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Fontelles)就印欧合作、阿富汗及缅甸局势等全球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此外,苏杰生与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Péter Szijjártó)讨论了贸易、投资、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并表示期待他到访印度。苏杰生还与瑞典外长林德(Ann Linde)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局势、绿色转型和北欧合作等问题,并表示期待印瑞关系稳步发展。
法国驻印度大使卢力捷(Emmanuel Lenain)表示,法国自本月起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它任职期间的一个关键目标是将欧盟与印度的关系提升至真正的战略水平,印度将在法国的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印法不断发展的伙伴关系将创造印太地区透明、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并将成为“中国模式”的替代方案。
此前,欧盟发布“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计划,试图替代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卢力捷表示,印度-欧盟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将是欧盟“全球门户”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印度而言,欧盟是一个低调的巨人,但同时欧盟也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因此,扩大与印度的印太伙伴关系不仅是法国的关键双边外交目标,也是欧盟的关键目标之一。
近日,菲律宾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Delfin Lorenzana)表示其已签署从印度购买岸基版“布拉莫斯(BrahMos)”反舰导弹系统的中标通知书,菲律宾将花费3.75亿美元购买该系统,以提升菲律宾武装部队的现代战略防御能力。洛伦扎纳补充道,根据与印度政府达成的协议,印度将向菲律宾供应3套“布拉莫斯”导弹系统,并提供操作和维护培训以及综合物流服务。菲律宾也成为了印度“布拉莫斯”导弹系统出口的第一位客户。
据悉,除菲律宾外,还有几个国家有意向从印度进口“布拉莫斯”导弹,其中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谈判已进入后期阶段。
1月12日,印中第14轮军长级会谈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中方一侧举行。虽然双方于13日发表了联合新闻稿,但印方显然未能说服中国军队从温泉地区撤军,也未能解决在达普桑平原(中方称天文点地区)和碟穆绰克地区的巡逻权问题。虽然谈判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是朝着积极方向进行的,双方也同意尽快举行下一轮会谈。印军显然提出了中方在班公湖上修建桥梁的问题,该桥可以使中国军队在印中边界西段实控线沿线更快地部署军队,并迅速将“被占领的”阿克赛钦地区军事化。
1月12日,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对记者表示,希望会谈能够解决从温泉地区脱离接触的问题。纳拉瓦内称:“虽然我们已经在部分地区脱离接触,但威胁丝毫没有减少。”他认为正在进行的会谈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对话解决分歧”。纳拉瓦内指出,期望在每一轮讨论后都能有结果是“不合理的”。他表示,“需要多轮讨论来处理各种问题并解决它们。”他还称,只有在双方都脱离摩擦点并建立一定程度的信任之后,才能最终从该地区撤军。
1月8日,印度外长苏杰生与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Hossein Amir Abdollahian)通电话,就阿富汗局势、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恰巴哈尔港口以及伊朗核问题等内容展开讨论。
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伊朗将与印度合作,向阿富汗运送包括小麦和药品在内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由于目前印度和阿富汗之间没有直航,印度已于1月1日通过德黑兰向阿富汗运送了5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鉴于巴基斯坦为运送印度方面提供的5万吨小麦设置了障碍,伊朗的合作提议具有重要意义。
伊朗外交部称阿卜杜拉希扬即将赴印访问,苏杰生将此称为“发展双边合作的良好契机”。
1月6日,斯里兰卡能源部长乌达亚·甘曼皮拉(Udaya Gammanpila)称,斯里兰卡正式与印度签署了共同开发位于斯里兰卡东部港口地区的亭可马里(Trincomalee)油库的协议。该油库可容纳近800万桶石油,几十年来一直是维系双边经济伙伴关系的重要纽带。印度驻斯里兰卡高级专员将此协议称为“印斯经济和能源伙伴关系的新里程碑”。
斯里兰卡内阁批准了将亭可马里油库的24个和14个油罐分别分配给锡兰石油公司(CPC)和印度石油公司(LIOC)当地运营商的提议,而剩余的61个油罐将由Trinco公司开发,锡兰石油公司和印度石油公司各占51%和49%的股份。斯里兰卡石油工会对此项协议表示反对,并称此举最终将有助于印度完全控制油库。
该协议签署之际,斯里兰卡正面临因外汇危机而加剧的经济困境,并渴望寻求印度的帮助。据悉,斯里兰卡因无力支付原油价格已关闭唯一一家炼油厂,并正在与印度就购买燃料的信贷额度进行谈判。
1月4日,印度安全机构发布了军队士兵在加勒万河谷举着印度国旗庆祝新年的照片。在其中一张照片中,约30名印度士兵与国旗合影。另一张照片显示,四人手举国旗,一面印度国旗高高飘扬在临时观察哨附近的旗杆上。消息人士称,这些照片是在1月1日于加勒万河谷拍摄的。这些照片发布的三天前,中国军队在加勒万河谷展示了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五星红旗,并在这面国旗前庄严宣誓,再度宣示中国对于该地区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对此,印度外交部国务部长米纳克希·莱希 (Meenakshi Lekhi)表示,印度军方正在处理这一问题,对中方行为进行“适当回应”。这是外交部首次对这一问题正式表态。当被问及有关中国在班公湖上修建桥梁的报道时,她表示,如果中国有什么行为,印度将给予适当回应
为庆祝印越建交50周年,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将于下周赴越南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国防出口与防务合作将成为此次访问的主要议题。这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辛格首次访问东南亚地区。越南也有意购买印度和俄罗斯联合生产的“布拉莫斯”导弹。
印度和越南于2016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去年,辛格和越南外长范平明曾就实施联合防御计划进行会谈,双方承诺在印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两国国防部队之间的接触。在会谈结束后,辛格称印度和越南之间的关系“牢固而有效”。
印度向越南提供的1亿美元国防信贷额度已被用于升级海军装备。此外,印度一直在培训越南军事人员,并帮助他们维护国防装备。
印度国防部在年终回顾中称:“印度对中国以武力改变实际控制线的单方面挑衅行为进行了适当回应。”尽管印中双方进行了几轮会谈,但军事局势仍然紧张。印度国防部表示,为了对中国在边境地区强化军事部署予以回应,印度军队进行了部队重组。同时,为了缓解紧张局势,两国军队一直在进行对话,并共同努力在部分摩擦点完成脱离接触。在尚未脱离接触的地区,印度则充分提高了边境兵力水平。
印度军队将继续以坚定、坚决且和平的方式与中国军队打交道,保障印度主权至高无上。目前印度正在对北部边界沿线的基础设施进行整体建设和升级,如修建全天候通行的道路和隧道等。
12月22日至23日,印度外交秘书斯林格拉访问缅甸,会见了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国家总理敏昂莱,双方就促进双边贸易、边境地区合作、电力基础设施的投资前景、农业和畜牧业的技术援助以及新冠疫苗供应等方面展开讨论。
斯林格拉表示,希望缅甸尽早恢复民主秩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并杜绝一切暴力。他还提到,印度将继续对缅甸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印度已向缅甸红十字会提供了100万剂“印度制造”疫苗,其中部分将投放至印缅边境地区。
此外,斯林格拉强调,印度与缅甸有着漫长的边界,印度将继续支持印缅边境地区的项目,并承诺迅速实施互联互通倡议。他还重申,印度将继续支持缅甸若开邦发展计划和边境地区发展计划,以造福缅甸人民。关于近期发生的暴力事件,斯林格拉表示,必须制止一切暴力行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双方承诺不允许各自领土用于从事反对对方的任何活动。
12月21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表示,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BIMSTEC)成员国应在艰难情况下相互支持。他提到近几十年来发生的飓风、海啸、地震和洪水等一系列灾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他认为,此种危急情形最能衡量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程度和友谊深度。他承诺,印度将在艰难的情况下支持各国,并将继续努力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促进、支持和协助各成员国,制定有助于区域合作、惠及孟加拉湾地区的所有成员国的政策。
12月20日,印度外交部发布消息称,现任印度驻荷兰大使罗国栋(帕拉德普·库马尔·拉瓦特,Pradeep Kumar Rawat)已被任命为下一任印度驻华大使,并将于近期赴任。
罗国栋对中印边境局势并不陌生,并且曾经以多种身份与中国打过交道。据悉,罗国栋1990年加入印度外交部,通晓汉语,并于1992年至1997年先后驻派香港和北京。2003年,罗国栋第二次被派至北京任职,担任印度驻华参赞,后又担任了印度代表团副团长。在此期间,印中两国边界问题谈判取得过两次重大突破,2005年两国就解决印中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达成协议。2014年至2017年,罗国栋担任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司长,是印度处理中国问题的最高级官员之一。
12月20日,印度总理莫迪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通话,探讨了最近的国际事态发展。在通话中,两位领导人继续就普京访问印度期间讨论的一些问题展开交流。两位领导人就加强印俄合作的前进道路达成一致,包括进一步增强两国国防、化肥供应方面的合作,加强印度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接触等。
根据印度总理办公室发布的声明,双方还在通话中就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声明进一步补充道,两国领导人同意就印俄特殊和特权战略伙伴关系的各个领域保持定期接触,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加强在两国多边机制中的磋商和协调。
12月19日,第三届“印度-中亚”外长对话会议在新德里举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外长与印度外长重点讨论了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对地区安全的影响、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以及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和贸易等内容。苏杰生表示,印度和中亚国家在阿富汗的关切和目标相似,包括组建一个包容各方的政府、打击恐怖主义以及确保人道主义援助不受阻碍等。此外,他还呼吁各国集体应对挑战,提出多元化供应链和区域解决方案,以克服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复苏。
20日,中亚五国外长拜会了印度总理莫迪。中亚各国外长转达了各自国家领导人对莫迪总理的问候,并强调其领导人愿意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关系。莫迪强调,印度重视与中亚国家的关系,称中亚国家是印度“大周边”(Extended Neighbourhood)”的一部分。莫迪还表示,保持印度和中亚的文化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印度-中亚”对话推动了印度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向好发展,印度和中亚国家将于明天庆祝建交30周年。
12月17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与法国国防部长帕利于新德里举行了第三届年度印法防务对话。双方以军事合作为重点,就双边、地区、国防和国防工业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两位部长回顾了印法军事合作现状,讨论了未来加强防务合作的方式,并在部分战略和防务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双方表示,印法将共同努力,加强双边、区域和全球合作。在国防工业合作方面,辛格在会后表示,法国已同意在印法战略伙伴关系模式下,由印度制造一款军用发动机。此外,双方还在会上讨论了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后的地区局势等问题。
2022年1月1日起,法国将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两国防长决定,在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进行密切合作。
法国国防部长弗洛伦斯·帕利(Florence Parly)将于本周访问印度,与印方共同聚焦海洋合作议程。这是自澳英美同盟(AUKUS)成立以来,法国防长首次访印。在澳英美同盟将法国从澳大利亚的国防协议中排除后,印度与法国分享核潜艇技术的可能性有所提升。海军方面的合作将被提上议事日程,印度和法国将通过多次演习、信息共享和军官交流活动加强联系。
法国在潜艇技术方面一直是印度亲密的合作伙伴。此前,印法已就核潜艇技术合作进行了多次会谈,在此次访问期间,双方可能就此事展开进一步讨论。印度的核舰队长期依赖俄罗斯的技术,但在升级设计一系列全新攻击潜艇的过程中,获得新技术至关重要。
据悉,在2022年1月至6月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与印度合作将会成为法国在印太地区的首要议程。
12月14日,苏杰生在2021年全球技术峰会的一次互动会议上表示,提高印度在各个领域的能力应该是其与外国建立伙伴关系的重点。他认为,以印度的规模、潜力和雄心,必须拥有强大、可靠的国家能力。他强调,与外国合作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印度的能力。
此外,苏杰生表示,“四方安全对话”作为灵活的现代机制,其开放的思想和创造性的方法有助于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他还补充道,“四方安全对话”在疫苗生产、连通性项目、学生交流以及创业和技术合作等领域一直卓有成效。
12月10日,莫迪在“民主峰会”上表示,印度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包容程度前所未有”,健康、教育和人民福祉“正在以难以想象的规模不断改善”。印度的发展也向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民主能实现、民主已实践、民主有未来”。他指出,世界不同地区的民主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但彼此有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印度随时准备与其他民主国家一道,为民主发展而不断努力。
此外,莫迪表示多党选举、司法独立和媒体自由是民主的“重要工具”。他强调,民主国家必须共同努力,塑造社交媒体和加密货币等新兴技术的全球规范,借助科技增强民主,而非破坏民主。他还提出与世界分享印度通过数字解决方案开展自由公平选举以及提升治理领域透明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12月6日,即将离任的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线上会谈。唐勇胜在会谈中强调“中印关系面临的挑战压倒了两国关系中的巨大机遇”。在谈到印中边界西段持续不断的军事摩擦时,唐勇胜强调,两国外交部长在“为全面彻底解决当前印中边境地区问题提供适当指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双方能够尽快达成“全面解决方案”,使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
唐勇胜表示,印中关系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双方可以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层面的持续沟通解决当前困难,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12月6日,在第21届年度印俄首脑峰会之前,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与国防部长辛格一同会见了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国防部长绍伊古。双方举行了首次印度-俄罗斯“2+2”部长级对话。
双方主要就实控线附近的军事行动、在阿富汗地区开展合作以及协调印度洋地区和东盟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四位部长探讨了两国在中亚和印度洋地区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并认同俄罗斯和印度在西亚事务的各个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绍伊古表示,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对话将为深化两国互信和确保全球及地区安全做出重大贡献。此外,他还指出,当前俄印军事技术合作在两国关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并将继续稳步发展。
苏杰生表示,印度和俄罗斯是亲密的朋友和战略伙伴,两国一直在努力维护共同利益,确保印俄两国人民的和平、进步与发展。他还强调,印俄密切的关系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十分稳定。拉夫罗夫提到,俄罗斯和印度对更加公正、民主和多极的世界秩序有着相似的愿景,并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有类似的观点。
12月3日,新任印度海军参谋长哈里·库马尔(Hari Kumar)表示,印度海军正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并做好了应对任何安全威胁的充分准备。他补充道,印度北部边境的局势增加了印度洋安全态势的复杂性,且双线挑战仍然存在,但海军将坚定不移地捍卫印度的海洋利益,并专注于战斗准备。提及近年中国海军的发展,他认为舰艇数量变化不是衡量海军实力的唯一因素,战略、作战计划也尤为重要。他指出印度海军能与中国的海上力量相抗衡,并向全国保证,印度海军将时刻准备履行维护印度海洋利益的使命。
除此之外,他支持海军制定的“战区计划”(theaterisation plan),并表示海军将支持印度的国防改革,提升三军的协同作用。
12月2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表示,印度和中国无法在高度紧张、摩擦不断的边境局势下维持其他所有领域的良好关系。他指出,边界问题的僵局已经蔓延到了印中关系的其他领域,因此,通过搁置争议以继续发展其他领域的友好关系并不现实。他认为双边关系现在的发展态势并不符合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苏杰生补充道,印度不是因为与中国的边境僵局而参与“四方安全对话”的,并表示“四方安全对话”并不针对某一个国家。
此外,苏杰生还指出了印度外交政策的三大优先事项,即关注包括中亚和西亚在内的周边国家;与大国建立良好关系,塑造世界秩序以维护国家利益;以及扩大印度的国际影响力。苏杰生将国家安全视为外交的第一要务,认为国家安全应当置于外交的所有考虑之上。与会领导人还讨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行动。在这一背景下,印度总理莫迪提议成立一个全球绿色氢联盟。四国还成立了一个航运工作组,负责协调航运价值链的绿色化和去碳化。
会上发布了《关于技术设计、开发、治理和使用的四方安全对话原则》(Quad Principles on Technology Design, Development, Governance),它不仅将引导该地区,也将引导世界创新发展负责任化、开放化与高标准化。印美日澳四国还成立了一个基础设施协调小组,以分享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评估结果,并协调各种方法、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工作。四国还成立了一个空间合作工作组,以交换卫星数据,用于监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备灾以及应对共同领域的挑战。
在出席会议期间,莫迪分别和澳大利亚总理、日本首相及美国总统举行了会晤。
由于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仍在持续,印度政府授予国防部队紧急财政权力,用于购买价值50亿卢比的武器设备和系统,以提高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日前,“苍鹭”(Heron)无人机已被运往印度并被部署在印中边界西段进行监视行动。“苍鹭”无人机比印度现有装备更为先进,使印度军队监视中国在印中边界西段的活动能力得到了重大提升。
在此之前,印度国防部队曾多次使用紧急采购权购买武器装备,获得能在与中国的持续冲突中发挥作用的武器装备。印度海军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租赁了两架“捕食者”无人机,空军也借此获得了大量反坦克制导导弹、远程精确制导导弹以及打击范围约为70公里的空对地导弹。
该紧急采购权于今年8月31日到期,但目前仍有几个项目处于最后阶段。若印度国防部队得到权力延期许可,则将有可能继续购买这些装备,以提高作战能力。
知情官员称,在两国近期举行的会谈中,印度方面对中国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印中边界西段的军事部署表示十分关切。官员们表示,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准备较去年而言更加充分,一切部队所需已部署完毕,印度已具备在该地区处理任何问题的能力。对于中方的行动,印度方面采取了“镜像部署”(mirror deployment)等措施迅速应对。印度已将许多原本用于防御巴基斯坦的装甲部队转移到了高海拔边境地区,并保持机动。此外,驻守在边境地区的编队数量也有所增加,目前印度的安全部队覆盖了整个印中边界西段地区。同时,印度还采取了如大型空运演习等措施来加强部队应对冬季极端气候的能力。
11月26日,俄罗斯-印度-中国(RIC)三边外长会晤在线上举行,各方重申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基本原则。在会晤后发表的公报中,外长们呼吁组建一个真正代表阿富汗国内所有主要民族和政治团体的包容性政府,并强调联合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核心作用。同时,外长们对阿富汗局势的急剧变化表示关切,提倡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团结、主权、稳定、繁荣、包容以及与邻国和睦相处的阿富汗,并呼吁塔利班根据联合国涉阿富汗决议在内的近期进行的所有涉阿国际地区互动形式的结果采取行动。外长们对阿富汗不断恶化的人道主义形势表示关切,呼吁立即并不受阻碍地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同时,外长们强调,为了阿富汗和该地区的持久和平,必须立即清除“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联合国安理会列名的恐怖组织,以实现阿富汗和本地区的持久和平。外长们意识到阿富汗人民对持久和平的广泛和真诚需求,并重申确保阿富汗领土不被用来威胁或攻击任何其他国家的重要性,任何阿富汗团体或个人都不应支持在任何其他国家领土上活动的恐怖分子。
此外,中国和俄罗斯外长重申,两国重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支持印度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中俄外长祝贺印度于2021年8月成功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日前,俄罗斯表示已开始向印度交付S-400防空导弹系统部件。在2018年10月印度与俄罗斯签订此项价值50亿美元的合同时,特朗普政府便警告称,推进该合同可能会招致美国制裁,但如今拜登政府尚未明确是否会根据《以制裁反制美国敌人法》(CAATSA)对印度实施制裁。对此,印度外交部发言人阿林丹·巴奇(Arindam Bagchi)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印度和美国建立了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也与俄罗斯建立了特殊特权战略伙伴关系。印度仍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适用于我们以国家安全利益为导向的国防采购和供应”。
在印俄中外长第十八次会晤中,三国外长一致认为,实施超出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范围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不符合国际法准则,降低了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制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将对第三国和国际经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印度外交秘书斯林格拉表示,贸易和技术等领域的正常双边关系需要建立在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的基础之上,但自印中边境冲突爆发以来,双方一直无法“维持正常关系”。他表示,印中双方的贸易和投资仍在继续,中国依旧是印度的经济伙伴之一。随着印度经济发展,双方的经贸互动也有所增加。但印度政府需仔细评估中方在供应链、投资合作以及技术获取等方面是否存在过度扩张的情况,以避免印度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处于劣势,这符合印度自身的战略和安全利益。
斯林格拉指出,印度将在搁置边境问题的前提下,保持与中国的贸易、商业、科技联系以及民间接触。他补充道,印度已经在数轮军长级会谈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在两国达成一致之前,双边关系无法恢复常态。
上合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议将于7月28日至29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印度外长苏杰生将出席,并将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巴基斯坦外长比拉瓦尔·布托等国外长会面。这将是谢里夫上台后,印巴两国外长的首次会面。布托上任后曾表示希望与印度重新接触。
苏杰生还可能会与王毅进行双边会谈,以审查最近举行的印中第十六次军长级会谈的成果,以解决印中边界西段的对峙情况。如果此次会谈得以实现,将为印中两国元首的可能会面铺平道路。
7月24日,印度参加了由乌兹别克斯坦在其首都塔什干主办的为期两天的会议。印度外交部负责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事务的联合秘书J.P.辛格代表印度出席了此次会议。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曾表示,本次会议旨在制定系列措施和建议,促进阿富汗稳定、安全、冲突后重建和融入地区一体化合作进程。
7月8日,印度外长苏杰生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举行了会晤。俄乌冲突在此次会谈中占有重要地位,三位外长讨论了如何应对危机所造成的国际影响。
苏杰生在推特上表示,他与布林肯讨论了全球和区域问题,并补充:“当下的印美关系使我们能够以更加理解和开放的态度应对一系列挑战”。苏杰生在另一条推文中表示,他与拉夫罗夫讨论了双边事务,并就“当代地区和国际问题,包括乌克兰冲突和阿富汗问题”交换了意见。
苏杰生还与新任法国外长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举行了双边会谈,并讨论了如何充分促进双边关系以及如何解决世界面临的挑战。科隆纳表示,两国拥有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将继续加强包括印太合作在内两国关系。
此外,苏杰生还会见了新加坡外长、荷兰外长及韩国外长。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