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自由民主已呈颓势,在东方崛起的光环下欧洲的衰落显得像出悲剧,这也将法兰西本应崇尚的思辨之风压制下去了。大选在即,候选人间本应有激烈的观点交锋,但是没有。在一个国际秩序已被打扰、西方霸权似已过时的世界中,为了法兰西的未来,我们应当围绕外交政策展开一场真正的辩论。
大选期间,不乏有候选人提及法国的对非政策。其中不少人出于移民困境和军事行动的考量,在谈论非洲时采取了极为傲慢的态度,但即便如此所有候选人都承认欧洲与非洲存在密切联结。南非、塞内加尔和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大国在联大关于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投票中投了弃权,亚洲大国中国和印度也投了弃权,而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亚根本就没有参与投票。还有很多国家虽然他们也投了弃权,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出于他们本心而是迫于法国的压力。
我们必须要让外交活动适应时代的新挑战,由此就要改变在谋求合作时的风格基调,要让别国心悦诚服地与我们合作。诚然,这种变化目前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方面,反法情绪在非洲大陆不断蔓延,不难想象这是因为我们的对手在背后挑弄操纵;另一方面,像中国、俄罗斯和土耳其这样的国家,他们是自由主义的劲敌,在非洲的影响力还不断提升,面对它们法国何以自处?为了缓和殖民时代的伤痕,法国放低姿态、做出了一定努力,这在如卢旺达等部分国家获得了一定成效,但像中非、马里、加蓬这样的国家却与法国渐行渐远。而在法国没有殖民过且生产力水平更高的国家如加纳、安哥拉和埃及中,法国连引以为豪的文化交流都无法推进。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国的想象力已近干涸,我们外交官的作风要么过于一厢情愿要么太落后过时,与我们展开合作的伙伴国家的主权总是受到这样那样的挑战。
法国似乎不再那么让人向往憧憬。我们需要从睡梦中醒来了,法国已经不需要再扩张版图了,它需要的是治理和建设,这样才能恢复法兰西荣光。
【作者:Ali Hojeij,巴黎律师协会注册执业律师,国际经济法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