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脆弱性

推文时间:2022-06-01     期数:41

4月上旬,美国企业研究所发布题为《中国经济的脆弱性》的报告。报告指出,纵观中国经济的国内外形势,美国有机会发挥影响力。

报告认为,中国规模经济存在不可避免的脆弱性。其一,商品进口较多。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自然资源基础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不足。此外,长期的政策选择造成了额外的不足,进口的石油能源量较大。2021年,石油和天然气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商品,占进口总额的15%;中国不能避免食品进口。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是全球玉米和小麦的五个最大进口国之一,也是牛肉、猪肉和大米的最大进口国。而美国是世界领先的食品出口国(在排除欧盟内部贸易的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进口金属矿石较多。中国的铜进口占世界铜贸易的近一半。此外,中国的集成电路的进口超过了前述的商品进口量,几乎相当于原油和铁矿石的总和。中国减少对芯片依赖的巨大努力尚未奏效。台湾是主要出口来源地。其二,2021 年中国与美国的双边商品和服务失衡约占中国报告的总顺差的一半。从2007年到2021年,这种不平衡超过了中国的外汇总持有量,导致中国的外部财政依赖美国。其三,截至2020年底,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的未偿信贷负担与2020 年年中的美国相当,但是中国的人均收入约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并且,美国占中国的投资额较大,影响着中国的股票和债券。

对此,报告认为,美国几乎不可能阻止其他国家向中国出口商品,因此,货币胁迫会稍微容易一些。如果美国愿意在一段时间内大幅减少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包括通过第三方进口的商品),美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迫使中国改变对外经济政策,从而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和货币价值造成压力。当然,美国国内会对此表示反对,但是也有相当的支持。在中国内部金融方面,美国不能强加任何危机,但是美国可以通过停止自2016年以来发生的资本流动来形成一些支出权衡。如果日本和欧盟较富裕的国家也加入对中国的投资限制,那么可以威胁到中国原本可用于军事和部队安全、工业补贴、技术开发和老年人护理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