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颁布了一项名为“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 Policy)的外交政策,旨在促进与亚太地区国家在不同层级上的战略、经济和文化交流。早在1992年,印度就颁布了“东向行动政策”的前身——“东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在后冷战时期,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导致的油价上涨重创了印度经济,印度被迫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来维持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南亚地区国家缺乏政治互信以及经济相对落后,印度转向东南亚和东亚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期间,印度政府意识到了东盟与东亚地区巨大的发展前景。完善的体制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在内的经济利益以及共同的战略利益构成了印度与亚太地区国家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
在体制机制层面,区域范围内丰富的多边机制为印度与亚太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提供了支持。如今,在年度首脑会议之外,印度还参加了30余个部门对话机制和7个部长级的会谈机制。印度同样也参与了包括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四方安全对话”,这表现出印度政府有兴趣就印太地区的战略环境问题与相关国家交换意见。但与此同时,印度也避免在此过程中引起中国的敌意。
在经济层面,印度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迅速。此外,印度总理莫迪也称赞日本为印度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他主张可以通过改善印度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布局,借助日本的技术和经济实力来帮助印度实现加速发展。
在战略层面,印度有兴趣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为正在形成的区域新秩序作出贡献。首先,随着美国影响力的下降和中国的迅速崛起,印度认为区域新秩序应该朝着开放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不受任何霸权国家的影响。其次,作为一个依赖海上贸易的国家,印度承认各国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在公海自由通行的固有权利。第三,印度还认为,任何国家都不应使用武力解决争端。第四,印度的“东向行动政策”支持促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互联互通项目。“东向行动政策”与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太政策”和韩国的“新南方政策”存在着共通之处,三国都认识到东盟地区的中心地位,并且印太地区存在着相似的经济和战略利益,这给各国未来的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K. V. Kesavan 凯沙万,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印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印度国内日本问题研究的领军人物。2011年,日本天皇授予他“旭日勋章”,以表彰他为推动日本问题研究和增进印度对日本的认识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月14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indias-act-east-policy-and-regional-cooperation-6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