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特朗普的中国贸易顺差挑战》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唐纳德·特朗普重返白宫前夕,中国政府宣布去年的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这一顺差超过了美国、德国或日本贸易顺差鼎盛时期的记录。这必然会让特朗普更加坚信中国在窃取美国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并增强他对此采取行动的决心。而这反过来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真正的麻烦。
报告认为,中国巨额贸易顺差背后原因是中国储蓄大于投资,国内消费需求仅略高于 40%,远低于其他国家,导致大量制造业产品需通过出口消化过剩产能。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特朗普将信守竞选承诺,采取比他第一任期更激进的对华贸易政策的可能性。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多次表示,一旦当选,他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征收60%的关税。虽然美国的惩罚性进口关税虽会打击中国出口型经济,但仍然难以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实际上,未来几年美国贸易赤字极有可能大幅扩大。这是因为特朗普在提议提高关税的同时,还计划进行大规模减税,这将加剧美国的储蓄与投资失衡。根据负责联邦预算的委员会的数据,特朗普提议的减税措施将在未来十年使预算赤字增加7.75万亿美元。
随着美国贸易赤字的扩大,特朗普确实有可能采取更具限制性的贸易政策来试图解决贸易赤字问题。这反过来可能会引发中国的报复,如加征进口关税或扣留稀有金属,使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甚至增加了美国可能走向20世纪30年代那种经济上以邻为壑政策的可能性,即各国陷入报复性提高进口关税的循环。它还增加了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一些主要经济增长引擎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报告指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比进口关税更好的办法是中美经济政策协调。中国进行财政扩张降低储蓄水平,美国收紧预算提高储蓄水平,但鉴于中国国家元首和特朗普以往的经济政策记录,对这一方案的实施不抱太大希望。
1月16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