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协会】大国竞争与应对全球威胁

推文时间:2022-07-14     期数:20

11月上旬,外交关系协会发布题为《大国竞争与应对全球威胁》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新冠危机肆虐之前,有充分的理由从先前的全球危机中推断出,美国、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和欧洲主要大国在真正重要的时候,将抛开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共同以应对全球威胁。随着疫情造成的破坏增大、气候变化带来的累积成本提高等状况日益明显,美国国内的声音进一步提出这一论点,并认为,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应完全取代地缘政治竞争。

然而报告认为,不幸的是,大国在全球问题上的合作历史以及这些问题中的利益结构并不表明,在全球问题上的共同努力可以以有意义的方式缓和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传染病等全球问题的利益结构表明,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利益才是紧密相连的。所有这些都表明,不应从合作——至少不应从信任或礼让——的角度考虑全球问题。相反,应对全球问题时,应认识到各国间的不同利益。因此,全球问题应被视为集体谈判事项,其中不信任是底线条件,对协定义务的独立核查(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of commitments)是对谈判形成的协定的必要补充。对于全球问题的决策应更多地借鉴冷战期间谈判军备控制协定的心理,而不是后冷战时期。虽然“与不信任的对手共同避免灾难”并不像合作那样有吸引力,但它是获得持续性成果的更可行的途径。

报告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国在部分全球问题(传染病、核扩散、跨国恐怖主义、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等)上的合作动态。第三部分分析了历史上大国应对全球问题的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平行处理模式(parallel processing)、杠杆合作模式(leverage cooperation)以及不信任和核查模式(distrust and verify)。

报告第四部分提出建议,认为美国大体上应该遵循“民主多边主义”的战略。第一,美国应该首先详细评估本国利益与其他大国利益的分歧,而不是共同利益。第二,美国不应把谈判当作建立信任的演练。谈判需要通过杠杆作用和施加压力来塑造。第三,大多情况下,西方国家应该寻求在与中国和俄罗斯的谈判中采取统一行动。第四,美国、主要欧洲国家和主要的非西方但也非专制国家应该达成共同协议,即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应成为共同谈判立场的一部分。第五,美国应努力在多边安排上形成更成熟的姿态。美国也应关注中国介入多边机构取得的进展。它应与大国和中等国家(主要是英国,但也包括加拿大、日本、荷兰和北欧部分国家)密切磋商,因为这些国家经常向多边机构提供重要和持续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