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有两种思想流派,第一种流派将伊斯兰极端主义看作是美国的首要安全威胁,并认为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第二种流派认为,中东地区的相对稳定、伊斯兰国的式微、沙特阿拉伯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也门战争结束的可能性都足以表明重塑美国优先事项的必要性。这一流派似乎已经说服了拜登,即与中国相比,阿富汗、中东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都是次要的。继续担任世界警察并坚持阿富汗战争已不再是美国的战略,它希望重塑秩序以应对新的威胁。尽管在理想情况下,美国希望有一个使阿富汗保持一定程度稳定的安排,但面对中国,它愿意冒险撤军。
阿富汗问题还导致中巴出现分歧。巴基斯坦认为美国撤军是它的胜利,使它得以用过去的方式与塔利班合作,因此全力支持美国撤军;中国则持相反态度。一方面,塔利班的回归意味着伊斯兰极端主义有可能向周围地区扩散,由于阿富汗与新疆相邻,中国对此颇为担忧;另一方面,中国一直乐于看到美国在全世界不同地区履行安全承诺。从中东到俄罗斯再到阿富汗,美国对这些地区的安全承诺使中国得以在其崛起过程中避免被美国过多干涉,同时也为自身节约了大量资源与精力。
就其战略重要性而言,拜登决定撤军的首要影响似乎是给巴基斯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美国现在可能依赖巴基斯坦控制塔利班,并期望巴基斯坦在经历四年的内部动乱后,会更倾向于防止伊斯兰极端主义在该地区卷土重来。中国对巴基斯坦也有类似的期待。
印度政府必须拒绝一切试图使其军队前往阿富汗执行维和任务的企图。为了更好地维持平衡,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加快与塔利班建立联系。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有活力和不可预测的巴基斯坦。在处理共同关心的阿富汗问题上,中俄印三国仍有合作空间。显而易见,印度的战略重要性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水平。
【作者:Syed Ata Hasnain,赛义德·哈斯南,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理事会成员,知名时事评论家,前印度陆军中将、第15军团(驻斯里那加)指挥官,曾担任印度陆军军事秘书。】
4月19日报道
https://www.newindianexpress.com/opinions/2021/apr/19/understanding-bidens-decision-on-afghanistan-229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