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力集团证实,关于其在印度建造六座欧洲压水反应堆(EPR)项目的讨论“进展顺利”,并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达成协议。这将是法国电力集团在国际上签署的最重要项目,以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两国希望加强“法印战略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印太地区”,并“在未来几个月内加强交流,以在杰塔普的核电站项目中取得进一步进展”。
然而,该项目也曾多次停滞不前。2009年,阿海珐(Areva)公司在时任总统萨科齐的推动下推进了此项目,但由于公司陷入困境,该项目便被法国电力集团收购。此外,2011年日本福岛的核电站危机也导致该项目陷入停滞,法国电力集团因此频频遭遇挫折。
因此,和印度的这份协议可能将帮助法国重建和其他国家的核能联系,以期恢复这些反应堆在国外的销售,并实现马克龙对法国核能复苏的期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核设施,其装机容量达到9600兆瓦,足以为7000万户家庭供电。然而,这个项目多年来一直受到当地的反对。反对者特别关注该项目可能对杰塔普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造成的的地震风险,以及排放核废料对当地捕鱼的影响。而法国电力集团更倾向于社会效益,认为该反应堆的建设将为当地数万人提供就业机会。该集团在 2021 年表示,该项目还将在整个项目期间(约 15 年的时间内),为法国核工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并在一百家公司内创造数万个工作岗位。
2022年4月1日,法国外交部和内政部发表联合声明。声明表示,在3月26日向乌克兰派遣第一批由27辆车组成的援助车队后,外交部与内政部将调动国内各省消防救援部门支援乌克兰。
得益于上述特别动员行动,外交部和内政部组织了第二批车队,将确保救援车队能于15日将物资运抵乌克兰并将其交付给乌克兰紧急救援部门。
4月15日,100名消防员、海军消防员和救援人员将把捐赠的车辆和物资运送到乌克兰边境,这其中有12辆消防车、12辆救援车和4辆装载50吨物资的卡车。这些物资包括搜救物资(如用于定位受害者、钻孔、切割、救援的设备)和消防设备(如防护设备、消防梯、消防管、碳氢化合物灭火设备)。上述部分物资来自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对法国外交部危机与支持中心(CDCS)设立的专项救援基金的捐助。
上述行动由内政部公民安全和危机管理总局、外交部危机与支持中心与法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协调开展。
上述行动在欧盟公民保护机制(MPCU)的框架内进行,彰显了法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对乌克兰人民的支持。
4月8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会见了阿联酋外长谢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Cheikh Abdallah ben Zayed al-Nahyan)。
勒德里昂回顾了法国和阿联酋之间的战略关系,以及在也门胡塞武装袭击阿联酋之后,法国对阿联酋领土及其居民安全的支持。他强调法国和欧盟致力于结束俄乌冲突,这关乎包括粮食和能源安全在内的全球主要议题。此外,勒德里昂还重申了欧洲能源供应多样化愿景。
勒德里昂表示愿意就以黎巴嫩危机为主的区域危机,继续展开对话。他认为,无条件恢复叙利亚政权不会给叙利亚或相关地区带来稳定。他强调需要尽快缔结一项关于重返《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的协定,并强调就区域安全问题对话的重要性,以及法国在此方面与主要区域伙伴密切协调的愿望。关于也门问题,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正努力与联合国特使一道,在联合国主持下实现政治解决,勒德里昂对此表示赞扬。
为履行对欧洲伙伴和国际伙伴的承诺,法国财政部要求法国开发署(AFD)代表法国向乌克兰提供3亿欧元的预算贷款,对乌克兰提供财政、经济和人道主义方面的援助,从而帮助其应对俄乌冲突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挑战。法国开发署董事会已批准其代表国家开展这项业务。
2022年3月29日,乌克兰和法国通过法国开发署签订了该交易的信贷协议,并将在近日完成实际支付。法国财政总局(La DG Trésor)充分参与了此次贷款的筹备与执行,这也表明了法国支持乌克兰政府和人民的立场。
3月24日至2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布鲁塞尔参加了北约特别峰会、七国集团特别峰会和欧洲理事会,这三次会议体现了欧盟各国和伙伴在应对这场冲突时的密切协调。
在3月24日参加完在北约峰会和七国集团峰会之后,马克龙举行新闻发布会,他重申了北约和七国集团成员国所采取的行动路线:制裁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话,以尽快结束冲突,并寻求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谈判解决争端的方式。
由于俄乌冲突造成小麦和谷物供应困难,为避免粮食危机,马克龙宣布与非洲联盟一道发起粮食和农业恢复特派团(Food and Agriculture Resilience Mission)。
3月24日至25日,欧盟各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及其后果。
在会议第一天,各方通过了有关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侵略的结论,美国总统乔·拜登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通过视频出席会议,并一同讨论了支持乌克兰和加强跨大西洋合作的问题。
讨论的重点是俄乌冲突对欧洲及其合作伙伴的防御能力和主权的影响。除了马克龙为避免粮食危机而提起的“粮食和农业复原特派团”倡议外,各国首脑还确定了要维持本国能源供应并控制价格的目标。
3月16日,法国外交部表示尊重国际法院关于乌克兰战争的裁决,并认为俄罗斯有义务遵守该裁决。这是国际法院审查俄罗斯严重违反国际法行为的长期司法程序的第一步。因为此案也关乎法国的根本利益,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的授权,法国随时准备介入此程序以支持乌克兰。
应乌克兰当局要求,法国外交部危机与支持中心(le Centre de crise et de soutien, CDCS)联合卫生部与法国多家医院,正通过波兰向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局运输重达28吨的医疗设备,其中包括50台呼吸机、5吨药品等。这批货物中还有一台发电机,旨在为乌克兰保障医疗设备电力供应。另外,法国血液机构于3月份向乌克兰捐赠了两辆采血车。
上述行动是在欧盟民事保护机制(MPCU, le Mécanisme de protection civile de l’Union européenne)的指导下开展的,展现了法国官方、医院、医疗公司对乌克兰人民的支持。
2022年4月19日,中国宣布签署一项“安全框架协议”。4月20日,所罗门群岛总理梅纳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证实了这一点。这是中国在该地区签署的第一份此类协议。协议文本尚未公开,但一份泄露出的草案中包括了允许中国警察和海军部署到该群岛的提议,这使美国与澳大利亚感到震惊,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担心中国会在南太平洋建立海军基地。
4月21日,法国对中国和所罗门群岛之间的安全协议表示“关切”,对该协议缺乏透明度以及中国在印太地区的“野心”表示遗憾。
法国外交部称,出于该协议条款的不透明性,以及这是中国在该地区的第一个此类协议等因素,该协议的许多方面都令人担忧,尤其是中国表现出作为地区安全主导者的“野心”。法方重申,法国将致力于捍卫印太地区的自由、开放及基于国际法的秩序规则。
美国承诺不进行直接上升式反卫星武器(ASAT)试验,法国对此表示欢迎。
这项承诺有助于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外层空间的安全与稳定。这既是裁军谈判会议的外层空间问题国际工作组的关键目标,也是联合国拟定于5月举行的讨论的重要议题。
法国从未进行过此类试验,且将继续主张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普遍规则以禁止此类行为。
法国外交部已被告知两名法国公民在伊朗被捕。
法国当局已全面动员起来。消息一经公布,法国驻伊朗大使就与伊朗当局接洽,为两位法国同胞争取到了领事权限,伊朗驻法国大使馆的代办也被政治和安全事务总干事传唤到法国外交部。
法国政府谴责这种毫无根据的逮捕,呼吁伊朗立即释放这两名法国公民,并将为此继续进行全面动员。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法国及其伙伴国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措施对法国、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法国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源、化肥和粮食价格居高不下等。为应对这一紧急情况,法国政府制定了一项经济和社会复原计划,这其中便包括针对农业和食品部门的具体措施。
目前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的法国是食品与农业韧性任务(FARM)的发起者,该倡议的目的是防止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当地时间 4月29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俄乌冲突交换意见,表示将持续深化对乌克兰的支持。双方讨论了摩尔多瓦的局势,并表示在面对该国局势不稳时应对该国政府予以坚定支持。
另外,两国外长探讨了粮食安全议题,并重申在法国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期间("FARM–食品与农业韧性任务"倡议)和德国担任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期间("全球粮食安全联盟"倡议)的框架下,双方致力于援助有需要的国家。
【法国外交部】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于当地时间4月14日下午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
在双方的电话会谈中,勒德里昂向库列巴表示,决定将3月初迁至利沃夫的法国驻乌克兰大使馆迁回首都基辅。这一重新部署将很快进行,并将使法国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乌克兰所有领域的支持,以应对俄罗斯在2月24日发动的战争。乌克兰外长对法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可以重返基辅表示欢迎,该大使馆自战争开始以来从未迁离过乌克兰领土。
同时,法国外长提到了在乌克兰政府与国际法院联合展开的调查中,法国将提供支持以帮助乌克兰记录和收集有关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所犯虐待行为的证据。勒德里昂还强调,法国将继续在人道主义领域开展行动,特别是在粮食安全、公民安全和危机管理领域提供帮助。最后,两国外长讨论了法国与其盟友在国防装备方面提供的支持,这是法乌两国国防部长在前一天交流的延续。
2022年2月17日至18日,非盟和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先生(Charles Michel)、塞内加尔共和国总统兼非洲联盟主席麦基·萨勒(Macky Sall)先生的共同主持下进行了会晤。
此次会议回顾了2017年11月29日至30日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举行的第五次非盟-欧盟峰会和2021年10月25日至26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非盟-欧盟外长第二次会议,并提出以下八点共同愿景:
1. 欧盟和非盟领导人意识到前所未有且日益增长的共同机遇和挑战,作为最亲密的伙伴和邻国,要坚持建立新伙伴关系的共同愿景,以共建未来。
2. 提出两个联盟,一个共同的愿景。这一共同愿景旨在通过将人民、地区和组织聚集在一起,为联盟的公民和子孙后代巩固团结、安全、和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新伙伴关系。
3. 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新的伙伴关系在合作中将既涉及短期的前景和挑战,也能提供长期的机遇。
4. 建立一个繁荣和可持续的非洲和欧洲。会议宣布了一项至少1500亿欧元的非洲-欧洲投资一揽子计划,以服务于 2030年的共同抱负和非盟2063年的议程,该计划由与投资、卫生和教育相关的三个部分组成。
5. 更新和加强和平与安全合作。面对日益严峻的共同安全挑战,我们宣布重启并加强和平与安全合作。
6. 在移民和流动方面建立一个更加有力更加互惠的伙伴关系。在尊重各国能力的前提下,将继续以综合、全面和平衡的方式解决移民和流动的各个方面问题。
7. 对多边主义的承诺。我们将在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框架内,共同推动有效的多边主义。
8. 庆祝峰会在圆桌会议上就以下主题的讨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融资;气候变化及能源、数字和交通转型(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和平、安全和管理;私营部门的支持和经济一体化;教育、文化和职业培训,移民和人口流动管理;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卫生系统和疫苗生产。
第六届欧盟-非盟峰会提出了一项在非洲发展公正能源转型(une transition énergétique juste)伙伴关系的联合倡议。这一倡议主要帮助非洲实现以下两目标:一,努力让非洲所有人都能负担起电费;二,发展脱碳的能源组合,并控制碳价格上涨的风险。
会议强调,为公正能源转型建立新伙伴关系的战略必须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一,国家承诺致力于能源的脱碳化;二,通过优惠贷款、担保、赠款为更多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资源帮助;三,在基于数字的国家评估基础上,与可靠机构开展务实的对话;四,供应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鼓励欧盟和七国集团通过技术转让加强与非洲合作。
2022年2月17日至18日,第六次欧盟-非盟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旨在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加快非洲粮食系统的转型。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国发起了一项联合倡议,以通过促进种植蛋白作物来改善非洲的粮食安全与营养安全。该倡议将依托于一项有关开发蛋白作物的集体行动计划进行,并与国际金融伙伴和非洲区域组织合作实施。
此外,为促进联合倡议的顺利实行,与会国还计划构建一个区域平台来加强技术伙伴和金融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对话和协调。
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16日下午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下阶段双边合作达成多项重要共识:
一、推动农业科技和地方优势农业产业合作尽早落地。中方欢迎法国更多符合中方要求的农食产品企业在华注册。
二、深化中法“绿色制造合作伙伴”倡议,为对方企业在本国发展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三、支持更多法国银行和金融基础设施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中方将根据有关程序和标准,积极审批法资银行有关金融资格申请。
四、支持两国航空企业以多种形式深化合作,推进飞机相互适航认证。
五、加快落实第三方市场合作第四批示范项目清单。
六、尽早举行中法战略对话空间分组会议、网络分组会议,开展极地、海洋对话,加强两军各层级对话交流。
2022年5月11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参加了在马拉喀什举行的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国际联盟的部长级会议。
会议上,勒德里昂强调国际联盟需要为应对“伊斯兰国”带来的持续威胁而继续努力,并重申了法国对打击该恐怖组织的坚定承诺。
勒德里昂还表示将继续支持国际联盟的非洲非军事活动与反恐国际势力之间的密切合作,并致力于解决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所有圣战组织所带来的威胁。他强调,联盟需要将反恐斗争同对国际法和尊重人权相协调,以保障人民的利益。
2022年5月9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5届缔约方会议(COP15)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开幕,会议重点关注干旱地区土壤退化这一重大国际问题。这一问题与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密不可分,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在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会有1.35亿人因土壤退化而流离失所。因此,法国参加本次会议是对这一现象所作出的回应。
此次会议上,与会国讨论了三个议题:撒哈拉和萨赫勒地区的“绿色长城”(Grande muraille verte)项目,俄乌冲突背景下可能产生的粮食危机和粮食和农业复原力行动(FARM)倡议,以及2022年2月欧盟-非盟峰会上发起的“植物蛋白倡议”(initiative protéines végétales)。
2022年5月5日,法国外交部推出播客“外交来源”(Sources diplomatiques),该节目将为广大观众提供难得的信息渠道,以了解外交人员关于法国战略重点和当代地缘政治问题的见闻和看法,如冲突、国际谈判、安全、数字技术和气候等。通过该栏目,大众得以深入了解法国外交的核心内容。
"外交来源"的第一个系列专门讨论俄乌冲突,同时首次公布了外交部有关俄乌局势的录音。该系列将从多元角度探讨每个主题,其时长在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形式上包括报告、档案解读、个人陈述或音频档案。
法国媒体和新闻培训中心对俄乌记者和媒体的支持得到了法国外交部和文化部的欢迎和赞赏。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这些失业的记者和媒体被迫背井离乡。法国新闻工作者的态度充分展现了媒体行业的大团结,以及他们捍卫信息自由、打击虚假信息的愿望和不懈努力。
法国外交部正采取相关举措为渴望来到法国的记者提供庇护,并为法国媒体发展机构CFI在欧洲的相关行动提供支持,以确保受到威胁的记者能够继续开展新闻活动。
法国在2019年提议构建"信息与民主国际伙伴关系",迄今为止已有45个国家加入。在全球范围内,法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捍卫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以及对记者的保护。
2022年4月28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会见了波兰外长兹比格涅夫·劳(Zbigniew Rau)。
两国外长就欧洲对俄乌冲突的反应交换了意见,其中包括:援助抵达波兰的乌克兰难民;继续和深化对乌克兰的支持,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在俄罗斯单方面停止向波兰和保加利亚输送天然气的情况下,拓展欧盟能源供应来源。勒德里昂再次重申法国对波保两国的支持。
此外,两位部长还讨论了其他双边合作事项。
近日,马里过渡政府宣布暂停RFI和France24在马里的媒体活动,法国对此表示关切。这两大平台在播出节目时充分遵守了诚信、公正和独立的原则。马里对于社会舆论一再钳制管控,这本质上是对新闻和言论自由的严重损害。因此,法国呼吁马里过渡政府斟酌其决定。
目前马里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越发受到限制,信息操纵越发频繁,对此,法国重申其对于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保护记者的一贯和坚定的承诺,及其对所有有助于自由言论、多元化信息和公共辩论的人的支持与保护。
2022年4月27日,缅甸军政府对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草草作出监禁判决,法国与欧盟国家对此表示最强烈的谴责。
这一判决是缅甸军政府对民选官员合法性的又一次挑衅,与缅甸人民的意志背道而驰。这是2021年2月1日缅甸发生军事政变以来,军方对法治基本原则的又一次践踏。
法国对欧盟伙伴一贯强调,只有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政治对话,危机才能顺利得到解决。法国再次要求缅甸军政府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任意拘留的囚犯,并停止缅甸安全部队的暴力行为。
为帮助瓦努阿图应对COVID-19,法国外交部危机与支持中心与卫生部以及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政府一起,于昨日向瓦努阿图提供了援助物资。
这些物资由外交部危机与支持中心与卫生部共同提供,其中有4台制氧机和一些用于治疗新冠重症患者的药品。此外,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政府还提供了24000份核酸检测试剂。
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武装部队(FANC)与法国驻维拉港大使馆合作,将这批援助物资空运至瓦努阿图。这是法国继4月4日援助瓦努阿图后的又一次行动,两次行动都在欧盟民事保护机制框架下开展。这些行动兑现了法国对南太平洋国家的承诺,符合法国和欧洲的印太战略。
2022年4月19日和4月2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发生了恐怖袭击,袭击者袭击了学校和包括塞多坎清真寺在内的多所清真寺,法国对此表示强烈的谴责。此次袭击造成包括幼儿在内的数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法国向此次事件中的受害者家属和亲人表示哀悼,并祝愿伤者早日康复。法国向阿富汗人民保证,在这一事件中,法国将全力声援阿富汗人民。
2022年4月20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同印度尼西亚外长雷特诺·马苏迪(Retno Marsudi)会晤。双方将在G20峰会期间讨论俄乌冲突的区域影响和国际影响。据悉,印度尼西亚是本届峰会轮值主席国。
为使G20峰会能够顺利应对全球挑战,双方外长还将就G20峰会议程展开讨论。同时双方对俄乌冲突所可能带来的后果表示严重关切。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还强调法国重视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以及承诺将在印太地区坚定捍卫国际法。
近日,由Wolfgang Benedek、Veronika Bilkova和Marco Sassoli三位教授共同撰写的《关于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以来在乌克兰犯下的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以及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和人权法的报告》发表,法国对此表示支持与赞赏。
这一报告的结论称"俄罗斯部队在进行军事行动时明显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对这一结论,法国高度关切。虽然俄乌双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当行为,但“俄罗斯的入侵行为在规模和性质上来看是更为严重的"。
法国仍然坚定地同乌克兰、国际法院与其他国际伙伴一道,致力于整治严重罪行肇事者有罪不罚的现象。报告结论将为正在进行的调查提供参考,以便正式划分俄乌冲突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
按条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