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中印边界对峙之外

推文时间:2020-09-18     期数:第七十九期

近日,印度占领了班公湖南岸的高地,以此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不过,印度在声称占据了“黑顶”与“头盔顶”之后,并未对这些地区实行长期控制,因为该地区显然位于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的中方一侧。这也为中印谈判与妥协留下了空间。中印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的联合声明体现了边境局势存在缓和的积极迹象。虽然这一联合声明非常温和,但是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其本身就意义重大。不过,两国同意“遵守所有现有协议”的承诺与采取的实际行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对中国而言,中国外交部可能会给出建议指导,但在实地解决边界问题的还是中国军方。

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双方军队脱离接触之前,两国地方部队必须达成共识,而目前对峙地区还没有出现这种迹象。在边境对峙中,双方的立场其实是完全相同的——都指责对方率先挑衅。9月8日,中国指责印度军队越过实控线并向中国军队鸣枪示警,印方则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军队鸣枪示警,恐吓印度军队。

中国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可能不仅仅是出于对中印边境西段的担忧,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大的世界秩序,稳固印度的‘附属国’地位”。近年两国实力的不断拉近、印度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与美国的关系,都引起了中国的“不满”。印度对此做出了强烈回应,在班公湖附近高地的部署和派遣由藏人组成的“特种边境部队”(Special Frontier Force,SFF)都在促使事态逐步升级。在边境稳定被打破的情况下,印度被迫加强边境防御、全年部署高地、大幅增加国防开支。中国强硬态度的目的很可能是在效仿苏联,迫使印度把国内资源分配转向军费开支,脱离未来几十年在经济上打败中国的计划轨道。

【作者:Manoj Joshi 马诺伊•乔西,印度观察家基金研究会杰出研究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前印度政府国家安全问题组成员。代表作:《失落的叛乱:九十年代的克什米尔(Lost Rebellion: Kashmir in the Nineties )》等】


9月1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beyond-ladakh/

3.【印度辨喜国际基金会】再访伊朗:探析印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