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否应该在中国寻求主导的新兴世界秩序中放弃其神圣的“不结盟”政策,这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虽然坚持不结盟的理想是有好处的,但现实是,中国毫不掩饰他利用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来主导世界秩序的雄心。我们面临着来自中国的经济挑战与安全威胁。与此同时,印度还决心在中国追求“伟大目标”的过程中,确保其他国家不受伤害。
中国的对印政策非常明确,即定期使用武力,像“切腊肠”一样“一片片分割”印度领土。虽然此前中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印边界东段,但现在它关注的焦点似乎转移到了西段。经过一场激烈对峙后,中印就相持部队的脱离接触达成了协议。然而,中国仍然控制着德普桑、戈格拉、碟木绰克和温泉等地区。
四方安全对话一直专注于建立密切的军事联系,以威慑中国并进行反击,但却没有致力于利用国际和区域论坛来提高世界各国对中国雄心的认识。人们很少关注中国的弱点,尤其是在周边关系上。中国与许多邻国存在领土争端。四方安全对话各成员国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外交措施,团结印太地区的国家,提高中国在印太地区使用武力的成本。四方安全对话的综合海上力量足以阻止任何运送能源的船只从波斯湾和印度洋向东航行。美国在波斯湾、印度洋和太平洋都部署了拥有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潜艇的舰队,而中国的大部分石油是从伊朗和海湾国家经由印度洋运送而来。
最近一段时间,美俄正努力在能源问题上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最近的会晤中解决了与能源相关的主要问题,并为美俄领导人对话扫清了道路。这有望促使美国重新审视他对印俄军事往来设置的障碍。美俄关系缓和还将对中国破坏印俄关系的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俄国总统普京很难甘于屈居人下。
印度想要向中国表明,他与合作伙伴有能力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做出适当回应。而任何与此有关的政策都需要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与潜在合作伙伴(包括欧盟和东盟)进行磋商。美国已采取措施使台湾能够继续奉行其“独立政策”。印度也必须敞开大门,与台湾进行更多的经济交流。台湾和韩国都可以成为印度实现电子工业现代化和产业扩张的关键合作伙伴。
【作者:G Parthasarathy 高·帕塔萨拉蒂,印度政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印度前外交官,曾任印度驻缅甸大使、印度驻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和塞浦路斯高级专员等职。评论发表于《The Tribune》。】
5月27日报道
https://www.tribuneindia.com/news/comment/quads-china-strategy-258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