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中心的国家安全研究员苏曼特拉·麦特(Sumantra Maitra)发表评论,他认为美国目前对华战略与不符合当下中国现实发展情况,美国在与中国进行对抗之前应当结合目前中国发展情况重新考虑其对华战略。
作者就美国近日对华态度发表了看法。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最近与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的谈话中主张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沙利文认为,美国认识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因此应该与中国进行有效和健康的竞争。同时美国还要开展与中国的合作,因为这样做不仅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而且符合世界的利益。然而,在这次谈话的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表示,如果中国以武力收复台湾,美国和盟国将 “采取行动”。路透社随后报道指出:“布林肯没有说他将采取的什么样的行动,他这些言论也背离了美国长期以来的“策略模糊”政策。对此,作者指出,美国目前对于中国边界问题的呈现一种混乱的态度,这种混乱并不是美国一直主张的“策略模糊”政策,而是无知的产物。
作者紧接着指出,美国目前的对华战略与当下中国发展现状脱节。因此,美国在制定其对华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关键问题。首先,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者还是“维持现状的大国”?美国制定对华战略时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中国目前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大国,这意味着中国将极力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中起更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力量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但是中国仍然倾向于维护现有的国际秩序,除非美国决心与中国进行战略对抗。然而,美国这么做的风险是,美国从“维持现状的大国”变成寻求向整个亚洲输出其意识形态的革命大国。这不仅可能疏远潜在的合作伙伴,而且还会与中国产生更大的冲突。
第二个问题是美国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美国的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取得世界第一的地位,中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共存的机会。因为哪怕是中国力量最小的增长都是对目前平衡的威胁,美国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对此加以纠正。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必要的话,美国会“摧毁中国的力量”。
第三个问题是美国所说的“摧毁中国在亚洲的力量”意味着什么?这是否意味着要努力使中国政府垮台?还是说通过美国在中国周围的盟友来遏制和扼杀中国的力量,而不做任何努力削弱中国力量?前者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台湾地位问题,因为台湾是实现遏制中国的这一最终目标的工具。后者认为,即使台湾崩溃,亚洲更广泛的力量平衡也不会改变。因为中国仍然被日本、印度、越南和澳大利亚所包围,而且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有意愿或能力在亚洲进行扩张主义的征服战争。
最后一个问题是,美国人是否知道在台湾地区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的全部代价是什么。大多数美国人没有意识到,即使是一场小规模的核战争也会对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坏。举个例子,二十年来反恐战争的总伤亡人数,包括9/11袭击,大约是12000人死亡,几千人受伤。如果一个航母编队在全面战斗的第一个小时内被击沉,死亡人数会更多。更不用说在一个特定领域进行导弹攻击,或是核战争。美国人是否愿意冒着巨大的伤亡风险为台湾开战?
作者最后指出,目前大多数大国都知道核战争的危险,因此,正在为低于战争门槛的前现代冲突做准备。鉴于目前美国的趋势,美国并没有做好在中间地带进行冲突的准备