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传统基金会发布题为《欧洲必须摆脱“16+1”模式的困境》的文章。文章提到,2012年,中国启动了“16+1合作”,在东欧和中欧16个国家扩大其商业和投资。中国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各方“合作共赢、发展共赢”的载体,优先投资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和绿色技术。文章认为,十年后,“双赢”的期望尚未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帮助中国积累了更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但欧洲却收获甚微。现在欧洲应抛弃“16+1”合作,转向诸如三海倡议(Three Seas Initiative,3SI)之类的合作舞台,把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联系在一起,并促进私人投资转向能够产生持续回报的区域项目。
文章指出,6月有报道称捷克共和国正在考虑退出“16+1”合作,议会对此表示强烈支持。捷克共和国在今年剩余时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文章认为,捷克在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退出“16+1”合作将向欧盟其他国家发出重要信号,“鼓励”更多国家退出。文章认为,欧洲国家不应继续“玩‘16+1’游戏”,而应接受三海倡议,这一倡议旨在促进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12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基础设施、能源和政治合作,加强跨大西洋商业、能源和地缘政治联系,鼓励商业基础上的私人投资流入。
文章指出,尽管拜登政府默示支持三海倡议,但仍拒绝提供它原本承诺的初始投资。如此缓慢的步伐是错误的。三海倡议不仅可以加强跨大西洋关系并促进区域发展,还可以遏制中国和俄罗斯扩大它们在欧洲的影响力。如果一些中欧和东欧国家无法吸引美元和欧元投资,它们将转向替代的投资来源,三海倡议可以为它们提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