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官员声称美政府给予台湾“自由国家地位”,外交部:强烈谴责

2021年1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部分内容如下。问: 1月13日,美副国务卿克拉奇发推特称,蓬佩奥国务卿宣布放开自我设置的美政府与台湾交往限制,给予台湾“自由国家”地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克拉奇上述言论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违背美方在合湾问题上的政治承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


环球网1月14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Vt6CtHgqr


2.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美军无人机午夜侦察南海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智库官方微博1月13日消息,13日午夜刚过,美海军1架MQ-4C无人侦察机进入南海活动,作业至上午8时许离开。自2020年12月以来,MQ-4C在东、南海的活动频率大幅增加,2021年无人机很有可能成为美对华抵近侦察的一支新锐力量。


环球网1月13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UooFfoakS


3. 美智库上调中美台海冲突风险,专家:特朗普政府在美台关系上做手脚,拜登团队应清楚其危险性

美国总统权力交接在即,“拜登将如何处理当前紧张的美中关系”在国际媒体中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美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14日发布了一份风险预测报告,提醒拜登“必须格外留意许多潜在国际冲突”。美中为台湾问题爆发冲突在该报告中被列为最高级别的风险事项。1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特朗普政府在美台关系上做了很多手脚,导致台海局势紧张,拜登团队应该清楚其中的危险性,上台后或更加积极管控中美之间的风险。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已投向拜登团队的对华政策,但个别“时日无多”的现任美国官员依然不放弃任何进行丑陋政治表演的机会。1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就南海问题对中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美方做法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完全是霸权主义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对此回应道。


环球网1月16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XEUT8D1n8


4. 中方1名走失士兵已由印方移交中国边防部队

根据中印双方有关协议,中国边防部队1名因天黑、地形复杂等原因走失的士兵,已由印方于1月11日中午移交中国边防部队。


中国军网1月11日报道

http://www.81.cn/yw/2021-01/11/content_9966147.htm


5. 俄罗斯、阿塞拜疆及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11日下午,俄罗斯总统普京、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俄罗斯莫斯科新一轮会谈正式开始。会谈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举行,阿塞拜疆总统、亚美尼亚总理分别11日早上飞抵莫斯科。这也是三国领导人去年11月签订纳卡停火协议后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会谈开始后,俄总统普京介绍了本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普京表示,当前各方亟待解决纳卡地区停火后俄维和人员行动相关问题,明确纳卡地区分界线、解决人道主义问题、保护该地区文化遗产等。普京强调,当前各方应尽快解除纳卡地区的经济、贸易和运输封锁,开放边界。


央视网1月11日报道

http://m.news.cctv.com/2021/01/11/ARTIRRveGv4vUhCC92jjEPAj210111.shtml


6. 日韩海警船发生对峙 持续时间长达十数小时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11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一艘测量船,与韩国海洋警察厅的船只发生对峙,持续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目前,日本外务省已向韩方提出抗议。据日本海上保安厅表示,当地时间11日凌晨3时30分许,一艘名为“昭洋”的日方测量船在女岛以西140公里附近海域(韩方称济州岛东南海域)进行调查时,遭到韩国海洋警察厅船只的无线电警告。报道称,韩方船只的具体警告内容为:“要在韩国海域进行科学调查,事先必须获得韩国政府的同意。你方应立即停止调查。”随后,日方船只回应称,“此处为日本的专属经济区,目前正在进行正当调查活动,你方应立即停止警告,并远离本船。”


中国新闻网1月12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1/01-12/9384875.shtml


7. 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将建立三方工作组帮助纳卡地区重建

克里姆林宫网站11日发布消息说,俄罗斯总统普京、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当天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并签署联合声明,支持建立一个三方工作组,帮助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重建。声明说,三国领导人支持普京提出的建立一个由三国副总理共同领导的三方工作组的计划,工作组将负责解决在纳卡地区恢复经贸、运输等问题。三国领导人在会谈中还讨论了2020年11月9日达成的纳卡地区停火协议的执行情况、向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发展经贸和运输,以及纳卡地区存在的其他问题。


新华网1月12日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1/12/c_1126971374.htm


8. 以色列称将在约旦河西岸新建约800套定居点住房 埃及:谴责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1日发表声明说,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下令在约旦河西岸新建约800套犹太人定居点住房。声明说,其中100余套住房将建在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塔勒梅纳谢定居点。据以色列媒体报道,2020年以色列批准在约旦河西岸新建逾1.2万套定居点住房,这一数字是“有记录以来的年度最高值”。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和谈主要障碍之一。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此后开始在这些地区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方面坚持,除非以方完全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否则拒绝恢复和谈。当地时间1月12日,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计划在约旦河西岸建造约800套犹太人定居点住房的决定,称其“再次破坏了具有国际合法性的各项决议”。


中国新闻网1月12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1/01-12/9384547.shtml

央视网1月12日报道

http://m.news.cctv.com/2021/01/12/ARTIaV3zs6lFm9zpHxg6mrMV210112.shtml


9. 尼泊尔外长将访问印度 将讨论边境议题等

尼泊尔外交部12日发布公告称,外交部部长贾瓦利将于1月14日至16日访问印度。公告说,贾瓦利是去参加尼泊尔—印度联合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该会议将讨论双边贸易、能源合作、边境议题、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贾瓦利同时还将会见一些印度高级官员。这也是2020年5月尼泊尔颁布新的全国行政管理地图以来,贾瓦利首次出访印度。该新地图包括了卡拉帕尼(Kalapani)、里普列克(Lipu Lekh)、林比亚杜拉(Limpiyadhura)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是当时尼泊尔同印度之间领土争议的焦点。


中国新闻网1月13日报道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1/01-13/9385964.shtml


10.  伊朗海军宣布在红海水域恢复巡逻

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13日宣布,伊朗海军在红海水域恢复巡逻。据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伊朗海军当天在阿曼湾水域举行代号为“海军力量99”的军事演练。巴盖里在演练现场表示,此前伊朗商船在红海水域遭遇了一些“有限规模的敌对行动”,伊朗军方将恢复在该水域的巡逻,保护伊朗商船和油轮安全。伊朗军方本月5日起连续数天举行一系列军事演练,包括自主研制的数百架无人机在塞姆南省进行以海湾水域为模拟冲突区的射击训练、约700艘各式舰船在海湾水域进行操演等。此外,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8日公开了在霍尔木兹海峡北岸新近建成的一处地下导弹基地。


新华网1月14日报道

https://news.cctv.com/2021/01/14/ARTIfbt3joTKO1cHy0YNwKKG210114.shtml?spm=C94212.PBi4fu284lJm.EqrnPf7WDfbU.110


11. 俄媒:俄罗斯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

俄罗斯外交部15日表示,俄罗斯正在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的程序。据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在消除妨碍条约在新条件下运作的障碍方面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俄罗斯外交部有权宣布俄罗斯联邦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的程序开始。 相关程序完成后,将发出通知。”


环球网1月15日报道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1Wq3mGTpyO


12. 美国防部: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人数分别减至2500人

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15日表示,按照总统特朗普的要求,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人数已于当天分别减少至约2500人。米勒在一份声明中说,目前驻阿美军人数已降至阿富汗战争开始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防部将继续推进驻阿美军今年5月前全部撤出的计划,但未来撤军计划的实施将视具体情况而定。米勒在另一份声明中确认驻伊美军人数也已降至约2500人。他说,美军人数下降体现出伊拉克安全部队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能力的提升,并不代表美国政策发生变化。美军和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军队将继续在伊拉克存在,以确保彻底击败“伊斯兰国”。


新华网1月16日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1/16/c_1126988736.htm


边海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