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务】如何制止中国的胁迫行为

推文时间:2023-02-11     期数:77

乔治城大学副院长查维德(VICTOR CHA)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如何制止中国的胁迫行为》(How to Stop Chinese Coercion)的文章,文章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对全球市场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的胁迫行为已经造成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中美关系中争执多于密切的经济合作,而拜登政府的中国战略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称,拜登政府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掠夺是一个重大问题。拜登政府倡导在志同道合的伙伴之间建立弹性供应链,这一链条涵盖个人防护设备、内存芯片等领域,其目的是使这些国家不再那么依赖中国制造的商品。拜登政府还对中国实施了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而且这些管制很可能将扩大到量子信息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先进算法。

文章称,上述的努力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拜登不能期望大多数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脱钩,除非其他拥有此类技术的国家加入进来,比如丹麦、日本、荷兰、韩国和英国,否则美国对向中国转让尖端技术的出口管制不会奏效。但这些国家可能不会参加美国的供应链和技术联盟,因为它们担心中国的经济报复。

文章称,如果拜登政府想成功地与中国政府竞争,就必须处理中国的贸易武器化问题(weaponization of trade)。中国政府的长期目标是迫使政府和公司在未来的所有行动中预测、尊重和服从中国的利益,而这一手段显然奏效了。但这一明显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当中国将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武器化时,各国都坐视不管。各国目前正在听从拜登政府的建议,对供应链进行离岸友岸,将生产的关键要素从中国或中国行使过度影响力的地方转移到国内的制造商或值得信赖的伙伴经济体。

文章称,中国对其贸易伙伴实施经济胁迫,部分原因是相信目标国不敢以具体行动反击制裁,但是如果这些国家共同合作,或者换句话说,实行集体复原力(collective resilience),就可以进行反击。为了建立一个能够阻止中国胁迫的集团,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必须首先在它们之间达成协议。前三国政府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盟友,这四个国家都是著名的市场民主国家,是该地区自由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承诺联合起来并非没有风险,但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经济掠夺的主要目标,有强大的动机进行合作。然后,这四个国家必须评估还有哪些国家愿意和能够加入,通过现有的伙伴关系,如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来推动该战略。

        文章称,集体复原力的想法可能会困扰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支持者。但集体复原力不是一种贸易战战略,而是一种同行竞争战略。它是防御性的,首先依赖于贸易武器化的威胁,而不是实际使用制裁。如果中国不利用其经济实力进行胁迫,就没有必要兑现威胁。如果西方想阻止中国政府腐蚀全球化,就可能需要在自由贸易原则上做出妥协。

20231/2月刊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world/how-stop-china-coercion-collective-resilience-victor-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