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研究所研究员克拉克·帕卡德(Clark Packard)发表评论指出,一个地区经济的崩溃将提高其他地区经济崩溃的概率,因此西方不应当对中国的经济问题幸灾乐祸。
作者指出,目前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严重打击了消费者支出,并削减了工厂的产量。同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正在推高中国进口的粮食、能源和其他商品的全球价格。由于所有这些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其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下调至4.4%。彭博经济社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低至2%,并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自1976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
将最近的趋势与生产力增长放缓、人口减少以及技术工人和企业家的持续人才流失等长期不利因素结合起来,就会发现中国并不是许多西方人认为的经济强国。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导致了西方国家大量的幸灾乐祸、欢呼和公然的胜利主义。
尽管如此,作者认为希望中国经济崩溃将是非常不明智的。
首先,经济衰退会伤害很多普通人。有超过13亿的中国人将首当其冲得受到中国经济动荡的影响,低收入的美国人和世界各地不富裕的人也将受其影响。当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衰败时,他们都将被卷入这场危机中。
自1970年代末北京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以来,据估计约有8亿中国人摆脱了极度贫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道主义成功故事之一。经济衰退会伤害普通中国公民。为了减轻打击,中国已经计划在今年通过财政和货币措施向其经济注入5.3万亿美元--约为其整体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这些措施包括增加对小企业的贷款,削减税收和行政费用,以及补贴消费者的购买。
此外,鉴于中美两国经济的高度融合,普通美国人也将面临着风险。尽管由于中美贸易战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了更高的关税,但美国人继续以创纪录的速度消费来自中国的商品。随着美国通胀率的飙升,中国在美国公司的供应链中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的防疫政策导致的中国制造业的放缓将给美国产品的价格带来更大的上升压力,打击已经在努力应对通胀重现的美国消费者和公司。同时,美国经济在2022年第一季度出现萎缩,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预测,即使没有中国内爆的额外打击,美国的经济将在未来一年左右时间内出现衰退。中国也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外国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中国经济放缓意味着对美国产品--包括汽车、电气机械、医疗设备和燃料--的需求下降,使依赖向中国出口的美国企业和工人受到伤害。
最后,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主要来自于继续发展经济和提高国家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大幅下滑从而威胁到该党对权力的掌控,一个可能的结果是更加激进的民族主义外交政策。是的,一个经济上较弱的中国将在军事开支和其他目标之间面临更艰难的权衡。但是,不能保证中国政府不会加倍强调其咄咄逼人的对外姿态,而是在其他方面进行收紧。
作者提醒到,中国与以市场为导向的西方经济体的不公平竞争,和中国对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的系统破坏构成了西方必须解决的重大挑战。但是,处理这些挑战的方法是迫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更具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希望其经济崩溃。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可能会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严重和不可预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