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分析与研究所】印度通过武器进口禁令推进“自力更生”政策

推文时间:2020-08-21     期数:第七十五期

在印度总理莫迪于5月12日发表声明推广“自力更生”(Atmanirbhar Bharat)政策之后,印度财政部长尼尔玛拉·希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于5月16日宣布了涉及国防领域的改革计划。8月9日,印度国防部发布了包含101项国防物品在内的进口禁运清单。此外,印度国防部还制定了两份对国内产业发展有利的文件——《2020年国防采购程序》(Defence Acquisition Procedure 2020,DAP-2020)草案和《2020年国防生产和出口促进政策》(Defence Production and Export Promotion Policy 2020,DPEPP-2020)草案,旨在引导国内外国防采购预算的分配。

制定进口禁运清单的意义何在?它将如何促进印度国防行业的“自力更生”?这对迄今为止在印度武器采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外国公司意味着什么?

这份涉及101项国防物品的禁运清单内容十分详细,它不仅包括喷水快艇和近海巡逻艇等简单物品,还囊括了诸如突击步枪、火炮、导弹护卫舰、攻击直升机、战斗机、教练机和小型运输机在内的各种复杂武器装备。凭借这份禁运清单,印度国防部预估在未来的5到7年内,国内制造业将获得价值4万亿卢比(约530亿美元)的订单。其中,印度海军预计将签署价值1.4万亿卢比的订单,而陆军和空军可能分别将签署价值1.3万亿卢比的订单。

禁运清单的出台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尽管印度工业以效率低下和缺乏创新而著称,但这份清单还是认可了印度工业设计和生产大量复杂武器系统的能力。其次,印度武装部队所提出的需求为印度工业发展创造了订单,印度国防产业可以根据禁运清单的具体内容提前进行布局规划,并最终在印度完成生产。最后,该清单由国防参谋长所领导的军事事务部(Department of Military Affairs)而非国防生产部(Department of Defence Production)所编制。国防生产部负责管理印度的国防工业并促进本土化发展,而军事事务部是武装部队的行政部门,不会被指责偏袒本国工业。军事事务部在管理武装部队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中立性,可以在武装部队和研发生产机构之间发挥协调作用。

在禁运清单出台后,印度国内行业显然将获得最大的利益,因为所有的项目都将在印度境内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国公司在已经确立的项目中不会发挥任何作用。如果印度政府决定向在印度运营的外国防务公司子公司进行招标,外国公司可能也会扮演直接和重要的角色。印度公司甚至要与外国公司在印度的子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将为军方的采购带来更合理的价格。

【作者:Laxman Kumar Behera 拉克斯曼·库马尔·贝赫拉,印度国防分析与研究所研究员。】


8月13日报道

https://idsa.in/idsacomments/atma-nirbhar-arms-import-ban-lkbehera-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