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事乍起,这对于世界地缘政治平衡产生了多重影响。围绕俄乌冲突的新闻时评多如牛毛,但反思其背后缘由并吸取教训的深入分析却不多。俄罗斯的“兵贵神速”让不少欧洲国家都大吃一惊。自二战以来,欧洲大陆已经许久未被炮火侵蚀,即便是90年代的巴尔干战争和北约在没有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轰炸南联盟大使馆,战火也只是昙花一现,像俄乌这次猛烈而持久的冲突,欧洲已经许久没有遇过了。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速度和规模值得大家欢欣鼓舞,但细细看来主导这些制裁的大都是西方国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其实对制裁俄罗斯并不感冒。3月2日,联大紧急特别会议中,与会193国中有141个对乌克兰提交的决议草案投赞成票,但尚有35国弃权、12国未参加投票,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非洲国家,也有一些亚洲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不乏有传统上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交往过密的国家,他们此次这番举动其实并不是对普京有何等好感同情,而是对西方列强充满了不信任。由此,我们便能看到像阿联酋这样的国家,它在安理会对谴责俄罗斯投弃权票,但无甚约束力的联大投赞成票。而美国一直想要让沙特增加原油产量以压低价格。这两个中东大国近年来都与美国的关系相对紧张,此时更不愿与俄罗斯甚至中国发生冲突,况且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难以服众,而这两个大国又在地区内雄心勃勃。而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虽然明确谴责了俄罗斯,但拒绝参与制裁,它给出的理由是只会执行联合国投票通过的制裁,同时它还试图在俄乌之间斡旋调解,以使自己走向国际外交舞台中央。印度则在3月底4月初大张旗鼓地接待了俄罗斯外长,以加强自身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性,同时双方还就原油和武器装备大胆展开谈判。印度这种态度显然让美国颇为难办,因为美国需要印度在印太地区遏制中国。由此可见,土耳其、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尽管各自盘算不同,但都不愿听命于西方。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些新兴国家在面对西方大国的站队要求时表现得更为独立自主。尽管西方世界对这种格局充满困惑,但国际舞台上大家都是“成年人”,有权作出符合本国利益的选择。况且,西方世界所谓的“民主公平”似乎是双标的,对于巴勒斯坦、伊拉克和也门的诉求他们就置之不理、视而不见,这实质上就反映了西式民主的阴暗面。
【作者:Didier Billion,法国国际和战略关系研究所副主任,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区域为土耳其和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