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中国在经济增长、军事实力、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等方面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奇迹”已经使大部分人口摆脱贫困。然而,西方世界与其他民主国家常常批评中国的民族政策,特别是中国对新疆自治区维吾尔族的政策。
在西方世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盟国家的领导人都指责中国政策是“打击维吾尔族的行动”。但在伊斯兰世界,中国却能够赢得大量国家的支持。分析人士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经济和战略影响力。例如,土耳其最初对中国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中获得10亿美元的中国资金后,土耳其最终让步了。同样,对巴基斯坦来说,中巴经济走廊(CPEC)是巴基斯坦选择愿意支持中国或保持沉默的关键。不仅如此,伊斯兰国家在本国也没有良好的人权记录。国内政治运动和支撑海外宗教热情的可能性使得他们对穆斯林问题进行了选择性关注。
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新疆政策持中立态度,但印度在那些明显沉默的国家中最为引人注目。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大穆斯林人口,并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称号为荣,却几乎没有对维吾尔族的困境发表过任何意见。哪怕中国一再试图在内政问题上挑衅印度,或站在印度利益的对立面,印度的做法也没有改变。2016年,印度决定向一名维吾尔族反政府分子多里坤·艾沙(Doklun Isa)发放签证,以报复中国在马苏德·阿兹哈尔问题上的阻挠。但很快印度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取消了艾沙的签证,这招致了印度国内舆论和维吾尔族反政府分子的批评,后者声称印度在中国的压力下投降了。如果印度允许多里坤·艾沙在反华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将向中国发出一个重要信号:印度不会容忍任何支持阿兹哈尔的行为并将做出适当回应。而取消签证使印度失去了在维吾尔问题上秉持民主原则的机会,也证明中国在两国关系中占据上风。
在中国的新疆政策问题上,印度应该加入其他民主国家的行列。这种行为肯定会产生反响,但试探中国反应的尝试符合印度利益,印度或许还能以此为筹码交换条件。印度领导人迈出的第一步可能是发表声明谴责中国。印度还可以为维吾尔族分裂分子提供一条发声途径,从向他们发放签证开始,以唤起印度公众的关注。印度可以利用他在周边地区的外交实力,推动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和阿富汗等国表明立场。与印度一样,这些国家在正式场合也一直保持沉默。
印度可以吸取中印边界西段对峙中利用西藏问题的经验。印度边境特种部队(SFF)成员来自散居海外的藏族人,其部署具有双重目的,既要与中国军队“打心理战”,又要增加西藏内部安全的风险。通过利用中国的内部弱点,印度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考虑到中印紧张的双边关系和中国日益加剧的好战情绪,如果将维族问题作为外交武器,印度将从中大大受益。
【作者:Khalid Shah,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研究重点是克什米尔冲突、巴基斯坦和恐怖主义。】
5月12日报道
https://www.orfonline.org/research/chinas-xinjiang-policy-the-imperative-for-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