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务】不可避免的对抗——中美以及大国政治悲剧

推文时间:2022-07-14     期数:21

约翰·J·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在《外交事务》杂志2021年11/12月期刊上发表了名为《不可避免的对抗——中美以及大国政治悲剧》(The Inevitable Rivalry:America, China, and the Tragedy of Great-Power Politics)的文章,作者认为过去美国对华“接触政策”是一种错误的政治外交,现在应该从现实主义逻辑出发,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遏制中国,从而让美国在世界的霸权地位稳固。同时,作者还指出,当前中国不可逆转的高速崛起对美国形成一定威胁,两国之间存在新型冷战趋势。

首先,作者开篇即奠定了全文的核心基调——美国的单极地位被动摇,中美可能爆发新型冷战。作者将新型冷战的出现归因于美国的“接触政策”,认为过去自由主义必胜的观念实则误导美国外交政策,在帮助中国崛起之后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动摇了美国在亚太乃至世界的霸权,这是大国政治的悲剧。

接着,作者回顾了过去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帮助中国的历史,冷战后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是一重点,他认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世界上没有超国家的力量可以制衡国家称霸,因此美国如果想要坐稳世界霸权的位置,就必须遏制其他有可能的实力对手。现如今在中美关系上,中国是不容小觑的力量,注定会引发两国竞争和对抗。

其次,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就现实主义的观点,佐证美国向来的外交政策是与其他大国之间的结构性力量抗衡。归根结底,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必须遵循零和博弈的思维。

但是,作者进一步提出,过去的美国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对华接触政策”实则是引火上身。现实主义要求美国放缓中国速度增长,如果过去美国没有实行帮助中国的措施,譬如中国进入世界市场、加入WTO、20世纪90年代对华技术出口、对华投资不加限制等等,那么中国现如今的实力肯定不会如此之强大。再者,如果没有美国的助推,随着市场变革和自身潜在的实力,中国在未来更晚的日子里也会崛起,但是那时候可能就不会像现在一样给美国带来如此大的威胁。

作者还比较了接触政策与现实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过去历代美国总统、美国商界、学界以及其他的接触政策支持者希望通过帮助中国发展其经济,让其变为民主国家,控制中国,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现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只能从现实主义出发,拜登政府、美国国会、美国民众都会在现阶段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一大威胁,短期之内双方的抗衡愈演愈热,不会轻易消失。

最后,作者将过去的美苏冷战与中美新型冷战进行简要对比,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盟友数量、意识形态等方面切入,认为新型冷战较以往不同,更有往热战发展倾向。尽管“接触政策”的支持者仍然认为共同利益大于冲突利益,中国的一些观察者也曾致信特朗普及美国国会议会,他们认为“反对中国是美国的威胁,希望双方能够以合作取代抗衡”,但是总体看来现实主义是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外交政策。

在避免开战、动用武器的问题上,作者表明,美国可以通过提醒核军备升级的可能性以及制订一些关于避免海上、军事冲突的规则,以防双方越过对方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