,中国政府已在80个港口国家的港口运营和开发项目上投资了超过1100亿美元,相当于以色列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文章称,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给港口所在国带去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风险。首先,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特别容易受到商业失败的影响。中国对境外港口的投资主要是为了缓解其国内臃肿的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而非是要给这些港口国家带去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其次,来自中国的投资可能会让这些港口国家卷入与中国相关的军事冲突当中。尽管中国是以商业的名义在此投资,但这些港口在战时极有可能被中国用于军事用途。再次,由中国政府主导投资的这些港口极有可能成为间谍活动的目标。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港口中货物的流通情况推导出有关这些国家贸易货物以及港口服务的情报,甚至摸清楚周边区域海军的作战特点。最后,中国政府主导的港口投资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胁迫的工具,当中国与港口国家发生冲突时,中国可以以扰乱港口运营相威胁,以此限制港口国家在处理与中国相关问题时的自主性。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讲师赛斯·卡普兰(Seth Kaplan)在《国家利益》上发表题为《中国如何利用微信影响美国大选》(How China Uses WeChat to Influence American Elections)的文章。该文指出,为防止中国持续地运用微信这一在华裔美国人群体中广受欢迎的应用程序来对美国社会进行渗透,美国政府应当禁止微信的应用。
文章称,近年来在提及境外势力操纵美国大选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想到俄罗斯,但实际上中国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
文章称,中国近年来主要是依靠微信这一在华裔美国人群体中广受欢迎的应用程序来对美国大选施加影响。早在2016年2月,华裔美国人群体便在全国范围内爆发过一场用以声援过失杀人的华裔警察梁彼得(Peter Liang)的抗议活动,这一抗议活动便是通过微信组织的。抗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王大卫(David Tian Wang)长期与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抗议活动结束后,王大卫将其控制下的众多支持梁彼得的微信群转为支持特朗普的微信群,甚至在后续成立了“华裔美国人特朗普助选团”(Chinese American for Trump),用以施加对美国大选的影响。在而后举行的2016年大选中,华裔美国人群体大幅增加了对特朗普的支持。
文章称,尽管中国政府对2016年美国大选施加影响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但中国政府对特朗普产生了误判。特朗普出任总统的之后的表现与中国政府在此前预期的截然不同,故而在2020年的大选中,中国转而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华裔微信群以及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都转变了其言论导向,为拜登提供支持,而通过微信向拜登提供支持的这一策略也在20年大选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文章称,在美国这样的自由社会,想要阻止中国通过这样的方式渗透美国社会是很困难的。而今美国政府最好的应对措施是禁止微信的应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美国联邦众议院院会通过《台湾国际团结法案》,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表示,这是美国国会以具体行动反制中国在全球故意“扭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劣行,盼以明确的国会立法来澄清事实,极具意义。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发布新闻稿指出,美国联邦众议院院会于美东时间25日下午通过《台湾国际团结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该法案旨在反制中国试图透过扭曲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阻碍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恶劣行径”,强调该决议仅处理中国代表权问题,未涉及台湾。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表示,法案5月16日获联邦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无异议通过,现在再度顺利获得众议院院会通过,后续将送交联邦参议院审议。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指出,数十年来,中国持续“恶意扩大并曲解”联大第2758号决议,该决议仅提及“中国代表权”,中国却借此打压台湾在各种国际平台的参与,阻止台湾作出贡献,更用以作为其“虚假” “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基础,在各种场合“谎称”该决议证明北京对台湾的主权。
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强调,对于美国国会友人再次不分党派展现对台湾国际参与的坚定支持,台湾地区涉外事务主管部门表示诚挚肯定与感谢,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台湾将持续携手与美国等所有理念相近国家紧密合作,深化全方位伙伴关系,为全球共同面对的各项挑战尽力作出贡献。
7月26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非洲、中国与全球稀土元素争夺战》的报告。报告指出,稀土元素是生产电池、磁铁、屏幕显示器、半导体和其他电子设备等200多种高科技产品所必需的17种元素。稀土元素是用于电信和互联网连接的光纤电缆、激光器及其他组件所不可或缺的,因此它们对于今天的全球通信或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尤其重要。
报告指出,虽然这些要素对于开发新技术和国家安全是必要的,但稀土的供应是有限的,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市场的80%左右。这引起了人们对未来稀土元素可能短缺和全球供应链挑战的担忧。与其他矿物相比,稀土元素的提取和精炼更具挑战性,需要能源密集型的生产工艺。因此,稀土价格持续上涨,对全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在生产高科技产品方面获得了竞争优势,而那些依赖稀土进口的国家则容易受到供应中断的影响。
报告认为,非洲国家拥有全球30%的稀土矿藏,在稀土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政治不稳定或冲突,来自主要生产国的稀土供应可能会中断。至于那些能够获得稀土元素的国家,通常会为自己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在全球经济中获得竞争优势。非洲丰富的稀土矿藏为非洲大陆在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战略优势,并为西方国家减轻了对中国稀土矿的依赖。鼓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将非洲作为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有助于西方国家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获得战略优势,摆脱目前“买家俱乐部(buyers club)”的垄断地位。报告指出,非洲稀土贸易的增长可为非洲大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尽管目前非洲稀土采矿业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在与西方建立伙伴关系和能力建设方面上潜力巨大。
7月26日发布
7月17日发布
6月13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在与中国的科技竞争中,欧盟可能会给美国的脆弱性带来风险》的报告。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数字主权与领土主权一样不可或缺。然而,一个国家如何行使和保障这一权利可以深刻地影响其经济、社会、政治和国家安全利益。过度的限制性策略会阻碍物质和数字领域的增长和发展。因此,在安全和增长之间取得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报告认为,在美国的一些亲密盟友中正在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为了加强其国内创新基础,这些国家正越来越多地限制或切断与美国科技公司的联系,甚至视美国科技公司为竞争对手。这些国家对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征收过高的罚款,甚至可能会剥夺他们的知识产权。例如,有人提议禁止所有美国云服务提供商进入欧盟的重要行业,如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行业。这些悬而未决的法规可能迫使美国公司与欧盟同行分享数据、知识产权和利润。欧盟未来的计划可能会大大阻碍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加剧欧盟固有的增长障碍,并有利于那些拥有国家资助的中国科技巨头在该地区的发展。
同时,一些美国政策制定者也相信美国在科技监管方面“落后于”欧盟的说法。他们主张建立更强大的监管计划,但这种观点忽略了大局。美国的目标不应该是一个强大的科技监管计划,而应该是建立一个灵活、负责任和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过于严苛的监管规定扼杀了欧盟科技行业的发展,使其更容易受到中国廉价但具有潜在危险的产品的吸引。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2年11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等技术法规导致成本上升,16%的欧洲公司对技术提供商的选择将从美国转向中国。虽然这肯定是无意的,但这是一个完全可以预见的后果,美国不应该重蹈覆辙。
报告指出,美国必须避免可能扼杀美国科技行业潜力的冲动性监管,必须要激励盟友,以促进创造力和创新,以及数字领域的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美国的数字主权,还可以确保美国在当今世界中实现持久增长和繁荣。
6月13日发布
6月6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当谈到中国时,是时候让“近乎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这个词退出了》的报告。报告指出,多年来,尽管在硬实力方面中国与美国还存在距离,但五角大楼领导人一直将中国描述为一个“近乎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然而,随着中国在军事和战略能力方面的持续发展和快速转变,“近乎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这个词可以退出舞台了。
2017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列举了美国落后而中国已经形成优势的领域,并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当谈到五角大楼的《2022年中国军力报告》时,国防部负责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迈克尔•蔡斯称,中国是五角大楼在几乎所有领域的“步调一致的挑战”。然而,不管是何种叫法,中国对武装力量的现代化、影响力的扩大,以及大量的投资正在改变印太地区军事领域的计算。
报告强调,以中国快速发展的常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和最多样化的导弹库”,其库存在规模和能力上都使美国相形见绌。随着中国部署越来越多的武器,美国在部署高超音速导弹方面开始了首要尝试,即远程高超音速武器,但由于该计划面临不确定性,已经落后了。
报告指出,在最有可能爆发冲突的地区,如南海或台湾海峡,中国已经在逐步削弱美国的优势。美国要想更有效地与中国竞争和威慑中国,就必须坚持不懈地集中精力,建立可靠的战斗力,弥补美国在造船、有机和商业国防和航空航天工业基地或尖端技术等领域不断缩小的优势。随着美国的军事优势持续下降,领导人必须更加清醒和诚实,美国已经遇到了同行,它就是中国。
6月6日发布
今年1月美国众议院成立“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对北京采取鹰派立场出名的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担任主席。
加拉格尔本周接受《日经亚洲》(Nikkei Asia)访问时警告,台湾周边局势已进入“最大危险期的窗口”。
他还说:“我认为2027年可能是这个窗口的结束,而不是开端。”
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于18、19日到中国进行为期两天访问,国务院称此行旨在与北京当局“讨论维持开放沟通管道的重要性”。
加拉格尔指出,由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30年代面临如此多的人口和经济挑战,我认为这可能会让他在未来5年内更愿意承担风险”。
加拉格尔对美国在强化遏制能力方面进展缓慢表示担忧,例如关键军火的生产。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2月曾说,美国基于情报得知习近平已命令解放军在2027年之前做好“入侵”台湾的准备。
美国今年2月击落疑似中国的间谍侦察气球,两国紧张关系更加恶化后,加拉格尔对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政府努力重新与中国往来的做法有所批评。
加拉格尔表示:“重新进行经济和外交往来,我称之为‘僵尸往来’,是被误导且有危险的。”他还说,这样的接触往来“行不通”。
美国和欧盟(EU)官员强调与中国的关系需要“去风险化”,而不是让两国经济脱钩。加拉格尔认为这种区分有问题。
加拉格尔指出:“我主张在关键领域选择性脱钩。”他举出的例子包括芯片与稀土金属等重要矿物。他还说:“如果不在关键领域脱钩,就很难降低风险。”
6月21日,据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信息部门消息,在亚太地区执行任务期间,俄太平洋舰队轻型护卫舰“响亮”号和“完美”号的舰员以及中型海上油轮“佩亨加”号的船员在中国南海进行了搜索“敌方”潜艇的演习。
在加强该地区伙伴关系框架内,对印度尼西亚苏腊巴亚进行访问后,太平洋舰队舰艇分队的舰员们开始了下一阶段的战斗训练活动,这也是航行计划的一部分。
在中国南海南部,护卫舰进行了一次反潜演习,以搜索和探测敌方潜艇。该演习包括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兵的反潜直升机“卡27PL”,舰员们还练习了在无防护路基上停泊时的反潜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